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B2019地闪密度分布图绘制方法》编制说明

《GB2019地闪密度分布图绘制方法》编制说明

《地闪密度分布图绘制方法》
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9年7月8日下发的《关于下达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19]22号)的要求,本项目名称为《地闪密度分布图绘制方法》,立项编号20192179-T-469。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8)(以下简称雷标委)提出并归口。

2.协作单位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等。

3.主要工作过程
(1)前期基础
2018年1-6月,在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和申报立项稿等工作基础上,编写组整理汇总了国内外有关地闪密度方面的规范标准及文献,对部分IEC英文版标准进行了翻译,并将所有资料发给编写人员进行学习。

成立了编写组,明确了目标任务,确定了编写方案、分工及编写计划,讨论了初稿,向有关专家进行了咨询,并进行了修改。

(2)标准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
2019年9月18日,雷标委在郑州组织召开了本标准启动会暨编制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上,雷标委秘书处介绍了标准指定任务的来源、起草工作组的组建情况、标准制修订的相关程序、要求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主编单位对编制该标准的必要性、相关内容研究进展情况、标准框架、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

与会专家对标准文本的标题、范围及各章节具体内容进行了逐条讨论,确定了标准框架及修改完善的内容。

会后,起草组根据会上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标准第二稿(征求意见稿),并于11月底之前提交至秘书处。

(3)征求意见阶段
(4)标准编制组第三次工作会议
(5)送审稿审查阶段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编制原则
(1)科学性
本标准的编制以多个地区地闪密度分布图绘制经验为基础,地闪密度等级划分规则能科学合理的体现我国雷电活动差异性,并能与传统雷暴日相衔接,确保了标准制订的科学性。

(2)可行性
本标准的编写注重与同一领域标准之间的协调,尤其考虑本领域基础标准的情况,注意采用已发布的标准中做出的规定,确保制定的标准具有可行性。

(3)规范性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符合标准编写要求。

本标准的所有条目在表述上力求做到清晰明确,无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或易于产生歧义的表达;在方法上力求做到务实、有效、可操作。

(4)注意与国际接轨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时刻保持对相关IEC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展开深入研究及对比分析。

2、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目前,国际上暂时没有地闪密度分布图绘制方法的相关标准。

2015年8月发布的IEC 62858《Lightning density based on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s(LLS)–General principles》对地闪密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规范,未涉及地闪密度等级划分规则和地闪密度分布图绘制方法。

我国现行的电力行业标准DL/T1533-2016《电力系统雷区分布图绘制方法》和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10672-2017《雷区分级标准与雷区分布图绘制规则》明确了雷区分级标准与电网雷害风险分级原则、地闪密度分布图与电网雷害风险分布图的绘制方法,国家电网公司按照该方法,对雷电监测数据和雷害故障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结合运行经验科学合理的进行了地闪密度等级和雷害风险等级划分,绘制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电网雷区
分布图》,为输电线路雷电防护设计与运维提供了重要依据,是电网差异化防雷治理工作的基础,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该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仅适用于我国电力系统雷区分布图的绘制,未涉及其他国家和其他行业。

因此,为规范我国各行业地闪密度等级划分和地闪密度分布图绘制方法,指导建筑物、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及其他装置和设施开展雷电防护设计与运维,进一步提升我国各行业防雷技术水平和效果,有必要制定该国家标准。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术语与定义、地闪密度等级划分规则、地闪密度分布图的绘制方法和附录。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雷电定位系统(LLS)监测数据的地闪密度分布图的绘制。

地闪密度是表征地面各区域雷电活动频度的主要参数,通过计算地闪密度可以及时掌握各地区雷电活动水平和分布特征,本标准可为雷电防护设计与运维提供重要依据。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国际上与地闪密度相关的标准是2015年8月发布的IEC62858《Lightning density based on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s(LLS)–General principles》。

该标准对地闪密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规范,未涉及地闪密度等级划分规则和地闪密度分布图绘制方法。

本标准作为IEC62858的有效补充,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制定的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建议标准发布后6个月实施。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为新制定标准,无代替标准。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