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习题 宏观经济学 武汉大学 2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

习题 宏观经济学 武汉大学 2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生产总值3.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4.名义GDP(或货币GDP) 5.实际GDP6.GDP折算指数(GDP价格指数) 7.通货膨胀率8.国民生产净值(NNP) 9.国民收入(NI)
10.个人可支配收入(I)PI)
二.选择题
1.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 )才可以扣除中间产品的价值。

A.剔除金融转移
B.计量GDP使用增值法(价值增加法)
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
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
3.“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
4.以下( )不属于国民收入核算的同一类。

A.利润B.政府转移支付C.企业净利息支付D.租金收入
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民生产净值(NNP,)
C.个人收入(PI) D.国民收入(NI)
6.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要素收人,但要计人个人收入(PI)之中。

A.房租B.养老金C.红利D.银行存款利息
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2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5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3000亿美元,则该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

A.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B.25000亿美元和23000亿美元
C.5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D.1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8.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 )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9.在四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家庭储蓄加净税收再加进口等于投资加政府购买再加出口
10.如果个人收入为960美元,个人所得税为100美元,消费等于’70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60美元,个人储蓄为100美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

A.860美元B.800美元C.700美元D.760美元
11.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
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
12.下列各项指标中,是由现期生产要素报酬加总得到的是( )。

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
C.可支配收入D.国民生产净值
13.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 )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
GDP将( )。

A.小于,下降B.超过,不变
C.小于,不变D.超过,下降
14.用所有厂商的收入扣除使用的中间投入品成本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

A.最终产品法B.个人收入法
C.收入法D.价值增加法
15.以下因素不会影响GDP的测量的是( )。


A.产品价值的变化B.对政府提供的服务的价值的估计
C.出口的增加D.对非市场商品价值的估计
16.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以及间接税支付的总和,也可
以表述为( )。

A.总需求等于总供给B.总供给等于总产出
C.总产出等于总收入D.总收入等于总需求
17.对GDP计算采用的收入法或支出法,( )。

A.是用来衡量GDP的不同方面,因而彼此并不关联
B.是衡量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C.如果GDP以实际价格衡量,二者相等;如果GDP按名义价格衡量,则二者不相等D.与流量循环模型毫无关系
18.经济增长总是以实际GDP的数值来衡量的,这是因为( )。

A.产出逐年变化B.收入法与支出法得出的数字并不相等
C.逐年的名义GDP差别太大D.价格水平逐年变化
19.在GDP统计中,住房服务的价值(住房被其所有者占据)( )。

A.并未计人,因为房地产服务并不认为是生产
B.并未计入,因为这种房地产服务包括在住房本身的价值中
C.并未计入,但却出现在NDP中
D.采用对租金价值估算的方法计人GDP中
20.若从NNP中计算DPI,不可以做的一项是( )。

A.扣除折旧B.扣除企业的转移支付
C.扣除间接税D.扣除对社会保障的征税
E.扣除未分配的公司利润
21.在计算GDP的政府支出部分的规模时,正确的选项为( )。

A.计人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B.计入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不计入用于劳务的支出
C.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政府的全部转移支付
D.计入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计人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E.以上都不对
22.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中,收入流量循环处于均衡状态的条件是( )。

A.每一项漏出项分别等于每一项注入项
B.注入项总和等于漏出项总和
C.个人储蓄等于总投资
D.进口等于出口
23.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 )不正确。

A.GDP=3800亿元B.NDP:4400亿元
C.净出口=40亿元D.GDP=4800亿元
24.用( )计算GDP时,包括净利息这一部分。

A.支出法B.要素收入法C.最终产品法D.无法确定
三.简答题
1.在计算GDP时,必须注意哪几个问题?
2.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GNP作为产量的主要测量值,而现在大多改用GDP?
3.如果原来领取最低生活补助的下岗工人重新就业,GDP会发生什么变化?
4.下列情况的变化对GDP核算有何影响?
(1)企业为每个职工配备一辆小轿车以及企业为每个职工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们自己购买一辆小轿车。

(2)某人买一辆国产轿车而不是买进口轿车。

5.为什么购买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要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却不计人GDP?
6.为什么居民购买住宅不被看作消费而被看作投资?。

7.为什么存货被看作资本,存货变动被看作投资?
8.政府购买在计入GDP时有何特点?
9.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10.假定有两人张某和李某,张某为李某提供服务,应得报酬200美元;李某为张某提供服务,应得报酬100美元。

张某和李某两人结算,张某收取李某100美元。

在核算GDP 时,应计入多少?
11.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的值有何影响?
12.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
13.为什么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
四.论述题
1.为什么总产出既等于总收入又等于总支出?
2.怎样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投资储蓄恒等式?
五.计算题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见表1—1):
表l一1 单位:l0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4800
总投资800
净投资300
消费3000
政府购买960
政府预算盈余30
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2.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
(1)储蓄;
(2)投资;
(3)政府支出。

3.已知:
工资:100亿美元,间接税减津贴:10亿美元
利息:10亿美元,消费支出:90亿美元
租金:30亿美元,投资支出:60亿美元
利润:20亿美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美元
出口额:60亿美元,进口额:70亿美元
政府的转移支付:5亿美元,所得税:30亿美元
(1)按收入法计算GNP;
(2)按支出法计算CNP;
(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
(4)计算储蓄额;
(5)计算进出口盈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