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学原理复习要点

保险学原理复习要点

保险学原理复习要点
人身保险: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等等
特点: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
保险金额是双方约定的
给付性合同,约定给付,非补偿性
大多是带有储蓄功能的长期性合同
分类:人寿保险,以人的寿命为标的,以人的生存和死亡为保险事故的保险;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人的身体为标的,对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或残疾后果进行给付;
健康保险,以人的身体为标的,对被保险人因疾病而支出的医疗费及导致的收入损失进行补偿的保险。

按保险功能不同,可分为保障型人身保险,储蓄型人身保险和投资型人身保险。

人寿保险特点:
生命风险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行非均衡保费制,期限具有长期性,保单具有储蓄性
1.死亡保险:以被保险人的死亡为保险事件的人
寿保险。

定期死亡保险(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死亡保障)终生死亡保险(提供给被保险人终身的死亡保障,一般到100岁止,生存到100岁,给付保险金)
2.生存保险:以被保险人于保险期满或生存到某一年龄为给付条件的人寿保险。

包括:单纯性生存保险(期满或活到某一年龄一次性给付)
年金保险(在约定期限内有规则地,定期地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金)
3.两全保险:无论被保险人在保险期内死亡或期满生存都能获得保险金给付。

万能人寿保险是一种交费灵活,保额可调整的弹性保险。

具有灵活性与投资特征。

分红保险:盈利以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寿险产品。

红利来源:死差率(实际死亡率低于预计死亡率所获得的利益)
利差率(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高于
预计投资收益产生的盈余)
费差率(实际营业费用低于预计营业费用产生的利益)
领取红利,累计生息,抵缴保险费,购买缴清增额保险
投资连接保险:将投资与风险保障结合的保险具有保险与投资双重功能;独立账户,运作透明;保障水平不确定,风险与收益并存
意外:(非预见性,外来性的,不是自身疾病,突然性的)
特点:期限短,一般不会超过一年
费率厘定使用非寿险原理,重视职业
承保条件较宽,不用体检
有90天或180天责任期限规定,过期保险人不赔偿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构成:
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受伤害
在责任期限内死亡或残疾
所受的意外伤害是死亡或残疾的直接原因或近因
健康保险不包括先天性疾病与养老保健费用补偿性,费率确定复杂,期限短
健康保险的特定条款
1.观察期条款(等待期条款):指从保险合同生效到保险人开始履行保险金给付责任的期间
在观察期内,被保险人因疾病支出的费用或收入损失,保险人不负责(意外事故除外)
2.免赔额条款:在一定金额下费用被保险人自付,保险人不赔
3.比例给付条款
4.给付限额条款
主要险种:医疗保险(给付性,定额给付)
疾病保险(报销性,补偿)
收入失能损失保险(给付性)
护理保险(给付性,补偿性,护理服务)
海上保险
特点:承保风险的综合性(既有财产与利益上的风险,又有责任上的风险等)
标的的流动性
对象的多变性(保单可以随标的的转让而转让,只要原保险人背书,不需要征得保险人同意)
种类多样性
保险关系国际性
海上损失:由引起的船或货物的损失和额外的费用支出。

1.全部损失:标的全部毁损或灭失
1)实际全损:标的遭受承保范围内的风险而全部灭失,或是去原有形态与特性而无残值
标的物完全灭失
标的物丧失原有用途或价值
被保险人丧失对标的物的所有权,并无法挽回(遇到海盗)
船舶失踪一定时期无音讯(找到后退还
保金)
2)推定全损:标的遭受承保范围内的风险,虽然未全部灭失,损毁或变质,但完全灭失不可避免,或修复,恢复,继续运费用昂贵,超过实际价值与保险价值
以推定全损索赔,被保险人先向保险人办理委付(不委付,只能索赔部分损失)
3)协议全损(为维护良好合作关系,保险公司认定全损)
4)部分损失(货物中可以分割的一部分全部损失)
2.部分损失:标的物的损失未达到全部损失程度的一种损失
1)单独海损:指在保险标的运输途中,有海上灾害事故造成船舶或货物单方面的损失。

(单方面,船,货或者运费)
2)共同海损:在海运中,船舶或货物因,为了解共同的危险,采取合理的人为措施所引起的特殊牺牲和合理的额外费用。

(遭受损失的一方应与其他利益相关方一起承
担比例分摊责任,称为共同海损分担)
条件:共同海损的危险必须危机船货共同安全,必须实际存在;
行为必须有意且合理;
牺牲必须是特殊的,费用必须是额外的,且是共同海损的直接后果;
行为必须有效。

共同海损强调认为造成的损失
海上费用
1.施救费用:保险责任内的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及代理人为了避免或减少损失,采取补救措施产生的费用。

(应由保险人赔偿,但在保险金限额内)
2.救助费用:船货在海上遇到风险事故时,对于自愿救助的第三者,因救助或保全危险中的船货而支付的报酬。

区别:
1.实施行为主体不同
施救是被保险人和其代理人采取的行为,救助时第三方行为
2.给付报酬的原则不同
施救不论结果怎样,保险人对施救费用都给予补偿,救助无结果无报酬
3.保险人赔偿责任不同
施救在保险标的保额之外,再赔一个保额。

救助费用的赔偿责任与保险标的和救助费用一并计算,不超过保险金额,安保险金额与获救财产的价值比例承担责任。

海上保险
基本险: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
普通附加险与特别附加险,不能独立承保,必须附加与基本险项之下
特别附加险一般与政治及国家行政管理有关
特殊附加险,同样不能独立承保,有战争险与罢工险
我国的船舶保险条款
全损险的责任范围
1.海上风险
2.疏忽条款,由于不可预料的疏忽或过失造成损
失的风险,不属于海难,也不能归入其他一切类似风险
一切险的责任范围(包括全损险)
除承保全损险责任范围内的风险所致被保险船舶的全部损失以外,还负责这些风险给船舶造成的部分损失及碰撞责任,共同海损分摊,救助费用及施救费用。

再保险
概念:指保险人将自己所承保的部分或全部风险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投保的行为。

危险单位:保险标的发生一次危险事故可能波及的最大损失范围
自留额:对于危险单位的责任或损失,分出单位跟据其自身偿付能力确定的所能偿付的限额。

分包额:分保接收人所能承担的分保责任的最高限额。

再保险与原保险
联系:再保险是原保险的基础
再保险促进原保险的发展
区别:保险关系主体不同(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保险人之间)
保险标的不同(再保险的保险标的为原保险人承担的风险责任)
保险赔付的性质不同(再保险无论是财产再保险还是人身再保险,都是对原保险人承担的风险损失的补偿)
按保险责任的分配方式不同
比例再保险:按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原保险人的自留额与再保险人的分保额,同时也按该比例分配保费和分摊陪款的再保险。

非比例再保险:以赔款金额为基础,当原保险人的金额超过一定额度或标准,由再保险人承
担超过部分赔款的再保险。

再保险的方式
1.比例再保险
1)成数再保险
2)溢额再保险
3)成数溢额混合再保险
2.非比例再保险
1)险位超赔再保险
2)事故超赔再保险
3)赔付率超赔再保险(P217)
社会保险:指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专门的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因年老,疾病,伤残,死亡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而中止劳动,使本人及家庭失去收入来源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

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强制,普遍,基本,共济
社会保险的运作机制
个人,企业政府筹集保费
政府部门,市场机构保险基金形成运用
符合条件的领取者,保险金给付
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政府
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方式:征税制,征费制
社会养老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因达到规定的年龄,按国家规定解除劳动者义务后,向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险。

1.现收现付制:当期缴费满足当期支出(德国最先用)
2.完全积累制:长期纵向收支平衡,劳动者和企业依法逐期缴纳保险费,退休后一次性领取或以年金形式领取
3.部分积累制:当期除了满足支出与管理费外,还必须留有一定积累,以应付未来养老支出。

(中国这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双账户养老保险制度)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养老保险模式(强制性储蓄型)
先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覆盖范围,建立基金,建立个人养老账户,建立社会统筹账户,给付基本养老金,定期调整基础养老金
社会医疗保险:国家立法对公民实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与方法筹集资金,保证被保险人在疾病时发生医疗费用支出,由国家和社会向其提供医疗费用补偿。

承保对象普遍性;涉及当事人复杂性;机会与待遇公平性;费用控制的困难性
福利型医疗保险模式:公费医疗
统筹型医疗保险模式:(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德国最早)
强制储蓄型医疗保修模式(新加坡)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相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职工都必须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用人单位缴费率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
职工缴费为本人工资的2%左右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