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田生产中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油田生产中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油田生产中电力系统的安
全运行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油田生产中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摘要:本文对目前油田生产过程中的日常生产用电管理、施工临时用电管理、电气工具管理、安全检查、安全知识宣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油田生产;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油田的安全生产关系着国家能源的安全可靠,而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大,工艺措施不断增加,进而对电力的需求也日趋增多,电力需求几乎贯穿于油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以电换油趋势再所难免。

因此,用电安全在油田安全生产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抓好安全用电管理,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减少电气事故发生的几率,防止及避免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既有利于油田开发的安全生产和生活,也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加强新增设备进网前源头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安全用电,杜绝新增电气设备不合格、安装不规范所带来的事故隐患,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

从配电方案的确定,供电线路、
受电端的设计、施工,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电气设备施工的中期检查和竣工检查,投运前的交接试验等,都必需进行有效的安全用电监管。

1.1油田生产中,当出现新增用电设备时,根据用电负荷的性质,考虑用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确定供配电方案。

重要设备设施应尽量考虑双电源供电,并事先考虑在可能发生电气事故而造成供电中断时,如何向重要负荷提供备用电力。

1.2油田生产过程中,配电间、低压线路等电气设计图纸应由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并经专业部门审核。

重点审核主接线方式、继电保护接线方式、防雷保护装置方式、变配电室的布置方式、低压电力网运行方式、漏电保护方式等。

以保证电气装置在运行中的安全可靠,防止设计不当而影响日后安全运行。

1.3电气装置应委托有相应的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施工过程中,供电部门与油田用户、施工单位应共同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施工结束后,共同对施工质量进行竣工验收,将发现的质量问题及事故隐患由施工单位及时处理,以免给日后的运行带来后患。

2加强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管理
2.1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的特点
2.1.1初期安全投入工序复杂。

随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1]的全面推行,为有效从源头控制危险隐患,减小临时用电事故发生几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TN-S接零保护系统,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同时,对电气装置的选择也更为严格,如隔离开关应采用具有可见分断点,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

总配电箱要装电压表、电流表、电度表及其他需要的仪表,等等。

这就使得临时用电初期一次投入大,安全防护工序复杂。

2.1.2专业性较强。

众所周知,电气作业有很强的特殊性,属于特种作业工种,集团公司六大禁令明确规定,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修订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也明确要求临时用电的实施,必须由持有特种作业证的电气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强化了临时用电的专业性。

2.1.3动态性、阶段性强。

临时用电组织实施或安全技术措施并不是制定完了就一劳永逸。

随着施工生产的逐步展开,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原先设计或措施部分内容要进行调整,因此,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必须是动态的,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施工生产的需要。

2.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易出现的问题
a)“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落实不到位。

在油田生产中的个别施工现场不能很好落实“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要求,常常出现将分配电箱与开关箱合并,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合并,在开关箱处缺少一级保护等现象。

b)电缆敷设不符合要求。

油田生产施工现场突出问题是电缆既不架空,也不理地,是拖地,甚至过道不防护,易造成触电事故。

c)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或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不细。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或措施缺乏针对性,设备负荷计算有落项,接地、防雷装置没有设计或设计不全,难以有效指导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工作。

d)安全检查不到位。

一方面,部分用电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匮乏,不能及时发现用电施工存在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缺少专用的检查仪器,缺少漏电保护器测试仪,检查记录流于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