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以开封市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为例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名城历史文化和风貌的体现,而其中的历史建筑是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的主体,历史建筑的数量也是确定历史文化街区最重要的依据.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开封市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为例,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以修缮和改善为主,即不改变其外部历史风貌,对其内部结构,空间布局,内部设施,使用功能做适当的变动,以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鼓励有利于保护的各种使用功能,引用市场机制解决历史建筑的保护、维修、臵换等,探索出适用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新路.项目概况开封市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开封市老城区东偏北的区域,是老城区内划定的两片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相邻周边用地多为未经改造的低层民居,建筑风格及色彩,空间尺度上较为协调,保持着良好的古城风韵.双龙巷传统民居保护区以北方古城传统四合院住宅形式为主,是清末民初民用建筑的典范,较好地保留了当时的居住格局,在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具有相当重要地位.居住在双龙巷的居民几乎人人皆知双龙巷的故事,相传宋代皇帝赵匡胤, 匡义两兄弟曾住该巷,古代皇帝称真龙天子,故得名后人在双龙巷西口两侧各筑一龙头以示纪念.后开封城几遭破坏,现在仅存在的一个龙头为清代所建,其表面虽已斑驳,却依然是附近居民的骄傲.保护范围及价值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是域,其核心保护区范围北至水车胡同,轱辘湾街一线,南至朝阳胡同,东至塘坊口街,南聚奎街,屈家胡同一线,西护面积16l7公顷.建设控制区范围北至以开封市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为例延寿寺街,南至财政厅东街,平等街一线,东至内环东路,西至北道门,右司官口,北兴街一线,面积侣.8 公顷.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是以双龙巷、双井巷为代表的开封古城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传统居住街区.历史建筑集中,风貌相对完整.留存较多的有传统特色和文革历史特色的民居院落,有关于赵匡胤、史可法等传说。
规划要点搬迁区内所有工厂,为街区保护提供发展用地.恢复僧忠亲王祠、史可法祠等历史古迹.最大范围的保护双龙巷街区历史风貌完整的区域,积极修缮历史建筑,改善居住环境.划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为保护建筑,重点修缮,并整治建设周边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尤其道路改造及宅院内部给排水工程改造.公认的三个历史街区的核定标准: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就目前而言,这三条核定标准不仅是申请和批准历史文化街区的审定标准,同时也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原则和行动标隹.但笔者认为就这三点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待深入探讨.笔者认为, "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只能算是评判标准或是保护的手段,将历史文化街区放臵到整个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中来看,它只是城市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除了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外,它对城市的形态特色,城市社会文化的发展都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而城市的发展也同时对历史街区产生或好或差的影响."保护"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保护"不只是要使被保护的对象存留下来,还应使之长久地,有生命力地存留下来.因此,对"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我们不仅要保护那记载着历史文化信息的物质形态,更要使之如城市其他地区一样充满活力,只有充满活力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规划内容首先确定规划总体布局,保护传统道路格局,并尽可能保留有价值的传统四合院.以较零散的用地调整及"添补式"的更新设计,在保护的基础上吸取传统四合院的特色,设计一系列的"新型庭院住宅"取代没有保留价值的四合院,使更新规划方案的总体环境基本上遵循居民心目中的线索,并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5.1 根据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进行分类1)对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庭院和内部装饰具有特色和相对完整的历史建筑,规划建议列为控制保护建筑,按照控保建筑的保护要求进行保护.2)建筑的立面和结构构体系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3)建筑的主要外立面不得改变, 其他部分允许改变.5_2 保护范围与要求1)核心保护区定义:指由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 原则:对历史文化区核心保护区的划定,风貌格局完整的区域有多少划多少,坚持宜小不宜大的原则.2)保护要求:应严格保护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保护构成历史风貌的各个要素(包括建筑,庭院,街巷,河道,古井,树木等)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历史建筑在保护其格局和风貌,治理外部环境的同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和使用质量. 对保护区空间环境的整治以减法为主,慎做加法.对影响历史风貌的一般建筑,近期对其进行整修,改造,降低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远期拆除更新.严格控制保护区内新,改,扩建项目,建赊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理念及应用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赊店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它坐拥素有"中国第一会馆"之称的社旗山陕会馆,优美的两河相抱的自然环境,独特的九门格局及城墙遗址,保存完好的街巷机理,以及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历史建筑,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见证了赊店风风雨雨的历史.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保护理念加以保护和利用. 整体性保护的理念整体保护就是保护包括建筑,环境,空间格局以及人类活动等元素在内的统一整体,所有组成元素都与整体有着~定意义的联系.因此,在赊店名镇保护工作中不能将历史遗存彼此割裂开来,分别对待,而应从整体上去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历史古镇风貌的完整性1.1开辟新区,疏散功能1.2赊店镇位于社旗县老城区,随着老城人口的增加,城镇功能复杂化,交通拥挤,生活环境恶化,赊店老城已经不堪重负.如果不假思索地采用拆旧建新,拆低建高,修建宽马路大广场等方式,来提高城镇的通行能力或者改善生活环境,势必对古镇历史遗存造成毁灭性破坏.上海开发浦东新区,北京也在开始向外疏解,其目的之一都是疏解密集的人口和城市功能:还有一些小城市,如平遥,丽江都是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在名城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赊店镇宜采用整体保护老城,另建新城的方式,解决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目前,社旗县按照规划,于老城西侧新建设新西区,把老城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迁至新西区:于老城南侧新建设工业园区,把老城一些工业企业逐步迁至工业园区.老城的用地性质调整为居住与商业,旅游与服务业,绿化等用地为主, 特别是占用文物古迹用地的单位,应尽快搬迁.逐步拆除城墙以内70m范围的建筑,建设环城公园,修建小品或者景点, 保护古城墙,烘托历史氛围.1_2 扩大范围,分区保护为了更全面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许多城市扩大了保护的范围,像南京明城墙两侧保护范围已经扩大,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已经扩展到市域范围.为实现赊店历史文化名镇的整体性保护, 在名镇规划中扩大了老城的保护范围: 东起河清庄西侧农田,西至建设路,北起泰山路,南到长江路,共计452km.保护范围内区域划分为: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区为古城墙以内的街区,分为两个层次保护:重点筑形式,高度,体量,饰面材料以及建筑色彩,尺度,比例上必须与传统建筑风貌挤调,各建设项目必须经规划行政部门严格审批,处于重点地段或较大的建设项目和环境变化应由专家评审.2)建设控制区定义:为确保核心保护区的风貌, 特色完整性,为整个街区保护与发展的长远利益,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 原则: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相区别,划定历史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区内建设项目被动受保护区限制,而是应视为与核心保护区互为整体,互动互补.因此,建设控制区的划定应该是宜大不宜小,为核心保护区的保护提供空间拓展条件. 保护要求:建设控制区内各类建设应严格控制,要求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以取得与核心保护区之间合理的空间过渡.建筑形式宜为坡屋顶,色彩以传统建筑的色彩为主色调,体量宜小不宜大,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凡不符合此要求的任何现状建筑,必须加以整治,尤其加强与核心保护区邻近以及建设控制区周边地区的控制,以达到与整体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设控制区内的各更新地块由政府统筹安排,各建设项目必须经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严格审批,优先考虑保护区的易地平衡,市政配套,交通设施,公共绿地等用地要求.实施措施6.1 健全法制,加强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民村保护条例》等,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制定细致的管理细则,依法加强管理,确保历史文化街区不再遭到破坏.同时对历史建筑的修缮,周边环境的改造,做出有利保护的决策.6_2 扩大投资,严格按规划实施依靠加大政府资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开发商投资进行保护性规划,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施;利用民间资金,把宅院卖给住户,让住户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维护修缮.6.3 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既要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同时应加大保护性的开发利用,使保存的文物古迹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有利于文物古迹的保护.6.4 加强宣传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广泛宣传,依靠群众, 保护好历史遗存和名城的传统风貌. 结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在我国尚处于起始阶段,历史建筑的保护亦是. 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实施的研究处于学科的前沿,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广泛程度,使得历史街区保护本身需要专业的学科的支持.今天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层文化,社会,意义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大多数人所认识和接受.保护已成为当今发展的主题,这是时代赋予保护事业的契机,让我们抓住这个机遇,多做些实实在在的研究工作,给现在和以后的人民增添一些回忆,保留一些永远令人心仪的历史印痕.保护原则1、真实性原则──保护历史真实的载体,包括体现街区历史文化价值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其所遗存的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保护不同历史时期遗存的反映其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各类文化遗产。
2、完整性原则──整体保护街区历史环境,包括保护街区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完整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遗产本体及周边环境,完整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3、可持续性原则──合理利用、永续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当前的利用方式应保证以后可以继续利用。
以人为本,整治历史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在政府主导下妥善处理街区人居环境改善与历史风貌保护的关系。
规划目标1、整体保护街区风貌,积极完善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开封名城保护的典型示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