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病变精品PPT课件
• • •
诊断:Von Hippel-Lindau disease (胰腺多发先天性囊肿) C影像表现:胰腺正常组织被脂肪取代; 箭头示相对密度较高的囊性病灶
• 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 I影像表现:右肾占位(癌) • 诊断:胰腺转移瘤
• 诊断:囊性纤维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J影像:钙化、脂肪
• D影像表现:囊壁环状钙化
2
形态学分型
1、单囊型 2、多微囊型 3、多巨囊型 4、囊实型
3
影像分析要点
• 1、囊性部分:
囊腔数目 囊腔大小 囊液信号密度 2、实性部分: 囊壁、间隔、壁结节等 的厚度、密度信号及强 化特点 有无钙化及钙化的形态 及部位 3、注意病变与胰腺的关 系,还应注意病变与邻 近器官的关系 4、临床相关资料
8
一个光滑的厚壁囊性肿块通常是假囊肿的特征。
9
胰腺炎病史、囊肿穿刺液淀粉酶升高、胰腺炎的其他影像表现(胰管串 珠样扩张、胰腺钙化等)都提示假囊肿的诊断。 假囊肿有时与另一常见的、可表现为囊性病变的疾病(胰腺癌)之间的 鉴别具有挑战性。
10
ERCP可用于假囊肿(与胰管不通)及胰管扩张的鉴别,这在 MRCP上往往由于分辨率的限制而十分困难。
25
环状胰腺
ERCP显示胰管环绕十二指肠。
26
胆总管囊肿
27
肠重复畸形
CT冠状面重建图像显示病变位于胰腺外。
28
十二指肠憩室
MRCP类似胰腺囊肿,内镜检查或胃肠道造影对诊 断有帮助。
29
淋巴瘤
下图超声类似于囊性占位,CT、MR可显示其实性本质。
30
动脉瘤
CT增强可以对(肠系膜上)动脉瘤与胰腺囊肿作出鉴别。
胰腺囊性病变
1
分类(按病因)
一、先天性囊性肿物 1、单发真性囊肿 2、多发真性囊肿(成人型多囊 肾疾病、Von-Hippel-Lindau病、 囊性纤维化) 二、炎性囊性肿物 1、假囊肿 2、脓肿 3、包虫病 三、肿瘤性囊性病变 1、良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 囊性畸胎瘤 淋巴管瘤
2、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肿瘤 胰腺癌 粘液性囊腺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胰岛细胞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淋巴瘤 转移瘤 肉瘤 四、类似胰腺囊肿的其他病变 环状胰腺 胆总管囊肿 肠重复畸形 十二指肠憩室 动脉瘤 肠系膜、腹膜后等胰周器官的 囊性病变
本病为幼儿及青少年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病变为全 身外分泌腺的功能紊乱、粘液腺增生,分泌液粘稠、汗液氯化钠含量 增高、慢性肺部疾病、胰腺外泌功能不全为特征。 正常胰腺组织被脂肪组织所取代,在此背景下出现液性囊肿。
7
胰腺假囊肿
通常表现为单房囊肿,囊壁较厚,亦可为薄壁,好发于体 尾部,无明显的壁结节。 假囊肿由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引起,可有胰腺炎的其他表现。
4
胰腺真性囊肿(单发囊肿型)
• 极其罕见,多见于新生儿,真性囊肿通常
无囊壁显示。
5
胰腺真性囊肿(多发囊肿型)
较单发者常见;多合并Von Hippel–Lindau病、多囊肾病。 胰腺囊肿为多发,各个囊肿的表现同单发型 常合并肾、肝、脾等器官的囊肿。
6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 )
31
淋巴管瘤
32
胃肠间质瘤
33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34
测试
35
测试
36
测试
37
参考答案
• A影像表现:多囊肾;肝脏囊肿
• G影像表现:多大囊病灶,边缘钙
• 诊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化
• (胰腺先天囊肿)
• 诊断:粘液性囊腺瘤
• B影像表现:多发肾囊肿;肾癌
• H影像表现:胰腺管明显扩张。
11
胰腺脓肿
“气体征”的出现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此 征象仅占13%-22%,应注意分析临床病史。
12
包虫病
胰腺包虫病多有肝包虫病手术史,或合并肝包虫病。 特征性表现为母囊与子囊。
13
浆液性囊腺瘤
特征性表现为多微囊型囊肿,蜂窝状外观,有中央星状瘢 痕及钙化。
14
粘液性囊腺瘤
特征性表现为多巨囊型囊肿,各囊腔较大,分隔 较厚。
21
实性-假乳头状瘤
肿瘤由实性部分和囊性部分混合而成,CT表现取决于二者的比例, 特征性表现为“浮云征”(明显强化的实性部分漂浮在低密度的囊性 部分中),有时囊性于实性相间分布、不规则排列、或壁结节。有时 肿瘤以实性部分为主(囊性部分常位于包膜下)。强化特征为动脉期 轻度强化,门脉期明显强化。
22
• 诊断:畸胎瘤
• 诊断:胰腺假囊肿
• K影像:右图T1WI平扫高信号——
15
粘液性囊腺癌
囊腺瘤和囊腺癌单从影像学表现上不易鉴别,均表现为多巨囊型,主要以病理上细胞 分化程度来确定,但出现以下征象时应考虑囊腺癌:1)肿块边界不清,对周围组织或 器官有侵蚀;2)囊性病变内出现明显的实性软组织肿块;3)囊壁厚度大于1cm或厚 薄不均;4)囊内间隔不规则,厚薄不一;5)肿瘤直径大于8cm;6)肿块周围钙化、 分隔钙化;7)出现周围血管浸润包埋和远处转移。
16
囊性畸胎瘤
特征性表现为多种组织成分,如脂肪、钙 化等。
17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IPMN )
多见于老年男性; 病理基础:肿瘤起源于胰腺导管系统的上皮组织,乳头状生长模式, 伴有胰管内大量粘液产生、胰腺囊肿形成。 特征性表现为伴有胰管扩张的胰腺囊肿;囊肿与胰管沟通;粘液引起 导管的充盈缺损(ERCP);向导管腔内突出的乳头状肿瘤组织。
胰腺癌
胰腺癌囊变坏死可形成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动 脉期强化程度差为特征性的表现。
23
胰腺癌
早期的胰腺癌往往无法显示其实性肿块,但其侵犯胰管、胆管,可造 成胰管扩张、胰腺潴留性囊肿、胆总管扩张等表现。 与胰腺炎合并假囊肿相比,胰腺癌的胰管扩张倾向于均匀一致。
24
胰腺转移瘤
可表现为单发结节、多发结节或胰腺弥漫性增大; 多无明显强化,肾癌胰腺转移瘤可以明显强化; 多无胰管扩张; 病史有助于胰腺转移瘤的诊断。
18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IPMN )
由于粘液的存在,ERCP并不能显示所有的 “囊肿”,而MRCP可良好地显示。
19
胰岛细胞瘤
囊变的胰岛细胞肿瘤的特征为囊实性肿块,壁结 节为突出的表现,实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
20
实性-假乳头状瘤
常见于年轻女性,表现为胰腺囊实性肿块,境界清楚,肿 块一般很大,较少引起胆胰管扩张,其内密度不均,可有 出血(造成囊液信号密度的相应变化)、坏死和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