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12学习】三年级语文上13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绝句教案

【K12学习】三年级语文上13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绝句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13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绝句教案教学要求1.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古诗的内容。

背诵课文,默写《早发白帝城》,提高理解古诗的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古诗的内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早发白帝城[①本句交代了辞别的哪些要素?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图画?][②将“千里”与“一日”安排在一起意在说明什么?][③本句写了途中见闻,暗含着什么内容?][④“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绝句[①这两句写了几种颜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本句是从哪里看到的景色?][③本句是诗人在哪里观察到的景色?]1.理解古诗《早发白帝城》,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

学会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生字卡片,与白帝城相关的。

一导入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

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后人誉为“诗仙”。

你知道他是谁吗?你知道他写了哪些诗吗?你能背诵吗?请同学背诵《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二揭题释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名篇。

齐读课文题目,学生质疑。

“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白帝城”在哪里?释题。

边播放《早发白帝城》的,老师边解释: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

白帝城山峻城高,从白帝城到江陵要经过地势险要的三峡,这首诗描写的就是三峡的景象。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吧!三指导学生自学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了解生字在古诗中的意思。

读准诗中的多音字。

读古诗。

注意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根据注释,再查查字典,想想诗句的意思。

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与同学讨论。

四分小组合作学习把读懂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借助插图,探究诗意。

组内解疑。

五汇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新词。

古诗shī白帝dì城两岸àn辞cí啼tí认读多音字。

注:“朝阳”指刚升起的太阳,与“朝阳”不同。

“朝阳”指向着太阳,一般指朝南。

请同学朗读诗句。

理解诗句的意思。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什么?李白在路途中有哪些见闻?①指名说后两句诗。

②出示。

③请同学说说看了画面的感受。

诗人站在船头,耳边响起猿猴的啼叫声。

由于小船飞速前进,这一处的叫声还没停,诗人又听到另一处猿猴的叫声。

两岸猿猴的叫声连成一片,可见船行的速度很快。

在这两句诗里,诗人用“啼不住”说明船快。

④船真的像诗中描绘的那么快吗?六了解诗的写作背景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老师介绍写作背景:同学们读了李白的《将进酒》《望庐山瀑布》,一定感觉到李白是一个豪放、喜欢自由的诗人。

可是,在公元759年春天,李白58岁时因受政治牵连,被流放到夜郎。

夜郎一带山穷水恶,生存下去十分困难,悲愤的诗人内心备受煎熬。

此时,经常爽朗大笑的李白,不由得发出无声的垂泣——“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可就在诗人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传来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

当时诗人的心情如何?七领悟诗情,细细品读诗人飞快地掉转船头,放舟东下江陵,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诗人在得到大赦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怪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读读诗句,体会一下。

第二句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指导学生朗读诗句。

你喜欢读哪一句?读一读,说说理由。

请学生谈体会。

学生甲:从“彩云间”我体会到,诗人得到赦免的消息后十分兴奋,因此觉得云霞笼罩的白帝城格外漂亮。

学生乙:猿悲啼本是使人很不舒服的,但是此时诗人却觉得猿啼叫像是在为他欢呼。

学生丙:诗人此时的心情不但兴奋、激动,而且欢畅。

他乘坐在轻快的小船上,欣赏着祖国的美丽山河,想到就要回到家乡,见到亲人,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真是妙极了!有感情地练读。

指名读,进行评议。

配乐,全体背诵。

八总结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的无比欢乐之情。

这首诗情景交融,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1.教学时,教师可先提问质疑,让学生交流探究。

比如,题目中的“发”是什么意思?白帝城在哪里?白帝城是什么样子的?这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互助互学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诗意。

对于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提交全班共同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绘制简单的地形图并加以说明,这样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就容易多了,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提供了便利。

不要把诗意直接告诉学生,要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可创设一定的情境,加上音乐,配上动画;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的语言渲染,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心情变化。

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1.理解古诗《绝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会本诗中的生字、新词。

背诵古诗。

投影,生字卡片。

一启发谈话,揭题释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绝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

释题。

二借助字典,自学字词认读生字、新词。

绝jué句鸣ínɡ翠cuì柳窗chuānɡ含hán 西岭lǐnɡ泊bó东吴ú万里船chuán分析字形。

左右结构的字:绝鸣岭泊船上下结构的字:翠窗含吴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翠”,上下结构,注意把字的间架结构写匀称。

“含”,上下结构,上面是“今”不要写成“令”。

认读多音字。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朗读古诗。

要读正确,读流利。

逐句理解。

两个黄鹂鸣翠柳①“鸣翠柳”是什么意思?②投影出示课文插图,同时放鸟鸣的录音。

③看图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行白鹭上青天①齐读这句诗。

②理解词语。

③说说这句诗写的是什么情景。

④边看图边说这句诗的意思。

窗含西岭千秋雪①读读这句诗。

②理解词语。

含:窗户对着西边的山岭,就像把远山装在窗框里一样。

千秋雪:指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门泊东吴万里船①请同学朗读这句诗。

②门外有什么?投影出示插图。

观察图后请同学回答。

③“泊”是什么意思?“东吴”呢?④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四指导朗读,加深理解你喜欢哪一句?读一读,说说理由。

指名读,进行评议。

配乐,全体背诵。

五总结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喜爱,抒发了诗人闲适、自由的情怀。

1.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介绍作者,然后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再通过播放把学生引入画面之中,从而导入古诗的学习。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时,朗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学生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诗情。

看拼音,写词语。

gǔshījuéjùcuìliǔbáidìchéng xīlǐng dōngú比一比,再组词。

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朝辞白帝彩云间《早发白帝城》中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体说说这种修辞在诗中的运用。

提示:夸张的修辞手法。

从小船行驶之快分析。

一李白简介李白,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充满丰富的幻想,形象鲜明,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作品达到了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有《李太白集》。

二杜甫简介杜甫,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

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称为“诗圣”,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三绝句绝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句”。

截和断都含有短截的意思。

按照《诗法源流》的解释,绝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截取律诗四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或是中间二联。

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四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望洞庭刘禹锡小初高学习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小初高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