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课堂教学100条建议

新课改课堂教学100条建议

新课改课堂教学100条建议
1、现在教学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

教法改革服从人才素质培养,以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

2、教学改革要实现几个转变:
(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水平培养;
(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
(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4)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3、现代教学改革应具备的新观点:
(1)新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观点,持续更新教学思想,持续丰富教学思想。

(2)要有全面发展的整体观点,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3)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要有重视实践的观点,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5)要有教书育人的观点,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

4、我们必须掌握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没有无教育的教学。

要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能,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5、当代各种先进教学流派的共同特点是:以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创造条件使学生持续获得学习成功机会为主要原则,以引导学生走自学之路为主要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以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水平为教学思想的核心。

6、现代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以研究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及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为追求目标。

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以思想来克服,心理问题以心理来强化,知识问题以知识来补救,水平问题以水平来培养。

凡是先进教学法,都是把提升学生素质放到首位。

7、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

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

8、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导是为了主
体的确立,而不能削弱、代替或否定主体。

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要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水平来衡量。

教师的善教应该体现在学生的乐学善学上。

9、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准则。

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及自学水平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导向。

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的目的。

10、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改的方法是实行启发式教学,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入门向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把钥匙。

1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变为志趣,志趣可转化为理想,理想能够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12、好的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活动宝贵经验的结晶,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普遍规律。

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又是持续发展的。

13、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

凡是先进的教学模式,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水平,思维水平,实践水平和创造水平。

这四种水平是学生智能的主体。

14、常规教学是改革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改革教学是常规教学的提升和发展。

常规教学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持续发展和丰富。

我们要以改革教学带动常规教学,以常规教学促动改革教学。

常规教学有改革,改革教学有继承。

15、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解放后苏联凯洛夫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主宰了我们学校的各科教学,成了一种基本模式。

这种教学存有的问题是:
(1)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认为学生学习是理解真理,不是发现真理,忽视开发智力,提升水平;
(2)树立教师权威,坚持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权威主义、命令主义,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3)只考虑教,不考虑学,不能发挥两个积极性。

16、课堂结构设计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既要克服教师为中心,又要避免学生为中心;
(2)既要重视知识学习,更要注意水平培养;
(3)既要重视教法,又要重视学法;
(4)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5)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17、凡是先进的教学,都应该使教学系统优化运行,教学过程优化控制,教学信息优化传递。

18、很多教学改革家都提倡情境教学。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执教者有目的地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及全
面发展而创设最佳环境和最佳场合的教学。

这种教学是以心理学为根据,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19、要培养学生对学业的一颗爱心。

人类任何创造活动都具有其动力,对学习的爱,对工作、事业的爱,这种强烈的感情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

很多事业辉煌的人都有一颗爱心,向着选定目标执著奋斗直到成功。

爱心在人们创新思维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爱能使人们对从事的工作专心致志达到入迷水准,爱能使人的思维积极活跃,爱能激发创造力,产生自信心,爱能使人的进取顽强坚定。

20、智力的核心是思维。

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智力高的创造力可能并不高。

智力仅仅是土壤,要想开出创造之花,还需要勤奋耕耘,天才出于勤奋。

21、创造思维具有独立性、连动性、多向性、跨跃性和综合性。

有人把求异思维看作创造思维的核心,主要意思在于说明创造思维以突破习惯思维为特点,要我们从思考问题的习惯轨道上解放出来。

求异思维,求异不一定就是创造,而创造离不开求异。

22、创造力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心理水平,除弱残者外,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可能性。

创造力在人们之间仅仅水准不同,并非全有或全无。

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这意思。

23、培养学生概括思维品质,知识越概括就越基本,因而就越有共性,覆盖面就越宽。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使学生通过强化训练,学会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反向思维、相似思维、分合思维、多维思维。

24、培养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必须有富于创造精神的教师。

培养创造人才是各科教学的最终归宿。

创造教学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

培养学生创造水平要特别重视思维水平的训练。

25、知识是智力的基础,但仅有知识,智力不会自发地发展,必须通过训练操作发展智力、培养水平。

引导自学是发展智能的有效途径。

26、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

全面发展寓于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全面发展。

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才是社会所需要的。

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动,相辅相成。

27、教师的作用不单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创造思维。

有了创造思维水平,学生不但能够学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还能够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这样的学生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学生。

教知识总是有限,教思维是根本。

教师理应是手握创造思维金钥匙的指导者。

28、世界教学方法改革持续发展,如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德国根舍范例教学法,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自治教学法,保加利亚洛扎诺夫快乐教学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目标教学法即掌握学习法等,都注意了学生主体论,水平目标论,动态发展论,多渠道获得知识论。

我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