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量化考核方案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的核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学管理的质量高低取决于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及敬业精神,同时又要为教师提供竞争的良好氛围。
下面是有高中教师量化考核方案,欢迎参阅。
高中教师量化考核方案范文1 为了进一步加强年级管理,规范任课教师日常行为,增强教师纪律观念与责任意识,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与教学成绩,特制定本考核细则。
一、任课教师量化考核由年级具体落实,学期结束报教务处存档。
二、任课教师量化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模、晋级、绩效津贴发放的主要参考依据。
计划与总结1、未按要求拟定上交教学计划者扣10分。
、未按要求上交工作总结者扣10分。
、未按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者扣5分。
集体备课、周四集体备课迟到、早退,每次扣5分,请假扣2分,无故不参加扣10分。
、中心发言人不按要求撰写并上交教研记录,每次扣10分。
上课与辅导、未经年级组批准调课或调换辅导,调换双方每人每节扣5分。
、上课迟到、早退,或中途外出,每发现一次扣5分。
、上课接打手机,每发现一次扣5分。
、无故旷课,每节扣10分。
10、教师喝酒上课,发现一次扣5分。
教案与作业11、教师无教案上课每次扣10分,教案书写不规范扣5分。
12、学生作业了草扣5分,错题不更正扣5分。
13、不布置作业扣10分,不按要求批改作业扣5分。
14、作业缺交1人扣2分。
听课交流15、40岁以下(不含40岁)教师每周至少听2节课,40岁以上(含40岁)每周至少听1节课,按规定每少听一节扣5分。
16、年级临时组织的听课、讲课活动,不服从安排扣5分。
监考与改卷17、监考迟到、早退、脱岗、阅看书报杂志、试卷错装、漏装、倒装等不严格履行监考职责,扣5分。
18、改卷不负责任,合分不仔细认真,造成重大失误,扣10分。
阅读与实验19、不按要求组织阅读课每少一节扣10分,组织不认真每节扣5分。
0、不按要求上实验课,每少一次扣10分,组织不认真每节扣5分。
文化交流1、教师每学期至少交2篇教学或管理感悟与反思,每少一篇扣5分。
2、书写广场书写不认真扣5分,不书写扣10分。
活动与会议3、学校、年级组织召开的会议或活动,迟到、早退每发现一次扣5分,请假扣2分,无故不参加扣10分。
坐班与签到周一至周五实行弹性坐班,原则上坐班时间为本晌第一节课至最后一节课,最后一节没课的教师上课铃响后可下班,需提前离校须打招呼。
4、周一至周五无故不上班(休息日除外)扣10分。
5、不签到者扣5分,代签及被代签者扣10分。
、在学校抽烟,发现一次扣5分。
7、下班后不关空调、电扇、电棒、电视、不锁门扣5分。
学生评教8、某教师评教得分= (50/年级组评教最高分)×某教师评教原始分教学成绩统计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上线率以本年级最小的一个班的人数为基准。
教师教学平均分为所教班平均分之和除以所教班数。
、某教师教学成绩考核分=50+5×(某教师教学平均分-年级平均分)0、体音美、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教师教学成绩考核分=50+50(某教师平均满意率-本学科教师平均满意率) 高中教师量化考核方案范文2 为了提高教师管理的客观性、公平性,促进教师精讲、细究、博学,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办法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教学业绩,考核占50%。
主要对教师所带班级的考试成绩,参照教学绩效奖励方案分为三个等次,分别为10分、7分,4分,带多班取平均值。
每一次考试算一次此项得分,最后取平均分。
、教研成绩,考核占30%。
主要考查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及教学反思的获奖及发表情况、参加教学比武获奖情况、所带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获奖情况及参加学校集体备课情况等。
⑴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教育论文、教学反思等。
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加5分,在省级刊物发表加3分,在市级刊物发表加1分,在学校网站发表加1分。
⑵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比武活动。
获省级一等奖加10分,省级二等奖加8分,市级一等奖加5分,市级二等奖或校级一等奖加3分,校级二等奖加1分。
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各组进行集体备课,有电子教案、听评课记载交教务处,中心发言人加1分;举行集体备课展示,人均加1分,中心发言人加2分。
⑷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交流活动。
在校际交流活动或教科院视导时主动讲课,获得好评,有电子教案、听评课记载交教务处,加2分。
⑸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编写。
凡获得立项,认真编写,按时完成任务,主持人加4分,参与编写加2分。
⑹鼓励教师积极组织学生活动。
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市级一等奖以上加1分;非文字学科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市级竞赛,获一等奖(体育竞赛进入前三名)加3分,二等奖(体育竞赛进入前六名)加2分,三等奖(体育竞赛进入前八名)加1分;指导学生进行新课改网上操作,按时完成任务,加3分。
⑺鼓励教师举行专题讲座。
举行一次教学讲座,加2分,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⑻鼓励教师积极设计题目。
教师精选或精心设计的题目若被采纳,加1分。
⑼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培训。
在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中,考核通过加3分。
、学生评教,考核占20%。
教务处每学期组织两次学生评教,评选班级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2-3名,得票居前三档次的教师依次加6分、4分、2分(带多班取平均分)。
非文字学科教师参照此方案单独考核,考查教研成绩与学生评教两项,各占50%。
二、其他事项1、严守纪律。
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一次扣1分、罚款20元;误课扣1分、罚款50元;不经教务处批准组织学生课外活动,扣1分,罚款20元。
、严格管理。
教师因管理不力,课堂混乱,发现一次扣1分;对违纪学生教育要有耐心,若过度体罚学生造成恶劣影响,一次扣2分。
、关心学生。
走近学生,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期中途每流失一人,班主任扣1分。
、积极教研。
迟到、早退、缺席,一次扣1分,罚款20元。
累计三次,评优一票否决。
、自觉坐班。
教务处不定期抽查,一次缺勤扣0.3分,并将结果应用于学期末教师评价。
三、考核结果的应用教师量化考核的最终分数作为学年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也是年度考核等次、评先表模和教师任用的主要依据。
高中教师量化考核方案范文3 为了推进我校绩效工资制度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的工作责任感,促进我校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根据有关法律以及区教育局有关“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教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一、考核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考核基本原则尊重规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实绩;优绩优酬,多劳多得;客观公正,简便易行;激励先进,促进发展。
三、绩效考核对象和种类1、考核对象:我校按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
、考核种类:绩效考核工作分为平时考核(过程性),前瞻考核(发展性),期中、学期末考核(效益性)。
一年分上下半年分别考核。
教师平时绩效考核以平时工作“记实”为基础,重点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以及出勤情况;前瞻考核以教师学养发展实行考核;教师学期考核实行阶段性量化考核,在每学期结束前进行。
、工作量核定:(1)指教育教学工作量和其它工作量;(2)发放岗位津贴的,工作量不再重复计算;(3)学科、级部之间的工作量一律以国家或省规定工作量核准,不准私自提高权重。
四、考核内容(总分:100分)(一)职业态度(10分)1、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2分)、履行教育教学职责(3分)、不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2分)、不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2分)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1分)(二)职业能力(5分)本科学历(5分);专科以下学历(4分)。
获得硕士学位附加1分。
(三)履行职责(45分)1、考试科目教师教育教学活动(45分):教学常规(20分)、课堂教学(20分),教科研常规(5分)。
、考查科目教师的考核,教育教学活动(45分):教学常规(20分)、课堂教学(20分),教科研常规(5分)。
(四)工作实绩(40分)1、期中、期末综合评估(40分):期中(15分)、期末(25分)同年级、同学科校内评估测评,以学科的学校平均分,按比例确定分数段,期中考核,校一等奖15分;二等奖13分;三等奖11分;四等奖以下10分。
期末考核,校一等奖25分;二等奖23分;三等奖21分;四等奖以下20分。
如果一个年级科目只有一或者两个人任教,则根据在全区的位置确定分段值,即区一等奖15分;二等奖13分;三等奖11分;四等奖以下10分(期末类推)。
如果学科成绩获区一等奖,全组人员附加3分,二等奖附加2分。
(年级科目一两个人以下任教,加分规则同上)。
、考查科目教师期末综合评估按32分核算。
经考核小组认定,教代会通过,认为有突出贡献者可按36分核算。
、执教考试科目,又兼带考查科目的教师:按考试和考查科目分别考核计分、核算工资,最后根据该老师任教的考试和考查科目工作量之比得出应得的绩效工资。
、学校管理、教辅、工勤人员:主要考核其履行岗位职责和任务完成情况。
五、考核程序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制定方案蓝本-——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实施细则——教代会审议通过——报批区教育局——实施绩效考核——公示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工资。
六、考核方法(一)中层以上人员、年级组长等津贴的界定。
1、校长、副校长津贴480/月。
、中层正职津贴440元/月;中层副职津贴420元/月;年级组长津贴420元/月。
全年共发放10个月。
、“333”人员、首席教师,年度专项考核合格以上等次,发津贴50元/月(二者不可兼得)。
“333”人员晋升高一层次的,每晋升一个层次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发津贴50元/月。
、班主任津贴原则上400元/月,全年共发放10个月。
班主任考核应考查班级学生数和流生数,班级学生数低于35人以300元/月为发放基数,于36——51人之间以400元/月为发放基数,52人以上以420元/月为发放基数。
、在岗的老中层领导,正职享受津贴200元/月,副职享受津贴100元/月,享受津贴总时限为其任中层职年限除以3,其后不再享受津贴;、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区、市、省一等奖,发放一次性津贴分别为200、400、600元;获区、市、省二等奖,发放一次性津贴分别为100、200、300元;区、市、省三等奖,发放一次性津贴分别为50、100、200元。
、课题结题,中央教科所课题1000元,省教科所500元,市级“十二五”300元,区级100元。
论文撰写获省“五四杯”、“师陶杯”一等奖,发放一次性津贴300元;二等奖100元;三等奖50元(省教研室、教育学会论文获奖对应减半)。
获市“五四杯”一等奖发放一次性津贴100元;二等奖50元;三等奖30元(市教研室、教育学会获奖对应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