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出口机制及案例分析刘传哲*(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治理学院)王正忠(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摘要:论文首先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现状进行了层次分析,然后探讨了我国风险投资的主流形式和出口方式,最后分不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风险投资,主流组织形式,出口分析1 前言随着经济的进展,我国风险投资业初具雏形,拥有了一批风险投资公司和一定的投资能力,许多国际性大风险投资公司也开始进入中国。
然而,我国的风险投资同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尚处在起步时期,相对我国国民经济进展的需要来看,我国风险投资*刘传哲,男,37岁,博士,中国矿业大学治理学院, 教授czliu@584 / 1规模依旧太小,规范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健康进展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
本论文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现状进行了层次分析,探讨了我国风险投资的主流形式和出口方式,最后分不进行了案例分析。
2我国风险投资业现状的层次分析2.1 国内大企业的战略资本通过20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成长起来专门多大型的企业集团,如联想、四通、方正、红塔山、上海第一百货等。
它们当中专门多是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或处于特定垄断行业的企业。
但在企业的进展中遇到了重要问题是如何获得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例如上海一百,尽管规模不小,然而所处的行业决定了公司的成长性特不有限,然而实施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又是特不危险,那么通过风险投资(或者叫产业投资)的形式投资于新兴的高成长的行业来猎取资本增值的收益就不失是一种比较好且风险能够进行操纵的方式。
例如红塔集团成立了红塔创新投资公司和红塔兴业投资公司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运作;去年年初联想一分为三,其中柳传志亲自掌舵的确实是联想的风险投资部门,其中的584 / 1战略意图和INTEL是特不相似的——对IT行业内的初创企业进行投入,查找企业以后进展的新动向。
2.2 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公司我国目前风险投资募集的近百亿资金中,政府背景的资金占了相当大的份额。
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建立的几个风险投资公司,目前在规模上无疑是国内的佼佼者,规模在几个亿到十几个亿不等。
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深圳创新科技投资公司,聘请了原申银万国的总裁阚治东掌舵,力争在三年内达到50亿的规模,该公司目前不管是人才依旧在实力上都走在前列。
上述这些公司在组织形式上无一例外都采纳了公司制的形式,许多公司中的要紧的治理人员仍然是官员式的任命。
尽管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公司一般都打着支持高新技术的口号,但在投资方向上没有形成特不鲜亮的方向,一般差不多上大而全,多投资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行业,对互联网、信息技术、软件、通讯等行业的投资相对较弱。
尽管有了几年的历史,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乏善可陈,成功的案例更是凤毛麟角。
2.3 国外风险投资从不同的传媒我们都了解到国外的风险投资资金普遍看好中584 / 1国的市场前景,纷纷表示要抢滩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
IDG就明确表示要在中国投资10亿美元以上,而事实上情形并没有那么乐观,IDG目前的投资只有1.4亿美元。
进入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大多数并非行业中的佼佼者,以IDG为例,中国人都把它当成了风险投资的代表,它在美国不是什么风险投资商,而要紧是以市场调查为主的公司。
其它一些进入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在本国也只是二三流的风险投资者,从资金的规模和声誉上都专门难以在拥挤的市场中立足,进入中国市场猎取一些一流的项目对它们来讲无疑是最优的选择。
在进入中国的风险投资商中孙正义旗下的软银(Soft Bank)无疑是名声最响的一个,然而由于软银在经营治理上的问题,在2000年的风险投资50强排名中只排在12位,公司的盈利仍然要紧来源于软件的销售。
软银各个分部投资的理念上存在着专门大的分歧,除了YAHOO外,大多数的互联网投资并不是那么成功。
国外的风险投资公司尽管特不看好中国庞大的市场,然而在进入中国仍然要面临文化的差异等问题。
中国的许多企业家可能会缺乏象外国名校毕业如此的背景,然而治理团队对中国本土经营方式的深刻理解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以互联网为例,我们能够看到专门多“海龟”型的留学生,带着能够统称为C2C(COPY TO CHINA)的模式,其经营的成效不见得就比中国本土企业家的584 / 1经营会更成功。
因此国外风险投资公司在评估中国的企业家的时候,如何更好地克服文化差异问题对项目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
2.4 大中华经济圈风险资金(香港、台湾、新加坡等)来自大中华经济圈的风险资金源于一种对文化的认同,也是受这些地点经济的限制。
以香港为例,尽管香港的经营环境特不的自由,然而经济的容量怎么讲有限,香港有专门多经营得特不行的公司,如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长江实业等。
这些公司经营的业务要紧是以金融和房地产为主,而投资银行家差不多预期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这些行业的成长性差不多上特不有限的。
在如此的压力下,大的财团都在努力寻求新的成长方向,和黄和新世界等集团都积极进入电讯、IT等新兴的行业。
李泽楷的电讯盈科在宽带网络、互联网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开拓。
尽管这些集团实施的差不多上国际化的经营策略,争夺中国大陆如此的庞大市场仍然是重中之重。
今年新世界集团向做无线互联的美通公司注入了一笔高达6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
由于文化氛围接近,这些财团的投资会比欧美的投资更容易进入中国,并获得良好的进展。
然而在大中华地区象李氏家族企业、宏基、新世界如此的财团并不是专门多。
其他一些小集团提供的资金支持就比较有限,不一584 / 1定有长期战略投资能力,其投机性也要强专门多。
2.5 国外战略型风险资金WTO的临近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觊觎中国市场,金融、电信将是两个开放最快的行业,目前有专门多大企业差不多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初步的试探,试探的重要方式之一确实是对中国的初创企业进行风险投资。
这些投资要紧来自两个行业,金融与IT。
前者如摩根和高盛如此的投资银行,它们投资中国的科技企业,本身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同时能够建立和这些企业的良好关系,同时为它们提供海外上市、并购等金融服务。
金融资本通过这种方式延伸自身金融服务的链条是有特不明确的战略意图的,尽管在高盛如此赫赫有名的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行业里却也是默默无闻,然而它依旧对此乐此不疲,缘故特不的简单。
第二类的战略投资来自于跨国企业,要紧是IT企业如INTEL、YAHOO、新闻集团、三星等,最近科达也宣布要成立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中国的科技企业。
关于传统公司而言,本身的创新可能差不多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唯一的方法是对最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进行投资,从中获得长期进展的源动力。
战略型的风险投资在中国将是中国企业成长的重要来源,经济的全球化已是不变的趋势,这些资金的投入关于中国本地企业的全球化进展584 / 1也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2.6 天使投资天使投资要紧是一些比较富有的个人的私人投资安排。
搜狐、易趣都起家于国外的天使资金,而国内进行天使投资的个人有的王先先、华登的矛道林、连邦的苏启强、8848的王峻涛等人。
天使投资一般只局限在处于种子期的企业,投资额比较小,对项目的推断完全基于个人的感受。
天使投资的存在关于创新无疑是特不必要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专门多教授就曾经资助了众多的种子项目的成长。
我国富裕阶层差不多差不多形成,然而受这些富裕阶层自身素养和观念的限制,天使投资的观念没有形成。
因此,在近期以内来自国内的天使资金数量可不能专门大。
而大多数本地的企业家要获得国外的天使投资更是难上加难。
3 我国风险投资主流组织形式及案例分析由于我国的《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在制定时均未考虑584 / 1风险投资机制建立的相关问题,因此风险投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制找不到相应的法律适用,以致于有限合伙制目前在我国没能依法确立。
国内现有的风险投资公司在组织形式上无一例外都采纳了公司制形式,尤其是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公司,往往是以红头文件的方式发起成立,注册资金为财政拨款,要紧治理人员多为官员式的任命。
从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进展现状来看,许多政府投资设立风险投资公司(基金)扮演基金所有者角色,较少从事或不从事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而是招聘若干风险投资治理公司进行运作。
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将风险投资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已投资的风险企业交由投资治理公司进行精心培育,参与日常治理;风险投资公司(基金)则专注于投资的审核与决策、风险基金的募集、股本的扩张以及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债务比例。
缺点是风险投资公司功能弱化,而对投资治理公司的业务能力要求专门高,差不多与国外的风险投资公司所承担的功能相同,要求投资治理人兼具专业的技术背景、良好的企业治理能力、娴熟的资本运营技巧。
现以江苏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为例分析如下:江苏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于1992年7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注册资本3亿元,负责治理和运作"江苏省科技进584 / 1展风险基金",是省内首家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创业服务的专业性投资公司,也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之一。
至1999年底,公司共投资和扶持高新技术项目34项,累计对外投资总额达1.2亿元。
投资项目包括国家"863"打算项目、国家火炬打算项目、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并参与投资设立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提供有效服务。
2000年5月,原江苏鑫苏投资治理公司并入江苏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
原江苏鑫苏投资治理公司是一家专业性投资治理公司,成立六年以来,公司净资产年均增长率为43%,至1999年底公司净资产已达到1.8亿元。
在此期间公司先后进展了实业投资、证券投资、投资治理、投融资顾问等业务,积存了丰富的投资治理经验,同时召集和培养了一批金融投资和资本运营等方面的高素养专业人才。
资源整合后的江苏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达到了优势互补的目的,有效地实现了资金、治理、人才的强势组合。
目前公司已拥有各类专业人才32名,本科以上学历占职员总人数的75%,其中博士生1名,硕士5名,职员平均年龄30岁。
高素养的人力资源组成了勤奋务实、作风严谨、忠诚负责、精诚团结的治理团队,成为公司从事风险投资事业的坚实基础。
依照江苏省政府文件精神,江苏省科技进展风险基金将以基584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