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工艺设计(车间设计)

第三章 工艺设计(车间设计)



(4)车间布置。可用卡片将车间按车间面积比例分成8 等份, 在图纸上摆放车间。由表3 , 关系积分和最高的为 第5 部门, 要先安排, 即中间暂存部门。这样, 中间暂存 部门要放在车间的中间,
5

修整
从以上设计步骤的车间块状区划图可看出该车 间并不规则, 一是因为这只是草图, 不包括走廊 及其它公用工程; 二是该设计为理想状态设计.
有机堆肥分选发酵车间
80000
000 φ 20
000 φ 20
35000 4000 4000
24000
12000 4000
6000
18000
6000 10000
4500 5400 3600 20000 13000 4000 6000 6000 6000 6000
20000
16000 6000
6000
4)工艺对象专业化车间布置步骤


(1) 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知各单元操作所需面积和 单元操作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为各单元操作区 的面积。 例: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冲剂、片剂、胶囊)
片剂生产工艺流程
粉 碎 原 辅 料
过 筛 粘合剂
流化制粒
干 混 干 压 制 粒 整 粒 总 混
包衣
包装材料
配 料
压 片
环境区域划分




灭活疫苗是指将病原微生物通过化 学或物理方法杀死,使其失去毒力而 保留其原有免疫抗原性的生物制品 从活菌培养到死菌(无菌) 操作两个 不同的区域,为使灭活疫苗生产车间 活菌生产区和无菌生产区完全分开, 不产生因培养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的 交叉污染是车间设计的关键。 从人净系统、 空调净化系统 辅助工段(清洗工具、洁净衣的洗涤 等) ,设计成两个互不交叉、互不接触的 区域即活菌操作区和死菌操作区
≤25000(25)
注:对于空气洁净度为100级的洁净室内大于等于5微米尘 粒的计算应进行多次采样。当其多次出现时,方可认为该测 试数值是可靠的。
人员流动和物流设计
1)人员流动设计
车间人流主入口按照总图规划的要求位于厂房西北角的门厅。进入车间 生产区流入口有二套: (1)活菌操作区的人净入口位于车间的西北角,人员经换鞋、一更、洗手消毒、 二更进入10 万级区, 通过10 万级走廊经三更进入10000 级生产区。 (2)死菌操作区的人净入口位于间的东南角,人员经换鞋、一更、洗手消毒、 二更、缓冲进入10000 级区域,通过10000 级走廊经三更后进入100 级无菌 生产区
口服青霉素固体制剂车间
车间长621m ,宽25m ,为主体单层、局部二层的长方形厂房, 框架结构,柱网尺寸6 ×9m、6 ×7m ,底层高5.1m ,二层高 3.15m。
(1)厂房整体布置设计
(1)整体布置 以总体设计,考虑规模,工艺和厂区地形为依 据,决定车间的布置采用整体布置或分散布置. 防火,环境,卫生洁净级别等因素 充分利用室外和地形条件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4生产车间与其他车间的各工序要相互配合 为保证各物料运输通畅,避免重复往返,生产车 间与其他车间的各工序要相互配合。必须注意: 要尽可能利用生产车间的空间进行运输;合理安 排生产车间各种废料排出;人员进出口要和物料 进出口分开。 5必须考虑生产卫生和劳动保护 如卫生消毒、防蝇防虫、车间排水、电器防潮及 安全防火等措施。 6应注意车间的采光、通风、采暖、降温等设施。 7可以设在室外的设备,尽可能设在室外,上面可 加盖简易棚。
设备线性布置的常见方式
(三)单层建筑物内水平弯折形布置 原料
成品
(四)多层建筑内不同层次竖直与水平相混合的布置方式 提升 原料 品 成
车间平面布置图的内容






1、厂房建筑平面图注有厂房边墙轮廓线、门窗位置、 楼梯位置、柱网间距和编号以及各层相对标高。 2、设备外形尺俯视图和设备编号。 3、设备定位尺寸和尺寸线:设备离墙纵横间距,定出 设备中心位置一般定位标准是以建筑物中心作为定位基 准线的,设备管口方位及大小。 4、操作平台示意图,主要尺寸和台面相对标高。 5、吊车及吊梁的平面位置。 6、地坑、地沟位置、尺寸及地坑、地沟相对标高。 7、吊装孔、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 8、辅助室、生活室的位置、尺寸及室内设备器具等示 意图和尺寸。

2)物流设计


物流按生产工艺需要结合总图规划的要求设置两个出入口,即厂房南面偏 西的原辅料入口和东北面的包装材料及成品库的出入口 。 原辅料经外清间进入10 万级区进行培养基的配制、分装、灭菌,传入 10000级区进
生物制品(灭活疫苗) 车间
生物制品车间采用单层框架结构, 6 3m ×2 0m ,层高 5. 00m。车间内东端头设置空调机房、冷冻和配电,西端 头安排门厅、卫生间、纯水及蒸馏水制备间

行政生活部分:
办公室(行政,工艺和设备),更衣,浴室,卫生间

特殊用途部分:
注意: 制造业和流程生产的区别,前者多按加工 方法,后者按产品或中间产品.
菌苗车间
3)设计内容
1.
2. 3. 4. 5.
车间的规划设计(生产工段,生产辅助设施,行 政生活福利设施的平面和立面布置) 厂房(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整体和轮廓设计 设备的平面和立面布置 通道和物料输送设计 安装,操作和维修的平面和空间设计
16000 10000
6000 6000 24000
18000 21500
6000 6000 6000 10000 6000 78000 6000 6000 6000 6000 6000 6000
2500 4000 2500
6000
6000
6000 30000
6000
6000
15000
4500 4500
1
1 1 1 1 1 1
30-40kg/h

有 无
250L/批 70-150kg/批 200-500kg/h 300kg/批
有 有 无 有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旋转式压片机
高效包衣机 胶磨机 平板铝塑包装机 数片机 高精度塞纸机 自动旋盖机 铝箔封口机 自动贴标机 自动理瓶机 捆扎机
20000
9000
6000
6000
6000
6000
18000
6000
4000
6000
分选发酵系统立面布置
(2)车间的平面布置
1.
2. 1.
2.
厂房平面轮廓: 主要为直线型,规整,方便排列,通道,采光, 通风等 大型车间工序复杂:L型,T型,Π型 厂房柱网布置和厂房宽度: 优先采用建筑模数为3的柱网,柱距为3,6,9, 12,15,18米 车间宽度:6,9,12,15,18,24米,通风采光考 虑多层〈24米,单层〈30米。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按200万片一批计算)
工 段 工时(工) 4 3 3 6 20
制粒(粉碎、过筛、制粒、干燥、 整粒、混合) 压 包 装 片 衣 盒
铝塑包装(数片、瓶包装)
机修、电工 管理、仓管
总 工 时
2 28
66
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岗位设置 岗位定员
备注
空气洁净度等级表
等 级 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 ≥0.5微米尘粒数 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 ≥5微米尘粒数 ≤250(0.25) ≤2500(2.5)
100级
1000级 10000级
≤35×100(3.5)
≤35×1000(35) ≤35×10000(350)
100000级
≤35×100000(3500)
分 装
包 装
粘 合 剂
湿法制粒
干燥
润滑剂 崩解剂
内包装 材料

(2) 列关系重要程序分类表,将单元操作间的相对重要性 和关系密切程度如物料搬运,柔性,工作环境等定性因素进 行数字化,,重要程度高则数字大,反之则数字小,0为不相关.

(3) 根据上述作各部门的关系积分表。从部门间相互 关系的原因可得出相互间关系分值, 求出各部门的关系 分值之和, 即关系总分值; 根据关系总分值的高低来确 定各部门的排序, 关系总分值高的先排。如表3
流程布置形式


分为垂直分层布置与平面辅助输送布置 典型的垂直分层布置的特点
物料送上最高层,随流程工序依次往下层进行,利用物料的重力,完 成物料的转移。


典型的平面辅助输送布置
以流程的平面布置为基础,开发一系列专用的物料转移设备,使固体 制剂生产流程中各工序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流程通畅的目的。 垂直分层布置需要多层厂房,每层均需设置人净、物净系统, 以及流程联结的联系不便与管理等问题,平面辅助输送布置

优势已较明显。加上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物料转移设备经长期实践证 明方便可靠,一些与此流程相适应的工艺设备开发成功,平面
辅助输送布置已为国内外众多生产厂家所采用。
设备线性布置的常见方式
(一)单层建筑物内设备按水平在线式进行布置 原料 成品 原料1 成品1 原料2 成品2 (二)单层建筑物内设备按水平U型进行布置 原料
车间平面布置图的内容






1、厂房建筑平面图注有厂房边墙轮廓线、门窗位置、 楼梯位置、柱网间距和编号以及各层相对标高。 2、设备外形尺俯视图和设备编号。 3、设备定位尺寸和尺寸线:设备离墙纵横间距,定出 设备中心位置一般定位标准是以建筑物中心作为定位基 准线的,设备管口方位及大小。 4、操作平台示意图,主要尺寸和台面相对标高。 5、吊车及吊梁的平面位置。 6、地坑、地沟位置、尺寸及地坑、地沟相对标高。 7、吊装孔、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 8、辅助室、生活室的位置、尺寸及室内设备器具等示 意图和尺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