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舱锂电池运输应急处置

客舱锂电池运输应急处置

(事故电池不得原机带回)
处理后
练习
9
5000mAh/1000 × 7.4V
37 Wh
10
讨论:
某航班旅客登机时,一名旅客将 一辆电动折叠轮椅带进了客舱,如果 你是当班乘务长,会如何处理?参考 哪些相关依据?
锂电池、充电宝起火的特点
• 可能爆炸 • 火焰呈喷射状 • 容易死灰复燃
客舱内处置锂电池、充电宝起火/冒烟的设备
水灭火瓶对于锂电池起火的作用
锂电池运输现状介绍
近期中国民航充电宝自燃引发飞机火情事件
2015年8月7日,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仅5月内民航系 统就发生3起飞机火情,“肇事者”都是旅客随身携带的充 电宝。对此,旅客携带锂电池乘机或将面临更严格检查。 以上3起事件中自燃的充电宝额定能量均未超过100Wh,从 额定能量上符合旅客携带锂电池航空运输的要求。初步判 断,是由于充电宝本身质量问题导致锂电池内短路从而引 发锂电池自燃冒烟。
5月30日,海口飞深圳一航班在飞行过程中,一 名旅客携带的充电宝在行李架中冒烟,事件未造 成月29日凌晨0时15分左右深圳飞往巴厘岛的南航CZ6065航班即将落地前 ,一名旅客向正在巡视客舱的乘务员反映,客舱里有东西烧焦的味道。
这时,客舱内的焦煳味越来越浓烈,乘务员一边安抚旅客,一边寻找,终于发 现焦煳味来自48K座座椅下方的一个书包,打开书包一看,里面有一个正在给手机 充电的充电宝,充电宝已经发烫并发出很大的焦煳味。乘务员立即将充电宝放入冷 水冷却,防止充电宝继续发热发生自燃。
5月2日,沙特阿拉伯航空一航班(广州—利雅得 )在上客过程中,一名旅客放在钱包中的充电宝 自燃冒烟,机组连续使用4个机上灭火器将自燃 冒烟的充电宝扑灭。在处置过程中,由于充电宝 自燃并释放出刺激性气味,造成机上地毯局部烧 焦和部分机组人员身体不适,航班最终取消。
5月12日,哈尔滨飞厦门航班,一名旅客的充电 宝出现发热冒烟现象,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飞 机设备损伤。
发现
及时汇报 调整起火区域附近旅客
警告:不要从装置中取出电池
处理前
在装置上洒水 将装置放在原位,并监测重新发 火现象 如果再次冒烟或起火,继续灭火 观察并等装置冷却 (大约10 至15 分钟后)
处理时
警告: — 不要试图拿起或移动装置 — 不要将装置盖住或对其进行包裹 — 不要使用冰或干冰冷却装置
在容器中装入水(或其他不可燃液 体),将装置浸泡在里面 在剩余的飞行时间里对装置及其周 围区域进行监控
案例1:
某航班平飞后,一名旅客在使用自己的平板电脑时发现设 备过热,导致无法继续使用。这时一名乘务员走了过来,该旅 客立即向该乘务员叙述了该情况。如果你是当时这名乘务员, 会如何处理?
案例2:
某航班平飞后,一名公务舱旅客在使用自己的平板电脑时 不慎将设备掉落在全封闭式座椅内,该旅客随寻求乘务员的帮 助。如果你是当时这名乘务员,会如何处理?
关于切实做好旅客携带锂电池乘机 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201378号)
额定能量是在规定条件下,电池芯或 电池所能提供的由厂商标明的能量值 其单位是瓦特小时。功额率定=能电量流=电×量电×压电压
1 Ah =1 mAh/1000
Wh = Ah×V
瓦特小时= 安培小时× 伏特
Lithium Polymer Battery
案例3:
某航班平飞后,一名旅客在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时,该 设备突然起火。周围旅客发现后立即向乘务员寻求帮助。如果 你是当时这名乘务员,会如何处理?
案例4:
某航班平飞后,乘务员巡视客舱时发现行李架冒烟,经检 查确认是笔记本电脑突然起火。如果你是当时这名乘务员,会 如何处理?
处理流程:
真确的选择灭火设备 穿戴防护设备 切断电源
2015年8月29日01时12分,航班安全降落在印尼巴厘岛机场,机组人员将该旅 客交由地面工作人员处理。
各类锂电池设备介绍
锂电池航空运输规范
旅客和机组个人使用的装有额定瓦特小时部超过100WH的锂或锂离子 电池或电池组的小型消费电子装置(如:手表、照相机、手机、计算 器、笔记本电脑等)。 旅客和机组个人使用的小型消费电子装置(如:手表、照相机、手 机、计算器、笔记本电脑等)备用的额定瓦特小时不超过100WH的电 池必须采取防短路措施以免短路。 额定瓦特小时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锂离子电池可作为备用电 池在手提行李中携带,或者在交运行李和手提行李中放在设备中。每 个人可携带已采取防短路措施的备用电池数量部不应超过2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