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苦参碱农药说明书

苦参碱农药说明书

苦参碱农药说明书篇一:苦参碱的用途——小麦田杀虫剂苦参碱的用途——小麦田杀虫剂临床药用1、利尿作用苦参作为药用植物,在我国据文字记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功用具有清热、利尿、杀虫、祛湿等功效,同时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等多种作用。

2、抗病原体作用煎剂在试管中,高浓度(1:100)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煎剂(8%)水煎剂在体外对某些常见的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苦参碱注射于家兔:发现中枢神经麻痹现象,同生痉挛,终由呼吸停止而死。

注射于青蛙:初呈兴奋,继则麻痹,呼吸变为缓慢而不规则,最后发生痉挛,以致呼吸停止而死。

其痉挛的发作系起因于脊髓反射。

4、氧化苦参素碱的抗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效应氧化苦参素碱在体外和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对HBV有强有力的抗病毒活性,在人体内同样具有抗HBV作用,已有不少的报道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农业方面的应用在农业中使用的苦参碱农药实际上是指从苦参中提取的全部物质,叫苦参提取物或者苦参总碱。

近几年在农业上广泛应用,且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

主要防治各种松毛虫、茶毛虫、菜青虫等害虫。

具有杀虫活性、杀菌活性、调节植物生长功能等多种功能苦参碱作为生物农药的特点:首先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具有特定性、天然性的特点,只对特定的生物产生作用,在大自然中能迅速分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其次苦参碱是对有害生物具有活性的植物内源化学物质,成分不是单一的,而是化学结果相近的多组和化学结构不相近的多组的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第三,苦参碱因为多种化学物质共同作用,使其不易导致有害物产生抗药性,能长期使用。

第四,对相应的害虫不会直接完全毒杀,而是控制害虫生物种群数量不会严重影响到该植物种群的生产和繁衍。

这种机理和在化学农药防护副作用凸显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得出的综合防治体系中有害生物控制的原则是十分近似的。

综上四点可以说明苦参碱与一般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有着明显区别,是十分绿色、环保的。

绿禾宝的麦霸就是例证以苦参碱为有效成份的小麦田杀虫剂。

效果最好的小麦杀虫剂 - 麦霸连续畅销十年销量突破100万件麦霸倾力打造小麦田杀虫剂第一品牌商标证号:ZC 6329642温度不影响一喷立马光害虫全都杀无效俺赔偿产品特点:对害虫具有广谱、高效、触杀、和内吸作用,打破温度障碍,长效,彻底杀虫防治作物:小麦、玉米、棉花、水稻等防治对象:麦蜘蛛,蚜虫、吸浆虫、麦叶蜂、蓟马等使用方法:稀释1000-1500倍,均匀喷雾产品规格:150ml×20瓶 200ml×20瓶 200ml×40瓶300ml×20瓶 450ml×20瓶篇二:苦参碱德威蚜虫、蓟马、稻飞虱分子式:C15H21N2O,分子量:248.36(按199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

苦参提取物外观为稳定的褐色均相液,无可见的悬浮物和沉淀物,易燃,无腐蚀性,在弱酸中性介质中稳定。

蒸汽压:1.5×10-9pa 。

熔点为:7boc 。

pH值5.0-7.0。

Lpso 急性经口毒性:大鼠急性径皮半数致死量 (LD50)均大于5000mg/kg, LD50急性经皮毒性:大鼠急性径皮半数致死量(LD50)均大于XXmg/kg。

毒性等级为低毒。

原药对家兔眼刺激积分指数(I·A·O·I)为0.1,眼刺激的平均指数(M·I·O·I),48小时后为0,按眼刺激性分级标准评定为无刺激性,对豚鼠的致敏实验结果为0,属弱致敏性物质,对人、畜和鸟类无三致(致残、致畸、致突变)对生殖无毒性,对鱼及水生物的作用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对蜂及野生物的作用效果无明显有害的影响。

生态环境评价为环保型,属无残留低毒农药产品。

持效期大于10天,效能大于90%。

二、苦参总碱的生物活性及特点1.杀虫活性苦参碱是苦参提取物中的一种生物碱,我们通常所指的苦参碱农药产品实际上是指从苦参中提取的全部活性物质,把它叫做苦参总碱,简称苦参碱。

苦参碱防治农业和卫生害虫的报道已有不少记载,氧化苦参碱对菜青虫、黄掌蛾和榆蓝叶甲有强触杀作用,对桃蚜、萝卜蚜、梨二叉蚜、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苦参碱对小菜蛾低龄幼虫,茶黑毒蛾防效明显。

Mateudnk等研究苦参及其衍生物对松材线虫活性时发现,苦参碱杀线虫时活性较弱,而槐果碱和槐胺碱具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

苦参总碱比苦参碱单碱防治效果好,苦参碱混剂比苦参碱单剂防治效果好。

苦参碱与阿维菌素复配后有显著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是阿维菌素单用的1.3-3.1倍。

与噻嗪酮混配,速效性更明显。

迄今为止,报道苦参碱能防治蔬菜上菜青虫、菜蚜、瓜蚜、螟虫、瓢虫、甜菜夜蛾、黄条跳甲、小菜蛾、蓝叶蛾、韭蛆,果树上的天慕毛虫、舟型毛虫、刺蛾、尺蠼、红蜘蛛蜡蚧、金龟子、蝽象等,粮食作物上粘虫、小麦吸浆虫和蝗虫等多种害虫。

苦参碱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忌避、拒食、绝育、干拢脱皮、麻痹神经中枢系统,虫体蛋白凝固、虫体气孔堵死,害虫窒息死亡等生物活性。

靶标大,多点位追杀,能抑制抗药性的产生,对已经产生抗性的害虫仍有很强的活性。

2.杀菌活性苦参碱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苹果炭疽病、番茄灰霉病菌丝生长和病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测定野靛碱、槐胺碱、苦参碱、槐果碱和槐定碱均有抑菌活性,其中槐果碱和槐定碱抑菌活性较强,远高于百菌清,苦参碱活性与百菌清无较大差别,而且高于甲基托布津。

此外还有报道苦参碱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致植物枯萎病的尖镰孢蓖,致立枯病的丝核菌,致叶斑病的葡萄饱菌等7种真菌均有显著的抑菌作用,从苦参中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降苦参酮,苦参酮,苦参醇,5-O甲基苦参醇C,L-高丽素以及三豆柴檀苷对茄属丝核菌,梗柄皮伞,范特波里氏腐酶,禾生腐酶、瓜果腐酶等草坪致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此外,苦参提取物对蔬菜上的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和疫病具有抑制作用。

马志刚报道从苦参根中分离得到一种32kd凝集素蛋白(SFL),SFL达到31U时对棉花枯萎病菌丝受到抑制,SFL达到93UG以上时,对棉花枯萎病菌菌丝的发育完全停止,此凝集素蛋白对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瘟病菌的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上述可以看出,苦参的杀菌活性性成分既能抑制菌体的生物合成,又能影响菌丝体的生物氧化过程,而且杀菌谱较广,对真菌、细菌、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杀菌机理是抑制菌体生物合成,影响菌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3.刺激植物生长功能苦参碱提取物对植物有明显的刺激生长功能,如苦参碱处理分离体黄瓜子叶鲜重和干鲜重随苦参碱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黄瓜叶片子叶鲜重这一生理效应与激动素相似,但激动素处理的叶片干重显著下降。

另外随苦参碱浓度增加,总叶绿素含量下降,但光合放氧量显著增加;苦参碱还能促进黄瓜子叶叶柄基部的生根作用,生根数量多超过对照70.2%,同时也促进根系生长。

苦参碱处理小麦旗叶后,处理组叶片蔗糖含量为对照的1.4倍左右,明显高于对照,这大概是苦参碱提高蔗糖酸合成酶的活性,降低酸性转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蔗糖的含量,旗叶中蔗糖60%—70%运输到穗,这对穗的发育和籽粒干物质的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苦参提取物中的氨基酸类、脂肪酸类等物质能快速被植物所吸收,补充植物营养元素,增强植物抗逆性;苦参提取物中皂甙类化合物对植物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三、苦参提取物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及作用1、生物碱类主要成份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27种生物碱。

⑴对昆虫具有麻痹神经中枢和抑制呼吸的功能。

⑵对真菌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能力。

2、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能增加植物色素,提高果实色泽,还对病菌菌丝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对虫害有驱避作用,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侵袭和光照的损伤,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刺激植物生长。

同时,它还是一种理想的对植物有害金属螯合剂和还原剂,可吸收有机或无机金属离子,将其还原成金属。

如对因长期过量使用代森锰锌等化学农药造成的金属离子过量积累而对使树体造成的危害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3、脂肪酸类化合物⑴为生物体储存或提供能量,特别是能提高种籽发芽率。

⑵依附在植物表面后能增加植物表层腊质层,对果实具有涂腊增光,净化果面,提高果品光洁度之功能。

4、氨基酸类⑴为植物提供氮营养物质,贮存能量。

⑵对害虫具有驱避、拒食、胃毒和抑制神经中枢系统等生物活性。

⑶对病害菌丝具有抑制作用。

⑷在植物表面具有良好的乳化和去污功能,保持植物表面的清洁。

5、多糖类化合物⑴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果面光洁度,增加干物质积累。

⑵补充营养,增强作物免疫力,是植物免疫力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6、皂苷类化合物⑴具有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提高药液在植物表面的渗透、乳化功能,可改变药液理化性状,提高药效。

⑵对昆虫和软体动物有极强的胃毒作用。

⑶对细菌、真菌有抑菌作用,抗真菌能力强,主要机理是破坏细胞膜,即在膜上形成小孔从而破坏膜的完整性。

⑷能增加粒细胞,激活内源激素,加速原生质流动和转化,对植物有较强的免疫功能。

⑸可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

7、水溶性胶增加药液在植物表面的粘着性,使药液粘着力强,耐雨水冲刷,药效持久,进而使农药发挥更好的作用,达到农药增效,提高利用率的目的。

8、脱落酸(ABA)六大天然植物激素之一,世界公认的抗逆免疫物质,对帮助作物抵抗低温、干旱、病虫害,对人类开发和利用中低产田、盐碱地,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及植被恢复、重建植树造林等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四、苦参碱的特点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的有效成分是植物体组成成份,具有植物成分的性质规律。

从进化角度看,某种植物与相应的有害生物种类相互制约、彼此依存、协同进化,可能已有亿万斯年历史,植物源农药有效成分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这些背景必然导致植物源农药有如下特点:首先,植物源农药的有效成份是某种植物为了种群生存繁衍而防范其它生物(包括植物病源微生物、病源线虫、植食性昆虫、螨类、软体动物,植食性兽类,其它植物等)。

当然,也包括植食性软体动物及其人科物种)的威胁侵害所产生的一种内源化学物质,植物源农药的最重要的特点即与生物农药一样,源于天然,与环境相容,可在环境中降解或代谢为简单的天然化合物,它的有效成份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在环境中消解的最终产物即为二氧化碳和水,这在化学合成中极为少见。

施用的化学合成农药基本上是环境的外来物质,在环境中往往不易迅速消解,甚至持久滞留。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中,一般都明确规定可以施用如苦参碱这样的植物源农药。

种植业产品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一般也不会对植物源农药设限,因其有效成分本身就是植物的成分。

其次,苦参中对有害生物具有活性的植物内源化学物质,象很多其他成份一样,往往不是单一成份,而是化学结构相近的多组和化学结构不相同的多组成份,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