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科技工作计划

学校科技工作计划

学校科技工作计划篇一:学校科技工作计划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我校科学普及工作,提升科技教育质量,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并规范我校科普教育的管理。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与能力;使学生逐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方法。

工作要点:一、抓好组织管理,培养骨干教师成立科技领导小组,构建由校长室、德育处、课程管理部成员以及科技骨干教师组成的管理网络,对各项活动认真组织落实,抓好抓出成效,使学校科技方面的活动开展得更为活跃、有效。

注重科技培训和科普工作研究,强化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校本培训网络,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能配备动手能力强、勇于创新的教师担任科技特色项目的指导教师;有一支稳定的科技骨干教师队伍。

二、抓好环境建设,创设科技氛围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做好科技主题的校园环境布置工作:设立科普知识画廊;开辟并布置好科技制作室、作品陈列室。

在校园的环境布置上营造科普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

在校园网上开辟科技专栏,宣传科技知识,使其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又一个阵地。

三、开展科技节活动,全面推进学校的科普宣传和科学教育根据学校工作的统筹安排,在20XX年11月份举行学校科技节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把科学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各项活动之中,努力把我校科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科技节活动要点:1、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展览活动。

利用学校橱窗开展科普图片展览;利用各班黑板报、每天的晨会课普及科学知识;利用学校广播普及科学知识……多渠道、多形式地在师生中倡导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在师生中开展学校科普征文赛3、组织开展相关的绘画、小制作、三模等项目的比赛。

注重校园科学创新文化的积淀与创建,注重办学优势资源整合,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的人文环境和氛围。

重视相关学科与科技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科技实践活动。

设计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的校外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学习从“教室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广泛延伸,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为配合每学年的科技督导相关要求,着力加强科技社团建设,本学年在上学年13个社团基础上,本学年充分利用师资,将科技社团增加到35个,吸纳更多附小科技爱好者进入社团,扩大受益面!并在期初就做好资料收集的相关工作。

五、在创造发明上争创科技新亮点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培育创新人才要从小抓起,但近两年,创造发明是我校的一个弱项,因此,本学年学校对创造发明教育要格外重视,配备优秀的科技辅导员来进行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方法,使学校的创新教育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一个新亮点。

学校的科技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方面,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广大青少年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

要敢于开拓,大胆创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前人,勇攀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

”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以多种形式推广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探究能力。

篇二:学校科技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若干意见》和“科教兴国”战略目标为指针,认真落实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从而有力地促进科技的普及,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改革,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世纪人才,在全校师生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二、工作任务:1、继续做好学校科技普及工作。

科技教育不单是在科技活动中讲授知识,它是与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因此,要求各任课老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特别是自然、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积极利用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技活动,使科普工作紧贴于学科教学。

2、着力重视科技环境创设。

今年学校要把校园建成科技文化园。

要通过合理利用开发校园空间,让学生走进校门,就强烈地感受到知识的熏陶。

3、认真组织科技活动。

积极利用“科技创新周”,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科技比赛,并认真落实今年上级组织的各项省市级科技比赛。

三、具体工作:㈠强化领导,健全机构,充分认识科技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由教学校长李校长亲自分管科技教育,成立以科学组、科技辅导老师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订详实的科技活动系列活动方案,每班都配一名理科教师作为科技辅导员,认真组织日常的科技活动,同时依托学科,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课堂上增加科技含量,强化科技实践能力,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科学、计算机、科技活动、劳技、综合实践活动等课中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层层落实,定期检查,评比与奖励,在全校形成浓厚的科技氛围。

㈡创设环境,建立共识,浓厚科技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为此学校要把校园环境建设、创设科技教育氛围作为一种重要的科技教育手段摆上重要位置。

1、加强校园建成。

把校园建设成花园。

绿树成荫、果实飘香、花草植被、郁郁葱葱,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然中的各种花卉草木及其科目属性,增长自然知识意识。

2、重视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针对孩子们存在的不同心理障碍,在校园内布置科技橱窗和科技走廊,各班布置科技角,设立“科普园地”栏目,校广播台开设“科技广角”专栏;定期举办科技讲座,聘请校内外有经验的老师,讲授创造思维和方法,用科学知识分析身边的自然现象。

3、认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校本课程。

4、开放学校的活动馆式。

今年,学校将在原有实验室、劳技室等基础上专门筹建科学馆,为学生科技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为更自主地引导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学校在星期四开放图书馆、多媒体机房、科技馆等科技教育设施,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实验室、劳技室,用足、用好这些设施及设备。

㈢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

四、主要工作安排:二月份:制定科技教育活动计划。

三月份:各科技兴趣小组开班。

四、五月份:组织学生参加市青少年科普知识既创意动手做竞赛。

六月份:武昌区首届中小学科技活动大赛既汉字录入竞赛。

九月份:检查假期科技创新方案设计,选出好的作品,进行表彰。

十一月份: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竞赛准备。

十二月份:参加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竞赛篇三:学校科技工作计划科技教育是提高学生科技素质,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活动是培养少年儿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学习科学热情的有效载体。

本学期,我们将迎来校园科技节十周年的盛典,借此我们将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为广大学生搭建展示科学素养的舞台,让更多有科技天赋的学生在活动中涌现,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现将本学期科技工作分成科学教学、校园科技活动和校外科技活动三块内容制定计划如下:一、科学教学1、上好科学课2、做好实验教学工作3、做好仪器管理工作二、校园科技活动1、营造科学氛围(1) 植树节宣传活动给树挂牌,认识校园里的树,爱护小区里的花草树木。

(2) 在红领巾广播站开辟科技信息栏目2、办好第十届校园科技节——传承“严谨、细致、耐心”的科学精神(1) 开幕式请市科技工作相关部门领导及学校领导出席并讲话。

观看第一批植物挂牌及第二批植物介绍词征集短片。

观看科教影片或听科技讲座,主题为传承“严谨、细致、耐心”的科学精神。

根据讲座或影片内容完成相关知识的答卷一份。

(家校联合)(2) 风筝比赛(3月中旬)每班两名,并组织团员青年教师的风筝比赛。

(3) 科技藏品展(每班若干藏品,2位学生)各班以实验桌为展示台,在校园天井展示同学们家中自制或购买的各种标本模型、益智玩具、工艺品等藏品。

并选派两名同学进行现场解说或操作。

(4) 实验操作比赛——比比谁更“严谨、细致、耐心”定时举行班级竞赛,在班级选拔赛的基础上进行全校竞赛,要求人人参与。

分年段安排不同难度的实验内容。

(5) 小发明、小论文比赛(中高年级)(6) 第二批校园植物介绍词征集(7) 闭幕式观看本次科技节各项活动内容回放:1、风筝比赛2、开幕式3、科技藏品展4、实验操作比赛5、小发明小论文评比对所有活动的获奖选手进行颁奖。

三、校外科技活动1、参加奉化市第21届风筝比赛(3月30日)2、参加奉化市第24届海陆空模型比赛(5月25日)3、组织参加第二十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创造发明作品、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论文)4、参加宁波市中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报名2月底结束)5、组织参观宁波美术馆的“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

(1月18日~4月18日)6、辅导员报名参加宁波科技创新讲座。

(报名3月底结束)7、参与全国科普宣传周活动。

8、参加宁波市科技辅导员教学论文比赛。

(9月底前上交)9、参与宁波市计算机教师程序设计培训。

10、参加宁波市暑期海陆空模型培训夏令营。

(无需住宿费培训费,报名5月底结束)11、争取参加第三届宁波中小学生科技节开幕式,展示科技教育成果。

(9月下旬)篇四:学校科技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在城北小学科技教育在学校领导、全校老师以及社会各单位的全力支持下,曾有过辉煌的过去。

学校在丰富校园科技文化的内涵,推进了学校科技教育特色的发展,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被评为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宜兴市a级特色学校,省科技教育先进单位、科技教育研究课题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科技教育校本教材获宜兴市、江苏省一等奖。

学生在无锡市航空模型、全国航海模型、无锡市科学实验、江苏省科技创新大赛中都曾获取过各类奖状。

学校发表的学生科技小论文曾出刊了3本《科苑新星》……但学校科技教育因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这几年进展不大。

本学期在上级单位的支持下,建成了学校生态科技馆,这无疑将再次成为我校科技教育发展的强心剂,我们将有信心在大家的努力下在1-2年内成为宜兴市2a级特色学校,对照学校科技教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1、科技教育氛围还不够浓厚2、科技教育项目还不够鲜明3、科技竞赛的成果还不够丰硕二、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紧密依托区域内有效整合的各种科技教育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各方的工作积极性,全方位、多渠道的实施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工作目标1、注重学校科技教育的四个结合:即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师资培养相结合、与社区文明,社区教育相结合,建立开放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立体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