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之经济周期(精品PPT课件共46页)
宏观经济学之经济周期(精品PPT课件共46页)
当价格是粘性时,产出取决于产品与服务的需求。需求又要 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各种变量的影响。
9
价格粘性如何影响经济运行可以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来解释。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类似于单一产品的供求模型,但总供 给与总需求模型会考虑许多市场的相互作用。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大多数经济学家用来解释经济活动围 绕其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的模型。
第八章 经济周期
前面几章我们建立了解释长期中经济行为的理论。这些理论 是建立在古典二分法基础上的,即假设实际变量(如产出 和就业)不会受到名义变量(如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变 化的影响。虽然古典理论在解释长期趋势方面有效,但却 无法解释短期的经济波动。
在过去50年间,美国经济按实际GDP衡量的生产每年增长 3%左右。但有些年份不得不消减生产,解雇工人,闲置 产房。如果这种收入减少和失业增加较为缓和,这一时期 称为衰退(recession);如果较为严重,就成为萧条 (depression)
极端情况:假设物价水平是固定的,用水平的总供给曲线来 代表这种情况。
29
P
B
A
SRAS
Y
货币供给的减少使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经济的均衡从A点 移动到B点。由于短期中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所以,总需 求的减少使产出水平下降。
30
8.4.4 为什么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宏观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种说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的理论。虽然每一种理论在细节上不同,但他们具有一项 共同的内容:当经济中的实际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 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
5
事实3 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当实际GDP减少时,失业率上升。失业率从未达到零,反而
是围绕5%或6%左右的自然失业率波动。 回想: 奥肯定律(Okun’s law):失业率的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下
降相联系。失业与实际GDP的负相关关系。 实际GDP的百分比变动=3%-2*失业率的变动
6
8.2 的移动:政府对物品与劳务购买的增加(增加 对国防或高速公路建设的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政府对物品与劳务购买的减少(消减国防或高速公路建设 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净出口引起的移动:在物价水平既定时,增加净出口支出的 事件(国外经济繁荣、投机引起的汇率下降)使总需求曲 线向右移动。在物价水平既定时,减少净出口支出的事件 (国外经济衰退,投机引起的汇率上升)使总需求曲线向 左移动。
23
8.4 总供给(AS)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产品与服务供给量和 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企业生产并销 售的物品与劳务的量。
24
8.4.1 长期: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古典模型中得出长期总供给曲线 LRAS
P
AD1
AD2
Y
25
在长期中,产出水平是由资本量与劳动量和可获得的技术决 定的,它不取决于物价水平。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货币供给的减少使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经济的均衡点上升。 由于总供给曲线在长期是垂直的,所以总需求的减少影响 物价水平但不影响产出水平。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满足了古典二分法,因为它意味着产出水 平不取决于货币供给
26
8.4.2 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预期了一个经济长期中所生产的物品与劳 务量,所以,它也说明了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长期生 产水平又称为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产量。或自然产量率, 因为它表明失业为其自然率或正常率时经济中所生产的东 西。自然产量率是经济在长期中所趋向的生产水平。
劳动变动引起的移动:一个经济中移民的增加使工人的数量 增多了,因而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也增加了。长期总供给 曲线向右移动。此外,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还取决于自 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自然失业率上升,长期总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27
资本变动引起的移动: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增加提高了生产率, 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结果,长期总供给曲线 将向右移动。注意:无论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都能提 高经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1
8.1 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且无法预测的 经济中的波动通常称为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没有规律,而且
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
2
3
事实2 大多数宏观经济数量同时波动 实际GDP是最普遍地用于监测经济中短期变动的一个变量,
因为它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最全面的衡量指标。实际GDP既 衡量了某一既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也衡量了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
35
8.5 稳定政策
整体经济的波动来自总供给或总需求的变动。经济学家把这 些曲线的外生变动称为对经济的冲击(shock)。使总需 求曲线移动的冲击称为需求冲击(demand shock),而 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冲击称为供给冲击(supply shock)。
17
总结:三个原因说明了为什么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与劳 务的需求量
1 消费者更富有了,这刺激了消费品需求 2 利率下降,这刺激了投资品需求 3 通货贬值,这刺激了净出口需求
18
8.3.3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是在货币供给给定的条件下画出的。即对于一个 给定的M值,P和Y可能的结合。
如果美联储减少货币供给,数量方程式MV=PY告诉我们, 货币供给减少引起产出名义值PY同比例减少。对任何一 种给定的物价水平而言,产出越低,对任何一种既定的产 出而言,物价水平越低。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内(左)移 动。
32
粘性价格理论 该理论强调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
是缓慢的。这种缓慢的价格调整,部分是因为调整价格要 付出成本(菜单成本)。例如,经济中出现了未预料到的 货币供给紧缩,这将降低长期中的物价总水平。如果企业 不愿意降低价格而保持高价格,则将减少销售,销售的减 少又会引起生产和就业的下降。
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取决于经济状况,特别是物价 水平。因此,想了解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必 须考察物价水平如何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需求。
14
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提高了货币的真实价值,并使消费者更富有, 这又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消费者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与 劳务需求量更大。相反,物价水平上升减少了货币的真实 价值,这又减少了财富、消费者支出以及物品和劳务的需 求量。这是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一个原因
错觉理论 根据这种理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对自己
出售产品的个别市场发生的变动的看法。由于短期的错觉, 供给者对物价水平的变动做出了反应,这种反应引起了总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例如,种小麦的农民注意到他们 作为消费者购买的许多物品的价格都下降之前注意到小麦 价格下降了,他们可能推知小麦的报酬暂时降低了,他们 的反应可能是减少他们所供给的小麦。
8.2.1 短期与长期的差别
短期与长期之间的关键差别是价格行为。在长期中,价格是 由伸缩性的,能对供给或需求的变动作出反应。在短期中, 价格在以前某个水平上是粘性的。由于短期中的价格行为 与长期不同,所以,经济政策在不同时间范围内有不同的 影响。
7
考虑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的差别
如果货币供给减少,在长期货币供给影响名义变量,不影响 实际变量。货币供给减少使所有价格下降相同的百分比, 实际变量仍然相同。即货币供给的变动不会引起产出或就 业的波动。
4
事实上,对于监测短期波动而言,用哪一种衡量指标来观测 经济活动实际上无关紧要。大多数衡量某种收入、支出或 生产波动的宏观经济变量几乎是同时变动的。当真实GDP 在经济衰退中减少时,个人收入、公司利润、消费者支出、 投资支出、工业生产、零售额、住房销售额等也都减少。
虽然许多宏观经济数量同时变动,但它们波动的幅度并不相 同,在经济周期中投资支出的变动最大。
19
P
AD1 AD2
Y 减少货币供给的影响
20
如果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M增加将引起PY增加,对任何一 种给定的物价水平而言,产出越高,对任何一种既定的产 出而言,物价水平越高。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外(右)移 动
P
AD2
AD1 Y
货币供给的波动并不是总需求波动的唯一来源。货币流通 速度变动,也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33
8.4.5 从短期到长期
P
LRAS
SRAS
AD
Y
在长期中,经济处于长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 由于价格调整到这个水平,短期总供给曲线也相交于这一点。
34
P B
LRAS A SRAS
C
AD
Y
经济开始时在长期均衡的A点。也许是由于货币供 给减少引起的总需求的减少使经济从A点移动到B, 这时产出低于其自然水平。随着价格下降,经济逐 渐从衰退中复苏,从B点移动到C点
15
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
物价水平越低,家庭为了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与劳务需要持 有的货币就越少。因此,当物价水平下降时,家庭会通过 把一些钱借出去来试图减少货币持有量。这将降低利率 (?),低利率又会增加对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二个原因:物价水平下降降低 了利率,鼓励更多的用于投资品的支出,从而增加了物品 与劳务需求量。相反,物价水平上升提高了利率,减少了 投资支出和物品与劳务需求量。
16
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
美国的物价越低,美国的利率就越低。一些美国投资者通过 在国外投资而寻求更高的收益。这就增加了外汇市场上美 元的供给,引起美元贬值,美元贬值说明美国的物品相对 价格更便宜了将有利益于出口。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三个原因。当美国物价水平下 降引起美国利率下降时,美元在外汇市场上的真实价值下 降了,而且这种贬值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 品与劳务需求量。
31
粘性工资理论 根据这种理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名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