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图书馆问题现状与变革之路
摘要:我国党校图书馆现存很多问题,概括来讲有资金短缺、人员配置不合理和服务不周等方面。
这些问题困扰着党校图书馆的管理者也钳制了党校图书馆未来的良性发展,所以亟待解决。
解决这些问题要从管理理念上、硬件上和服务观念上全面入手,让党校图书馆重新焕发生机。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改革
党校作为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机构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阶级斗争战士大本营的作用,而党校图书馆的作用近似于大本营中的武器库,战士们可以不断地在其中汲取战斗的力量,其关键作用可想而知。
党校的学员不光要通过有计划地学习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承担着党的建设理论的研究,所以图书馆成了学院进行学习和科研的第二课堂。
与党校教育的重要性相反的一个现实就是:党校图书馆目前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尚不能满足《中国共产党党校图书馆规定》中要求的“省级以上图书馆要逐步建成有党校特色的文献、检索、研究和服务中心,成为本地区、本系统乃至全国文献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地市以上党校图书馆应成为本地区、本系统党校文献及服务基地,并逐步联合,形成馆藏结构合理。
管理科学规范、服务手段先进、服务全国的党校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因此,全面了解这些矛
盾产生的根源,缓解和疏导这些矛盾,寻找有效的方法对党校图书馆软件和硬件的配置上加以改良是当务之急。
针对党校图书馆发展现状来看,其面临三组尖锐矛盾,分别是:图书采购需求与经费不足的矛盾;高新信息化技术管理要求与低素质馆员之间的矛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求知热情与冷漠低质服务之
间的矛盾。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党校图书馆经费不足问题。
党校的领导普遍不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尽管党校的教育口号是“教学是关键、理论是前沿、图资是基地。
”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另一番景象。
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经费不足。
各党校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在教育建设上,但在图书馆的投入上确实显得十分抠门。
《中国共产党党校图书馆规程》中规定的“图书馆的文献购置经费应不少于党校总经费的百分之八”这个数目往往不能到位,有些党校降到5%,甚至有些党校连1%的经费也不给图书馆。
再有就是有些党校根本不设专门的图书馆,而是把图书馆职能依附在如组织部或宣传部等部门的管理之下,这样的图书馆建设经费和图书采购经费的来源自然要看其他部门的脸色了。
缺乏经费或干脆就没有经费,这让党校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上捉襟见肘。
由于受近期图书价格飙升的冲击,使一些经费匮乏的党校图书馆在无奈之下不得不舍卒保车,为保证期刊的订购量二压缩专业文献的订购种类和数量。
虽然期刊具有学术的前沿性但缺少了
专业理论和文献类的书籍就是舍弃了理论学术之根,缺少原始文献的阅读会让人对前沿的理论产生困惑,即使是做研究也会缺乏深度。
有的馆多年不购置新书,新旧图书断层现象十分严重。
这一切都会导致图书馆读者群体的流失,让已经很不景气的图书馆更加雪上加霜。
2.图书馆馆员素质和管理系统升级问题。
我国的党校图书馆建立于起步均较晚,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组成来自党校的不同部门,在图书管理的专业素质上良莠不齐,加之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缺乏,科技装备不足,以及部分馆员不思进取,没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上进心,因此形成图书馆的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党校图书馆的工作形式化。
从图书馆员自身素质欠缺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科技觉悟不够,对科研、教育等所需要的信息不具备选择能力,消化学习能力,对新知识新信息缺乏敏感性,无法判断出有关的重点信息并及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信息获取能力不强,无法运用现代科技获取有效即时的信息,并能效筛选和处理相关的信息,主要的获取渠道仍然停留在报刊,印刷类出版物上,使用数字文献能力薄弱。
以上诸多问题充分说明了党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升级刻不容缓。
系统升级可分为两方面,一是人员素质的提高,二是管理设备的升级。
由于党校教育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具备较高的专业
素养,也要求党校图书馆要以先进的数字化的设备与海量信息承载力保证党校教育的先进性、专业性、教育性与指导性的作用。
从党校发展现状存在的两方面主要问题来看,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着手。
第一:切实保障党校图书馆资金与硬件设施的配备,要与其他兄弟学校加强沟通合作,进行馆藏的宏观调度分配。
这种馆际合作可以增加文献信息的数量,充足的文献资料是党校图书馆赖以存在和实现自身价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因为目前大部分党校图书馆的采购经费短缺,新书很少购进,原有的馆藏大部分老旧过时,这样的图书馆已不能满足党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需要,要缓解党校图书馆这种窘境,应当通过宏观调控、科学调配和联合办馆的途径来解决。
具体来说就是将一个省、市的所有党校馆藏进行宏观统计和调配,形成一个通过科技手段相联系的大馆。
第二:保障图书馆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及普通馆员的培训,在馆员培养方面要向省市级大型正规化图书馆学习借鉴先进的管
理运营经验,改变以往党校图书馆用人方面近于养老院或教师家属安置点的局面。
党校图书馆馆员的总体素质不高的原因还在于用人不当,缺少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现有的馆员学历较低,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人很少,研究生以上学历几乎没有。
这就造成图书馆只能死板重复固有的借书还书的模式而不能在管理和运营上有创新
和突破。
第三:加强党校图书馆社会化的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领域开设便民服务。
党校图书馆要焕发它的活力就必须改变传统那种单一的服务方式,以往读者对象仅局限于党校内部的教师和学生。
这就造成服务对象单一,图书利用率不高,影响力小的局面。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服务方式已难以吸引读者。
所以必须改变服务理念,让党校图书馆走上面向社会开放、持续发展的变革之路,这也是党的教育理念的一种践行。
(作者单位:中共锦州市委党校)参考文献
[1] 戴莉:党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2] 王东闽:党校图书馆服务于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