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煤集团目录前言 (I)第1章简介 (1)1.1性能特点 (1)1.2全液控换向技术 (1)1.3操作规程 (2)第2章输出能力 (4)第3章如何选购 (5)3.1技术参数 (5)3.2从电机功率 (5)第4章使用技巧 (6)第5章配管设计 (8)第6章堵管原因 (10)6.1异物堵管 (10)6.2混凝土配比不良 (10)6.3砂的粒径不合理 (10)第7章常见故障 (11)第8章预防措施 (12)第9章使用规范 (13)致谢 (15)前言混凝土输送泵是施工现场用来输送和浇灌混凝土的一项设备。
混凝土泵的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开始时主要用于隧道工程,后来建筑工程也采用。
泵能完成各种类型的混凝土浇灌工作,既可用于地面和地下工程,也可用于水下工程,即使在其它方法不便于输送和浇灌的现场条件下,如工地狭窄,有障碍物等等也能应用。
它可以应用于混凝土的水平输送,也可以用于垂直输送。
混凝土输送泵,又名混凝土泵,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
是一种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主要应用于房建、桥梁及隧道施工。
目前主要分为闸板阀混凝土输送泵和S阀混凝土输送泵。
再一种就是将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而组成的泵车。
第1章简介混凝土大型输送装备,用于高楼,高速,立交桥等大型混凝土工程的混凝土输送工作。
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
按结构形式分为活塞式、挤压式、水压隔膜式。
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就组成泵车。
种类:按结构和用途分为拖式混凝土泵、车载泵和泵车,按动力类型分为电动混凝土输送泵和柴油动力混凝土输送泵。
1.1性能特点①采用三联泵开式系统、液压回路互不干扰,系统运行。
②具有反泵功能,利于及时排除堵管故障,并可短时间的停机待料。
③采用先进的S管分配阀,可自动补偿磨损间隙,密封性能好。
④采用耐磨合金眼镜板和浮动切割环,使用寿命长。
⑤长行程的料缸,延长了料缸和活塞的使用寿命。
⑥优化设计的料斗,便于清洗,吸料性能更好。
⑦自动集中润滑系统,保证机器运行中得到有效润滑。
⑧具有远程遥控作用,操作更加安全方便。
⑨所有零部件全部采用国标,互换性较好。
1.2全液控换向技术第一代泵送技术:电控换向技术,PLC控制电磁阀换向实现泵送、S管分配的交替换向。
机器组装简单,生产成本低,但电气控制复杂,故障率与维护成本极高,极易耽误工程进度是最大的弊端。
第二代泵送技术:液压换向技术,完全靠主油缸、分配小油缸液压信号的变化实现动作换向。
1、混凝土泵送、S管分配无需PLC电气元件参与,故障率更低,控制更可靠,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2、全液控技术输送泵,没有恒压泵、控制箱内没有PLC、没有氮气储气罐、水箱处没有接近开关,结构简单,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1) 混凝土输送泵应安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放下支腿,将机身安放平稳。
2) 作业前应进行检查,确认电气设备和仪表正常,各部位开关按钮、手柄都在正确位置,机械部分各紧固点牢固、可靠,链条和皮带松紧度符合规定要求,传动部位运转正常。
3) 混凝土输送管接头应密封严紧,管卡应连接牢固。
垂直管前应不少于10m 带逆止阀的水平管,严禁将垂直管直接接在混凝土输送泵的输出口。
4) 疏通堵塞管道时,应疏散周围人员。
拆卸管道清洗前应采取反抽方法,清除输送管道的压力。
拆卸时严禁管口对人。
5) 作业时不得取下料斗格栅网和其他安全装置。
不得攀登和骑压输送管道,不得把手伸入阀体内工作,严禁在泵送时拆卸管道。
6) 清洗管道时,操作人员应离开管道出口和弯管接头处。
如用压缩空气清洗管道时,管道出口处10m内不得有人和设备。
7) 作业后,将液压系统卸压,将全部控制开关回到原始位置。
1.3操作规程(1)砂石粒径、水泥标号及配合比应按出厂说明书要求满足泵的机械性能的要求。
(2)泵送设备的停车制动和锁紧制动应同时使用,轮胎应楔紧,水源供应应正常和水箱应储满清水,料斗内应无杂物,各润滑点应润滑正常。
(3)泵送设备的各部螺栓应紧固,管道接头应紧固密封,防护装置应齐全可靠。
(4)各部位操纵开头,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杆、旋塞等均应在正确位置。
液压系统应正常无泄漏。
(5)准备好清洗管、清洁用品等有关装置。
作业前,必须先用按规定配制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
无关人员必须离开管道。
(6)支腿应全部伸出并支牢,未固定前不得起动布料杆。
布料杆升高支架后,方可回转。
布料杆伸出时应按顺序进行。
严禁使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
(7)当布料杆处于全伸状态时,严禁移动车身。
作业中需要移动时,应将上段布料杆折叠固定,移动速度不得超过10km/h。
布料杆不得使用超过规定直径的配管,装接的轮管应系防脱安全绳带。
(8)应随时监视各种仪表和指示灯,发现不正常时,及时调整或处理。
如出现输送管堵塞时,应进行逆向运转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必要时应拆管排除堵塞。
(9)泵送系统受压时,不得开启任何输送管道和液压管道。
液压系统的安全阀不得任意调整。
蓄能器只能充入氨气。
(10)作业后,必须将料斗内和管道内的混凝土全部输出,然后对泵机、料斗、管道进行清洗。
用压缩空气冲洗管道时,管道出口端前方10m以内不得站人,并应用金属网篮等收集冲出的泡沫橡胶及砂石粒。
(11)严禁用压缩空气冲洗布料杆配管。
布料杆的折叠收缩须按顺序进行。
(12)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汗、旋塞等均应复位。
液压系统卸荷第2章输出能力1、混凝土泵输出量的计算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可根据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配管情况和作业效率,按下式计算:Q1 = 0max *a*η式中Q1—一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 /h);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 /h);a——配管条件系数。
可取0.8〜0.9;η—作业效率。
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向混凝土泵供料的间断时间、拆装混凝土输出管和布料停歇等情况,可取0.5〜0.7。
2、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搅拌运输车数量的计算当混凝土泵连续作业时,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可按下式计算:N=(Q1/V)*(L/S+Tt)式中N—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台);Q1一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 /h);V—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容量(m);S—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km/h);L一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km);Tt一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h)。
第3章如何选购3.1技术参数一台混凝土输送泵有以下几个主要技术参数:输送排量、出口压力、电机功率和分配阀形式。
按照国家新标准,这几个主要参数从混凝土输送泵的型号上都可获知。
3.2从电机功率一台混凝土输送泵的电机功率是决定出口压力和输送方量的前提条件,在电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压力的升高必将使输送量降低;相反,降低出口压力,将会使输送量增加。
为了保证混凝土输送泵既要有较大输送量,又能有一定的出口压力和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功率,在混凝土输送泵的设计中,大都采用了恒功率柱塞泵;即恒功率值选定后,当出口压力升高时,油泵输出排量会自动降低,达到与功率设计相对应的值;如果既要达到出口压力高,又想得到输送量大的目的。
惟一的途径就是增加电机功率。
因此,在国家新标准中,引用了混凝土输送泵的能力指数概念(以MPa·m3/h为度量单位);即混凝土输送泵的实际出口压力与每小时实际输送量之乘积,该值越大,其能力指数也越大,电机的功率也将越大,由此实现大排量、高扬程的目的。
第4章使用技巧(1)操作者及有关设备管理人员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掌握其结构原理、使用和维护以及泵送混凝土的有关知识;使用及操作混凝土泵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执行。
因操作者能完全掌握机械性能需要有个过程,因此使用说明书应随机备用。
同时,应根据使用说明书制定专门的操作要点,达到能有效的控制泵送技术中的一些可变因素,如泵机位置、管道布置等。
(2)支撑混凝土泵的地面应平坦、坚实;整机需水平放置,工作过程中不应倾斜。
支腿应能稳定地支撑整机,并可靠地锁住或固定。
泵机位置既要便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地进出及向料斗进料,又要考虑有利于泵送布管以及减少泵送压力损失,同时要求距离浇筑地点近,供电、供水方便。
(3)应根据施工场地特点及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配管,配管设计时要校核管路的水平换算距离是否与混凝土泵的泵送距离相适应。
配管时应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
输送管的铺设应便于管道清洗、故障排除和拆装维修。
当新管和旧管混用时,应将新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
配管过程中应绘制布管简图,列出各种管件、管卡、弯管和软管等的规格和数量,并提供清单。
(4)需垂直向上配管时,随着高度的增加即势能的增加,混凝土存在回流的趋势,因此应在混凝土泵与垂直配管之间铺设一定长度的水平管道,以保证有足够的阻止阻力混凝土回流。
当泵送高层建筑混凝土时需垂直向上配管,此时其地面水平管长度不宜小于垂直管长度的1/4。
如因场地所限,不能放置上述要求长度的水管时,可采用弯管或软管代替。
(5)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随着泵送压力的增大,泵送冲击力将迫使管来回移动,这不仅损耗了泵送压力,而且是泵管之间的连接部位处于冲击和间断受拉的状态,可导致管卡及胶圈过早受损、水泥浆溢出,因此必须对泵加以固定。
(6)混凝土泵与输送管连通后,应按混凝土泵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开机进行空运转。
空载运行10min后,再检查一下各机构或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7)在炎热季节施工时,宜用湿草袋、湿罩布等物覆盖混凝土输送管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可防止混凝土因坍塌落度损失过快而造成堵管。
(8)在严寒地区的冬季进行混凝土泵送施工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宜用保温材料包裹混凝土输送管,防止管内混凝土受冻。
第5章配管设计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工程和施工场地特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配管。
宜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
输送管的铺设应保证安全施工,便于清洗管道、排除故障和装拆维修。
在同一条管线中,应采用相同管径的混凝土输送管;同时采用新、1日管段时,应将新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管线宜布置得横平竖直。
应绘制布管简图,列出各种管件、管连接环、弯管等的规格和数量,提出备件清单。
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混凝土泵型号、混凝土输出量的输送距离,以及输送难易程度等进行选择。
输送管应具有与泵送条件相适应的强度。
应使用无龟裂、无凹凸损伤和无弯折的管段。
输送管的接头应严密,有足够强度,并能快速装拆。
输送管最小管径为lOOmm时,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能超过25mm,最小管径为125mm 时,最大粒径不能超过40mm。
垂直向上配管时,地面水平管长度不宜小于垂直管长度的四分之一,且不宜小于15m,或遵守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
在混凝土泵机Y形管出料口3~6m处的输送管根部应设置截止阀,以防混凝土拌和物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