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暑降温培训课件

防暑降温培训课件

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 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 主要为3种:热衰竭
热痉挛
热射病
7
1、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 挛,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 钠盐缺失(大量出汗)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 表现。
15
➢掐
患者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清醒。 若发现呼吸停止需紧急进行人工呼吸。
16
➢送
对重症的中暑患者,必须立即送住医院救治。
17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八条: 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 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 业等措施:
露天作业阳光直接暴晒
致病因素
不良的天气(高温、湿度) 个人健康状况差 适应性差
产热增加 散热不足
环境因素
4
产热
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
散热
适应
机体氧化代谢、肌肉 运动
血管的扩张、血流量 增加、出汗等。
5
中暑的易发人群
➢ 高温环境工作的人。(例如:建筑工人、快递员等) ➢ 穿待不当。(例如:演员、产期妇女) ➢ 基础疾病的人。(例如: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疤痕形成的人) ➢ 特殊人群。(例如:老人、小孩)
6
中暑的表现症状
先兆中暑的症状:
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
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 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 (体温不超过37.5℃)
轻度中暑的症状:
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 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
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及时 处理,数小时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的症状:
1
内容
高温、中暑定义 中暑如何急救 防暑小常识
2
什么是高温?
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连续数天(3天以 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或称之为高温酷暑)。
什么是中暑?
高温条件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和汗腺功能衰竭产生的急性疾病。
3
人为什么 会中暑?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 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
(三)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 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18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 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94号《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225元;非高温作业工 人每人每月18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45元。 发放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企 业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 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 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8
2、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 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 所致。表现为 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 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 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是热痉挛和热射 病的中介过程,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33℃—在这种温度下工作2~3小时,“人体”空 调—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 涔汗散发蓄积的 体温。
35℃—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 速。对个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者,需要配合
局部降温。这个温度也是启用室内空调的起始 温度。
36℃—一级警报温度。在这个温度中,人体便 会通过蒸发汗水散热,一定要注意补充含盐、
40℃—四级警报温度。高温已直逼生命中枢, 以致人头昏眼花、站立不稳,这时人必须移至 阴凉地方或借助空调器降温。
20
防暑宝典
居要定时,露宿不可取,衣着勿赤膊。
10
如果中暑了怎么办?
11
紧急救护原则
1、脱离高温环境 2、迅速降温 3、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12
➢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 部,侧头平卧位,褪去衣物,以利呼吸和散热。
13
➢敷
可用凉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 部、腋窝、大腿内侧处。
14
➢服
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的饮料, 在补充水份时,可加入昨量盐或小苏打水等。 也可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
9
3、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可≥41℃和神志障碍。 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 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 (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 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 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料,以防电解质紊乱,同 时还应采用其他降温措施。
38℃—二级警报温度。一旦气温升到38℃,人 体汗腺排汗已难保持正常体温,不仅肺部急促
“喘气”以呼出热量,就连心脏也要加快速度, 输出比平时多60%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这 时,降温措施、心脏药物保健及治疗均不可有 丝毫松懈。
39℃—三级警报温度。汗腺疲于工作,已经无 能为力并趋于衰竭,这时很容易出现心脏病猝 发的危险。
19
气温升到多少度需要防暑?
据生物学家研究,从人对高温的反应情况来说,30℃左右是 人体最佳感觉的温度,因为这个温度不劳汗腺散热,也无需 衣着保温。
39℃—汗腺濒临衰竭 36℃—人体“自我冷却” 33 ℃ — 汗腺开始启动
40℃—大脑顾此失彼 38℃—多脏器参与降温 35℃ — 散热机制立刻反应 30 ℃ — 人体最佳感觉的温度
(一)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 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 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 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