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与法规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及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2.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它是通过教育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
3.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
4.不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
二、简答题
1.教育法规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1).依据教育法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依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3).依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4).根据教育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
2.简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的任务和管理体制。
教育的任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管理体制: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3.简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违反教育法规的主要情况。
(1).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行为;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违法行为;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
4.简述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
(1)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2)侵犯学生的人身权(3)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4)侵犯学生的著作权(5)不作为违法侵权
5.简述依法治教的意义。
(1)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2)依法治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
(3)依法治教是人民教师之必需
6.键鼠教育政策评价的标准。
(1)发展性标准(2)效益标准(3)效率标准(4)教育政策回应度
7.简述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联系:
(1)二者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共同的目的
(2)教育法规以教育政策为指导,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教育法规的规范和制约
(3)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法规的性质,教育法规的内容体现教育政策
(4)教育法规是实施教育政策的保证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区别:
(1)制定主体与约束力不同(2)基本属性与表现方式不同
(3)制定程序与实施方式不同(4)稳定程度和调整范围不同
(5)公布的范围不同
8.简述教育政策与教育路线及教育方针的关系。
(1)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总政策、总任务而制定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教育路线是社会发展教育事业所采取的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与规范教育的具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教育路线实质上就是教育政策,是教育政策中的核心政策。
它决定着教育政策总的性质、范围与特征,具有统领教育政策的作用。
(3)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是国家一切教育工作所应遵循、执行的教育基本政策,它同样对具体的教育政策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
9.简述教育法规的纵向和横向结构层次。
纵向结构层次:(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2)教育基本法律(3)教育单行法律
(4)教育行政法规(5)地方性教育法规(6)教育规章
横向结构层次:(1)教育基本法(2)基础教育法(3)高等教育法
(4)职业教育发(5)成人教育或社会教育法(6)学位法
(7)教师法(8)教育投入法或教育财政法
10.简述教育政策的类型。
(1)根据制定政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2)根据政策内容与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3)根据政策效力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局性政策和区域性政策;
(4)根据政策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
11.简述教育法的特征。
(1)教育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2)教育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3)教育法的实现由国家强制力做保障;
(4)教育法规定了教育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5)教育法以教育关系为特有的调整对象;
(6)教育法的调整方法具有自身的特点。
12.试述教育法的作用。
(1)指引作用。
教育法的指引作用指教育法体现了国家教育发展的目的、政策,指引人们按照国家的目的和要求开展教育活动。
(2)评价作用。
教育法律作为国家的一种普遍的强制性教育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教育行为的作用。
(3)教育作用。
教育法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国家把人们对于教育的普遍要求凝结为稳定的教育行为规范,并向人们灌输这些规范,使其内化为人们的教育思想意识,并借助于人们的教育行为使其得以传播;其二,通过教育法律的实施从正负两方面对人们产生教育作用。
(4)保障作用。
教育法的保障作用指教育法保证各种教育主体的教育权利得到实现,教育义务得到履行,从而使教育活动有序、有效进行。
(5)规范作用。
教育法具有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规范人们的教育行为的能力。
(6)强制作用。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尽管要依靠教育使人们自觉地遵守法律,但仅仅依靠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以强制力为后盾,使其得以坚决贯彻执行。
13.学习教育法知识的意义。
(1)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需要;(2)教育立法的需要;(3)教育执法的需要;(4)保障受教育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