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自信迈向成功
———中学生厌学心理辅导个案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中学王本海
[关键词] 兴趣增强,信心加强,情绪稳定,心态健康。
一、基本情况
王某,男,现年15岁,初二学生。
身高1.72米,体格健壮,喜好运动和绘画,假期参加过素描培训班。
无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父母从事豆腐生意,晚上做豆腐,半夜才睡觉,白天父亲卖豆腐,母亲在家收拾家务,泡豆子,磨豆浆,家务繁忙。
父母对他寄予厚望,生活百依百顺,也经常过问学习。
而该生学习一般,父母非常不满意,责备、批评、抱怨、训斥多,鼓励、帮助、辅导少。
特别是初二上学期,该生上课分心,做小动作,作业拖拉,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下降,失去学习信心,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意志消沉。
近一周来,该生坐立不安,课堂上心绪不宁,经常走神。
晚上睡不好觉,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当发现孩子有厌学情绪时,父母虽然着急,也没有好的办法,只好放任自流。
二、个案分析
我认为该生症状属于心理失调,主要以厌学及情绪问题为主,认知观念错误,自我评价低,人际关系障碍,属于心理障碍的萌芽。
如果任其发展,学生会长期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在:
该生学习不专心,注意力分散,缺乏学习自制力,缺乏有效地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情绪偏低,主要是消极情绪对学习活动的干扰。
其次,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使该生有抵触情绪,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严重。
再加上自身因素,该生不善于与同伴交流,朋友不多,羞于求助老师和同学,面对父母的期望,他感到束手无策,失去信心,失去学习兴趣,结果造成学习成绩更加落后。
三、辅导策略
1.用认知疗法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根源,正确认识与父母的亲情关系、与师
生的友情关系,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加强与父母、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
2.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兴趣。
3.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四、辅导过程
1.矫正认知偏差
交谈中,王某说:“我知道他们很关心我,可是关心的话除了训斥、指责,就是唠叨我的短处,数落我的不是,烦透了。
”我想心病还需心药医,要让他从错误的认知观念中醒悟过来,并非易事。
所以我以一种非常理解的态度,耐心倾听他的谈话。
我说:“老师十分理解你的感受。
但是父母也有疏忽的时候,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在这一点上父母应该向你道歉。
”“假如你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着你的孩子,也非常痛爱他们,看到孩子的学习落后,你会怎么想呢?……”他低着头不说话,但我感觉到他认同我的观点,我们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
2.增强学习信心
王某的学习态度差,学习情绪低,主要是自身的自卑心理造成的。
因此,增强其自信心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首先,我告诉他我国历史名人发奋学习的故事:童第周上中学时,各科成绩不及格,学校令其退学,他却请求跟班试读。
从此他起早摸黑学习,期末考试各科成绩70多分,其中几何还得了100分;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王某听后若有所思,我进一步启发他: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成功。
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掌握有效地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体验成功。
针对他目前的学习水平,我帮助他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制定一星期和一天的学习日程安排,教他如何预习功课、上课如何认真听讲、课后如何及时复习、怎样独立完成作业、如何阅读、如何记忆、如何思考等等。
课堂上,我时时鼓励他回答问题,并及时表扬他所取得的点滴成绩。
各任课教师,也时时关注该生的上课情况,采取作业中批改激励的方法,充分肯定他的每一点进步。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王某基本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被评为我班的“进步标兵”,“学习小组组长”。
本学期期末,王某获得了我为他设计的班内进步一等奖,他拿着奖品,高兴地对我说:“这是我第一次获得学习进步奖”。
3营造良好心境
为了排除王某的自卑心理,减轻其心理压力,使他充分体验到大家对他的关心和温暖,我安排他负责班内的黑板报设计,负责班级日常事务工作,负责体育活动,并及时表扬鼓励他。
久而久之,他开始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为班级服务:替别人擦擦黑板,帮老师拿些教具,自己还为任课教师准备毛巾和水杯,上课前,他总是给老师端上热水,递上擦手的毛巾,班里的其他同学在他的带动下,也共同营造出一个团结、热情、和谐的气氛,赢得了师生的好评。
通过一次次的服务活动,他体验到了老师的关爱,同学的鼓励和信任,他的心情也好了很多,性格也活泼开朗起来。
4改善亲子关系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鼓励与关爱,父母的责任是关爱、鼓励、支持、引导孩子,而这种鼓励、引导需要科学的方式和技巧。
与其家长长谈中,我与他们谈了王某对家的感受,也谈了王某的自卑心理和他们平时责骂对王某的伤害,还与他们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渴望尊重,爱要面子。
我诚恳地告诉其父母,王某已经在老师的帮助下改变了许多,进步明显,希望家长多爱护孩子,多表扬鼓励孩子,尽可能多陪陪孩子,多关心孩子。
通过家访,得到了王某父母的积极配合,愿意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从此以后,父母每天督促学习,辅导王某的功课。
随后了解到,王某父母和他的沟通理解增多,对他也不那么严厉了,有时间还经常陪孩子散散心,逛逛书店,亲子关系很融洽。
五、主要成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王某有了很大的变
化:课堂上积极发言,自觉主动完成作业,课后经常找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同学关系良好,亲子关系融洽,学习兴趣明显增强,自信心加强,情绪稳定,心态也比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