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荷谱强度方法库
数据采集方法1、路面(工况)预选
2、分段采集:控制每个样本长度(汽车:至少2km;拖拉机:至少100m;)
3、数据处理:至少15个样本平均
4、数据采样分析频率:汽车:≮300Hz,拖拉机:≮160Hz
载荷谱的生成方法原始载荷谱
1、一维幅值谱:峰值计数法、雨流计数法统计
2、二维载荷谱:双参数雨流计数法统计
3、极值载荷取其出现概率为10^(-6)
当量载荷谱等幅谱:将幅值谱向损伤最大一级转换,转换时采用Goodman等损伤公式加载谱
1、采用载荷强化
2、采用小载荷删除和时间压缩
3、采用等损伤同分布转换
4、采用频率提高
5、采用载荷编辑
6、载荷级保留至少五级
加速系数确定方法1、理论加速系数:由试验载荷谱推定
2、实际加速系数:由试验寿命与使用寿命比较推定
寿命评价方法1、从等幅试验评价:相当于S-N曲线
2、从变幅程序试验评价:依据加速系数考虑室内外当量关系
3、从随机试验评价:依据使用寿命比对试验寿命
强度评价方法1、静强度评价(静强度试验)
2、疲劳强度评价:按相关标准试验判定是否达到要求
3、强度合理性评价:按标准试验后的剩余强度
低载强化的特性确定方法依据小载荷锻炼后的过载寿命与S-N曲线寿命对比确定低载强化的特性参数
通过性指拖拉机在各种田间和道路情况下的通行能力﹐如在松软﹑潮湿地面﹐山地﹑坡道和作物行间的通行能力﹐以及在田间转移和越障的能力等。
拖拉机在田间作业时﹐除通行能力外﹐还要考虑它对土壤的破坏程度﹐即拖拉机行走装置对水田犁底层的破坏程度和对旱田土壤的压实程度。
操纵性指拖拉机在驾驶员操纵下﹐按期望的路线行驶的性能﹐包括行驶直线性和最小转弯半径等。
劳动保护性能和工作条件指保护驾驶员身体不受损害的性能以及操作方便和舒适的程度。
包括对驾驶员的安全防护﹐驾驶室的防尘﹐隔声和温度控制﹐座位的减振﹑舒适程度和对不同人体体形的适应性﹐驾驶员的视野﹐各种操纵机构的合理布置和操纵力﹐工作监视装置的完善程度等。
发展趋势现代拖拉机已成为具有各种现代化设施可以牵引和驱动各种复杂农业机具的
自走式动力站﹐其发展动向表现在﹕平均功率不断增大﹐大型拖拉机在数量上占的比重明显上升。
1984年美国拖拉机销售量中﹐75千瓦以上的拖拉机占总台数的24%。
小型拖拉机(包括手扶拖拉机和小型四轮拖拉机)在经济发达国家中﹐主要用于家庭园艺和公用事业﹔在农业机械化尚处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则因农业经营规模较小﹐仍然是一种重要动力。
在农用拖拉机中﹐轮式拖拉机占绝对优势。
履带拖拉机在许多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已基本不使用﹔在苏联﹑意大利和中国的使用比重也在下降。
60年代以后﹐随着拖拉机功率的不断增大﹐四轮驱动拖拉机有很大发展。
液压转向的应用解决了原来四轮驱动拖拉机转向困难的问题﹐铰接式转向大大减小了转弯半径﹐促使四轮驱动拖拉机在75千瓦以上的拖拉机中占有很大比例。
为了提高在水田中的牵引特性﹐日本发展了中﹑小功率的四轮驱动拖拉机。
但制造成本高是其制约因素。
人机工程学﹑安全防护和改进操纵﹑监视条件的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
现代化的密封驾驶室还带有各种形像化﹑标准化的工作监视装置和报警系统。
液压技术在拖拉机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已开始出现电子-液压系统。
新型拖拉机上的液压不仅用于农具的升降﹑控制和离合器﹑变速箱﹑差速器﹑制动器﹑转向机构等主要部件的操纵﹐甚至如坐位的调整﹑驾驶室窗的开关等也都采用液压装置。
利用载荷谱作为应力分析﹑仿真试验和有限元计算的基本数据﹐大大提高了拖拉机产品的研制水平﹐缩短了研制周期。
零部件的可靠性﹑耐久性也有了显著提高。
拖拉机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工厂生产能力﹐降低产品成本﹐并便于维修和配件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