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分类一、以植物茎的形态来分类1•乔木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
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
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2.灌木主干不明显,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如玫瑰、龙船花、映山红、牡丹等。
3.亚灌木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茎的上部草质,在开花后枯萎,而基部的茎是木质的如长春花、决明等。
4.草本植物草本植物茎含木质细胞少,全株或地上部分容易萎蔫或枯死,如菊花、百合、凤仙等。
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
5.藤本植物茎长而不能直立,靠倚附它物而向上攀升的植物称为藤本植物。
藤本植物依茎的性质又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两大类,常见的紫藤为木质藤本。
藤本植物依据有无特别的攀援器官又分为攀缘性藤本,如瓜类、豌豆、薜荔等具有卷须或不定气根,能卷缠他物生长;缠绕性藤本,如牵牛花、忍冬等,其茎能缠绕他物生长。
二、以植物的生态习性来分类 1.陆生植物生于陆地上的植物。
2.水生植物指植物体全部或部分沉于水的植物,如荷花、睡莲等。
3.附生植物植物体附生于它物上,但能自营生活,不需吸取支持者的养料为生的植物,如大部分热带兰。
4.寄生植物寄生于其他植物上,并以吸根侵入寄主的组织内吸取养料为自己生活营养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植物,如桑寄生、菟丝子等。
5.腐生植物生于腐有机质上,没有叶绿体的植物,如菌类植物、水晶兰等。
三、以植物的生活周期来分类1.一年生植物植物的生命周期短,由数星期至数月,在一年内完成其生命过程,然后全株死亡,如白菜、豆角等。
2.二年生植物植物于第一年种子萌发、生长,至第二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甜菜。
3.多年生植物生活周期年复一年,多年生长,如常见的乔木、灌木都是多年生植物。
另外还有些多年生草本植物,能生活多年,或地上部分在冬天枯萎,来年继续生长和开花结实。
动物分类目前,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化、生态和地球分布)进行分类,即自然分类法,将动物依次分为各种等级。
即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七个主要等级。
其中种是分类所用的基本单位。
每一种动物,都可以给它们在这个等级序列中冠以适当的名称和位置。
A、具有真正的脊索(脊索动物)没有真正的脊索(无脊椎动物)B、身体各节分工不明显,由许多环节组成环节动物门(蚯蚓)身体各节具有真正的分工,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C、有三对足和二对翅昆虫纲(昆虫)有四对足,没有翅……蛛形纲(蜘蛛)D、完全用鳃呼吸,以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纲(鲤鱼)主要用肺呼吸,部分动物在生长的某个时期用鳃呼吸,以五趾形附肢运动(至少在成体时),至少在成体阶段生活在陆地上E、变温动物恒温动物F、具有中肾:大脑具原脑皮;体名受精,卵无羊膜,指(趾)端无爪,皮肤裸露两栖纲(青蛙)具有后肾;大脑具新脑皮层;体内受精,产羊膜卵;指(趾)端有爪,体表被覆角质鳞片............... 爬行纲(眼镜蛇)G、体表被羽,皮肤缺乏腺体;双重呼吸,具气囊,以鸣管发声;卵生,有抚育幼雏的本能...... 鸟纲(丹顶鹤)体名被毛,皮肤腺发达,非双重呼吸,不具气囊,以声带发声;胎生,哺乳 .................... 哺乳纲(东北虎)从上面的检索表中可以看出,蚯蚓、蜘蛛、昆虫三者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蜘蛛与昆虫关系更为密切;在其余的几种动物中,青蛙和蛇的关系比它与丹顶鹤和东北虎的关系更为近缘。
自然界动物种类很多据现在估计,约有150万种左右为了认识,研究和利用动物,必须为它们分门别类.什么是昆虫所谓昆虫,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身体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三个部分;(二)头部不分节,是感觉与取食的中心,具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三)胸部分为3节,可能某些种类其中某一节特别发达而其他两节退化得较小。
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成虫还有2对翅,也有一些种类完全退化;(四)腹部应该分为11节,但也常常演化为8节、7节或4节。
分节数目虽不相等,但都没有足或翅等附属器官着生。
腹部是生殖与营养代谢的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官及大部分内脏;(五)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变态过程。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鱼类是终年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辅助身体平衡与运动的变温脊椎动物。
已探明的约20000余种,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原始最低级的一群。
鱼肉富含动物蛋白质和磷质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鱼体的其他部分可制成鱼肝油、鱼胶、鱼粉等。
有些鱼类如金鱼、热带鱼等体态多姿、色彩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
4350种人们常见的蛇、蜥蜴、龟、鳖、鳄鱼等,均属爬行动物。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卵生,有羊膜卵,变温,皮肤干燥,被有鳞片或甲板,骨骼也具有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指趾有爪,有利于陆地爬行和攀援。
在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动物曾繁盛一时,是地球上的主宰,人们称之为“恐龙时代”。
大约在6500万年前,恐龙从地球上灭绝了,现生的爬行动物只是一小部分残余,尽管如此,生活在地球上的爬行动物仍然是丰富多彩的。
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爬行动物在世界上共有5700种。
主要分为四大类:龟鳖目、喙头目、有鳞目(蜥蜴亚目、蛇亚目)、鳄目。
龟鳖类是现存于地球上的爬行动物中最古老的一类。
它几乎与恐龙是同时代的爬行动物,它的进化极其缓慢,是陆栖、水栖以及海洋生活的爬行类。
在陆地生活的龟类,四肢粗壮,爪钝而强。
海龟则四肢特化为浆状,适于游泳,它们都具有硬的龟壳来保护内脏。
喙头目是原始的陆栖种类。
体外被覆细鳞,嘴长似鸟喙,因而称喙头蜥。
本目仅存一种,产于新西兰。
有鳞目是一群陆栖、水栖、树栖和穴居生活的类群,是爬行类中数量、种类最多的一群动物。
其分布遍及全球。
蜥蜴亚目为中、小型爬行动物,在这一类群中,最大的是巨蜥,长可达4米,重25 千克,最小的是壁虎仅有3 —4毫米,10余克重,但它们也在自然界中占有着重要一席。
蛇亚目,小到0.1毫米,大到11米,穴居及攀缘,它的特点是:眼高度近视,舌头却是非常敏感的化学探测器,可以探测周围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
它们的种类繁多,有毒蛇和无毒蛇之分,有水栖的蛇和陆栖、树栖的蛇,也有陆、树、水、三栖的蛇。
中国有爬行动物391种。
云南占全国种数的38.7 %。
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杀,多数爬行动物的野生种群已处于严重濒危和衰落状态鸟类通常是带羽毛、卵生的脊椎动物,有极高的新陈代谢速率,长骨多是中空的,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
鸟类最先出现在恐龙灭绝之后,爬虫类和鸟类的始祖究竟是什么生物,在古生物学家中仍很有争议。
最早的鸟类大约出现在数千万万年前。
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肌胸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
有气囊可以进行双重呼吸,没有膀胱、直肠不能储存粪便则可以减少身体重量。
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应飞翔。
数量鸟纲(Aves)全世界现有鸟类9000余种,我国有1329种。
绝大多数营树栖生活。
少数营地栖生活。
水禽类在水中寻食,部分种类有迁徙的习性。
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
国内的种类多分布于西南、华南、中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鸟类体表被羽毛覆盖,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
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并且具有角质喙。
哺乳动物是动物世界中形态结构最咼等、生理机能最完善的动物。
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其幼仔由母体分泌的乳汁喂养长大。
哺乳动物都长有皮毛,以保持体温的恒定,适应各种复杂的生存环境;哺乳动物具有比较发达的大脑,因而能产生比其他动物更为复杂的行为,并能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世界上现存的哺乳动物有4000多种,虽然它们都已经高度进化,但仍具有很多共性: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温血动物,体温基本恒定,身上披有毛发,以保护身体、隔绝冷热等等。
重要特征哺乳动物具备了许多独特特征,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最重要的特征是:智力和感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保持恒温;繁殖效率的提高;获得食物及处理食物的能力的增强;体表有毛、胎生,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部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
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体直接产出胎儿。
母体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胎儿。
这一切涉及身体各部分结构的改变,包括脑容量的增大和新脑皮的出现,视觉和嗅觉的高度发展,听觉比其他脊椎动物有更大的特化;牙齿和消化系统的特化有利于食物的有效利用;四肢的特化增强了活动能力。
有助于获得食物和逃避敌害;呼吸、循环系统的完善和独特的毛被覆盖体表有助于维持其恒定的体温,从而保证它们在的牙 广阔的环境条件下生存。
胎生、哺乳等特有特征,保证其后代有更高的成活率 及一些种类的复杂社群行为的发展。
哺乳动物另一个的特征是具有乳腺(无论雌雄),其中雌性哺乳动物的乳 腺高度发达。
在辨别雄性和雌性哺乳动物上,可以根据汗腺、毛发、中耳听小 骨以及脑部新皮质上的不同来区别。
除五种单孔目的哺乳动物外,所有哺乳动物都是直接生产后代的。
大多数的哺乳动物拥有专门适应其生存条件而成齿。
哺乳动物以脑调节体内温度和循坏系统(包括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