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HJT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尖山磷矿分公司企业标准Q/LHJT·js·G·ah·37-2018 消防及重点防火区域安全管理办法2018 -05-01发布2018-05-01实施前言本制度由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尖山磷矿分公司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制度由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尖山磷矿分公司管理标准归口管理部门(综合管理部)归口。
本制度由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尖山磷矿分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本制度由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尖山磷矿分公司安全环保部起草编制。
本制度主要起草人:曹虎、陈政本制度审查人:马克本制度批准人:陆龙华消防及重点防火区域安全管理办法1 目的为认真贯彻执行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防火责任目标,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消防应急管理,保护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结合尖山磷矿分公司消防安全的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2 范围本办法规定了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尖山磷矿分公司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
本办法适用于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尖山磷矿分公司机关和尖山磷矿分公司所属各单位。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消防安全管理技术规程》《消防安全标志》《云南省消防条例》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办法:4.1 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
4.2 消防器材: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
4.3 消防安全标志:消防安全标志由安全色、边框、图形为主要特征的图形符号或文字构成的标志,用以表达与消防有关的安全信息。
4.4 火灾隐患:是指存在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可能造成火灾危险的危险因素和条件。
5 职责5.1 尖山磷矿分公司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消防委员会(简称安全生产委员会)是尖山磷矿分公司消防安全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尖山磷矿分公司消防安全的重大事务决策。
5.2 尖山磷矿分公司及所属各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消防安全负全面领导责任。
5.3 尖山磷矿分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安全环保管理部门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5.4 各单位是消防安全的实施单位,在职责范围内组织开展好消防安全工作。
6 管理原则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职责,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网络。
7 管理要求7.1 贯彻执行相关消防法律、法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消防安全办法。
7.2 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7.3 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7.4 组织开展防火检查,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7.5 把消防工作列入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7.6 开展消防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扑救初起火灾、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8 管理内容8.1 防火检查管理8.1.1 防火检查应定期开展,各岗位每班次一次、班组每天一次、生产中心(装置)每周一次、矿(厂)装置每月一次;防火期要增加检查频次。
8.1.2 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查,应执行《消防安全管理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8.1.3 检查内容a)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b)安全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及其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c)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d)灭火器材配置及其完好情况;e)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f)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g)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h)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i)防火巡查落实情况及其记录;j)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k)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防火、防爆和防雷措施的落实情况;l)楼板、防火墙和竖井孔洞等重点防火分隔部位的封堵情况;m)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8.2 消防培训与宣传8.2.1 各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安全全员培训,可以纳入年度全员安全教育同步开展。
8.2.2 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应包括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8.2.3 培训内容a)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等;b)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c)消防设施、灭火器材、防护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d)报告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应急疏散逃生、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e)本场所的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和方法等;f)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响应操作程序;8.3 火灾隐患整改8.3.1 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责任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整改,予以消除。
8.3.2 对责令限期整改的火灾隐患,责任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组织整改并报送相关部门。
8.4 消防设施管理8.4.1 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辖区单位负责管理,安全管理人员每月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保持设施整洁、卫生、性能完好。
8.4.2 各单位安全环保管理部门按时完成消防设备设施器材定期检测工作,并取得维保报告和检测合格报告;对易损、易耗消防设备设施和器材装备进行更换,并建立台账。
8.4.3 发生火灾或其他应急情况下,使用的消防设备设施、器材装备,火灾后及时维修或补齐;8.4.4 任何单位和人不得擅自将消防设备设施和器材装备用于非消防工作和业务;8.4.5 凡设置或配发在现场的灭火器、应急照明、消防指示牌、室内外消火栓、消防水炮、防火门、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水泵等各类消防设备设施及器材装备,各单位要建立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管理台账,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
保证箱门开关自如、无破损,外观清洁、无污垢等附着物,能正常使用。
8.4.6 各类灭火器应保持铅封、压把、提把、喷嘴、喷管、压力表完好无损,筒体无变形、锈蚀或其它情况异常;推车式灭火器还应保持车架、车轮完好,能随时移动使用;8.4.7 消防安全标志安装、张贴应按照《消防安全标志》要求进行。
8.4.8 对于不能继续使用或报废的设施、器材,交给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8.5 防火重点区域安全管理8.5.1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仓储区域防火管理a)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仓储区域包括炸药库、油库、危险化学品仓库等b)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库管人员必须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c)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不准堆放其他无关物品。
d) 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库存放。
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100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1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0.5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0.5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米。
e)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f)区域内所有的灯具、控制开关等电气设备应全部采用防爆型,灯具及风机的控制开关装设在库外。
g)库区严禁烟火,支明火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并采取预防措施。
8.5.2 覆土植被区域a)严格控制火源,切实加强预防措施,对入山人员和林区用火要严格管理。
b)森林防火重点时期,在其戒严期间坚持林区用火“十不准”即:不准烧荒开垦,不准烧灰积肥;不准烧田埂地边;不准烧牧场;不准乱丢烟头、火柴梗等易燃物品;不准烧火煮烤食物和林副产品;不准烧火取暖;不准打火把;不准放鞭炮烧纸点蜡;不准烧山驱兽和明火枪狩猎。
对违规造成损失的视其程度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
8.6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8.6.1 落实安全消防责任制和防火、灭火方案及火灾发生时保护人员疏散等安全措施。
8.6.2 定期维护、保养安全消防器材,改善防火条件,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8.6.3 确立重点防火部位以及防范对策。
对消防重点部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有记录。
8.6.4 配备必要的灭火器具,灭火器具定点、定位,并指定专人负责。
电器设备的安装和电气线路的设计、敷设,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定并定期检修。
8.6.5 禁止在危险场所擅自动用明火。
需要使用明火器具应事先提出申请,采取安全措施,经批准后才予以使用。
8.7 义务消防队管理8.7.1 按法规要求,对消防重点单位,且周边消防队伍应急不能达到要求的单位,建立义务消防队,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8.7.2 义务消防队应在各单位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培训,各项技术考核达到规定的指标。
8.7.3 各单位要有计划地对每个义务消防员进行轮训,使每个人都具有实际操作技能。
队员之间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有灭火、有疏散、有救援。
有队长统一指挥。
8.7.4 义务消防队长定期向上级领导和防火负责人汇报工作。
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防火灭火自救能力。
8.8 报告厅、会议室、俱乐部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8.8.1 电气线路的敷设、电器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施工规程,采取防火、隔热措施。
8.8.2 必须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照明供电时间不得少于三十分钟。
8.8.3 开展各种活动时,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消防安全通道应随时保持畅通,安全出口应有专人负责开启,报告厅要保证两道门同时开启,安全疏散指示灯及标志应随时保持完整好用。
8.8.4 严禁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8.8.5 严禁吸烟和明火照明。
8.8.6 按规定配备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安装和配置在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设施、器材,并加强管理、维护保养,保证完好有效,不得挪作它用。
8.8.7 管理单位对公共娱乐场所的防火安全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检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确保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
8.9 消防安全“三同时”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严格按照消防法律法规要求,做到消防安全“三同时”,设计文件的专篇或消防图纸按国家规定的程序上报公安消防审部门备案或审核。
消防设施安装施工单位必须具备资质,购买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必须三证完备,并经消防部门验收。
8.10 消防台账、记录、总结8.10.1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台账及相关记录,包括: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文件、消防设备设施配置维护更新、消防应急物资配置理等情况。
8.10.2 每年 6月5日、12月5日前,各单位均要对本单位上、下半年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上报尖山磷矿分公司安全环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