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勘探报告编制

地震勘探报告编制

地震勘探报告编制若干问题(潘振武)●地震勘探工作程序地震勘探设计—地震数据采集—地震数据处理—地震数据解释—地震勘探报告与审批—“售后服务”●地质报告的作用——开采(或灾害防治)设计、可行性研究、规划的地质依据;地质构造影响矿井采区布置、工作面划分。

由于地质构造不清,未采取防范措施,巷道遇断层揭露瓦斯突出煤层、含水层、采空区带来危险。

构造不清造成掘进巷道增加。

百万吨掘进率、百万吨死亡率增加。

煤矿五大灾害(瓦斯、水、火、顶板、粉尘)都与煤矿地质条件有关。

查明地质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则为合理开采、提高资源回收率、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二维地震为找煤、指导下一步勘查或其它专项目的。

——为本单位科研集累资料,集累经验;——展示本单位在行业中形象,是客观的广告和宣传。

●《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6-2000:(22~24 页)“编写成果报告时应充分分析有关地质、物探资料、做到报告内容齐全,观点明确,证据充分,重点突出,叙述清楚,文字简练,图表齐全,整洁、美观。

”(用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内容):文字说明包括:序言;概况;地质及地震地质条件;野外施工方法;资料处理和解释;地质成果;结论等七章。

附图包括:实际材料图;反射波T0等时线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地震地质剖面图;地震时间剖面图等。

附表包括:测量成果表;工程量统计表;断层控制表等。

1.以往地质资料(包括矿井地质资料)收集、分析目的:了解地层、地质构造特征;以往地质工作质量;地震地质条件。

作为物探工作设计、资料解释的依据。

存在问题:——收集不足(范围、内容)——分析、利用不够,如测井资料——对以往地质资料中差错甄别不够应收集的资料·最近(新)的井田勘探报告或矿井地质报告·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综合柱状图·主要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层基础资料表·钻孔坐标·主要剖面图·煤、岩层对比图·全部有关钻孔的钻孔综合柱状图(含测井曲线)·其它物探成果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周边其它煤矿、小窑情况需要时:煤质、岩石力学性质,水文地质试验、观测成果表。

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一般应有:·视电阻率(电阻率电位)·自然伽玛·伽玛—伽玛(密度测井)·自然电位·孔斜测量成果·地温80年代开始数字测井,增加:·声波测井---可计算岩层的波速·中子测井·可直接显示出煤层的碳、灰、水比例·可直接显示出岩层的砂、泥、水比例·计算岩石孔隙度和其它岩石力学指标·可测定或计算地层倾角矿井资料·采掘工程平面图·主要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井下地质编录以往资料分析·可靠程度、勘探工程质量·地层厚度、岩性变化规律·煤层层数、厚度变化规律,煤层对比情况·构造规律、地质异常发育情况·错误甄别(不可照抄)地面踏勘了解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小煤窑及石材等其它矿产开发情况。

2. 地质报告文字编写名称:应有勘探区所在地的省、县或煤田、矿区名,有矿种和勘探阶段(目的),一般不写业主、企业名。

封面及题名页:除报告名称外应有,施工时间,报告提交时间,报告编制单位,提交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名单、负责人签字。

……省……县……煤矿(煤田、矿区)…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院2010年3月(二0一0年三月,汉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错误)项目名称:……省……县……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委托单位:…………公司施工时间:…………年……月……日~…………年……月……日承担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院院长:………总工程师:………报告编制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院地震勘探所项目负责:………外业负责:………外业技术人员:….(此项最好写在本页背面,并注明分工责任)资料处理:………报告编制:………图件编制:………审核:………所总工程师:………所长:………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报告提交时间:………年……月报告批准时间:………年……月,…………号文报告批准单位:……………公司报告审批决议书或审查意书(全文,列报告正文前)(以下另页开始)目录序言1.概况2.地质及地震地质条件3..(略)附图目录(不是文字报告中的插图)图号顺序号图名比例尺附表目录(不是文字报告中的表格)册号序号附表名称页号附件目录册号序号附件名称页号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1984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工程技术文件、科学论文应严格遵照执行。

地震报告常用的有:单位名称正确表示错误表示符号中文符号符号中文符号米m 米M 公尺公里千米km 千米KM、Km、kM平方米m2米2M2平米、平方平方千米km2千米2KM2平方公里kg 千克(公斤)Kg、KG千克(公斤)吨t 吨T 公吨百万吨Mt 百万吨MT文字报告中插图、表是清楚、简捷的表达方式,应有图名、表名,编号。

图、表应有“自明性”,有图例、计量单位,读者单看图、表就可明白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能只有自己明白)。

插图中的数字、符号要能看清楚。

占整页的图、表可编暗页码。

文、图、表中数据和表达的结论应当一致,互为补充,不矛盾。

地质成果的表述报告中对观测系统、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的叙述和论证是必要的,说明获得资料的质量和可靠性,但用户最终需要的是地质成果。

·勘查区地质构造的描述地震勘探主要目的是查构造。

首先要对勘查范围宏观构造形态进行整体描述,针对勘查区具体特征,突出重点,概括全貌。

描述:单斜或褶曲、复式褶曲,整体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褶曲倾伏方向,幅度、宽度;断层分布情况、性质、产状(断层面走向、倾向、倾角)、密度;其它(陷落拄、火成岩侵入、古河床、古隆起…)。

·地层概念界、系、统、组(层)是指地层,如中生界侏罗系中统延安组。

代、纪、世、期是指地质时代,如侏罗纪煤田是指在侏罗纪时期形成的煤田。

叙述地层顺序用“上、中、下”,要说明其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讲地质时代用“早、中、晚”,如早侏罗世。

“煤系”即“含煤地层”,“煤系地层”是错误表示,现行规范用“含煤地层”。

·井田(勘查区)“构造复杂程度”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种类型;“煤层稳定程度”分为“稳定”、“较稳定”、“不稳定”、“极不稳定”四种类型。

在《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中(18-19页)对各种类型的划分有明确表述,不能凭感觉随意评述。

从事地震勘查的专业人员应熟知《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在多媒层地区,应对区内钻孔的煤层对比逐一进行审核,利用反射波层位追踪,结合钻探岩性、测井曲线、煤质等特征来进行煤层对比。

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

·煤层厚度变薄的原因很多:沉积时地表沉降速度不均衡与成煤物质来源不匹配;含煤地层基底不平,成煤环境范围受到限制;煤层形成后遭到冲刷;后期构造如断层、褶曲的破坏;火成岩侵入等。

不能把煤层变薄一概归结为冲刷。

报告对煤层厚度异常区、无煤区应写明具体位置、面积。

·煤层的风化带是指煤层己(或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出露或接近地表,因风化使煤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的地带。

而煤层氧化带是物理性质无变化仅发生化学性质变化的地带。

就地震勘探的原理而言,只能划分出煤的风化带,不能分出煤的氧化带。

因此,在报告中自己的成果尽量避免出现“风氧化带”。

·断层落差规范对“落差”没有定义。

平缓地层断层“落差”只有一个答案,即断层两盘相同层位的高差。

但在倾斜地层对断层“落差”的度量方法不统一。

根据矿井实用的需要和多数人的观点,“落差”应指“铅垂地层断距”。

井下工作面巷道多沿煤层顺走向布置,巷道遇断层后希望知道沿走向方向与另一盘相同层位的高差,这就是“铅垂地层断距”,如果断层两盘的地层产状没有较大的转折,在任意方向的剖面图上度量“铅垂地层断距”是不变的。

·“破碎带”不等同于断层在野外地层露头、矿井下、钻孔岩心经常可见:岩、煤层破碎地带不一定是断层,断层面附近也不一定都有破碎带。

这与断层性质、断层发展过程、断层两盘的岩石性质有关。

·“同沉积断层”内蒙二连盆地群发育有同沉积断层。

地震所在五间房、朝克等井田三维地震勘探中新发现大量断层是不是同沉积断层?同沉积断层是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因重力或沉降压实差异而形成。

其特征:正断层;断面上陡下缓倾向盆地中心;走向平行于盆地边缘;断层上盘(下降盘)地层明显增厚。

可见三维地震解释的断层不可能都是同沉积断层。

·“验证情况”断层解释成果的验证不仅限于钻孔是否打到断层面,即使解释完全正确,这样的几率也非常小。

钻探对断层两盘煤层标高的控制情况、对地层整体形态的控制情况都是地震成果的验证。

“结论”章的编写包括:主要工作方法、工作量、质量;地震勘探的地质成果;(应简练概括逐一叙述各项地质成果)验证情况;明确说明是否完成规定任务,是否可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对照合同和规范逐条回应是否完成任务)存在问题:在当前技术水平、设备能力、合同条款的前提下,交待客观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利对资料的使用和指导下一步工作;建议:应有与本项目有关的具体建议。

好的“结论”可以看结论而知全文,可作为鉴定、评审书的底稿。

摘要摘要是报告不加注释和评论的陈述,是包含报告主要内容的完整短文。

包括报告名称,提交单位,工作目的,勘查方法,工程量,质量,主要地质成果,审批意见,结论。

报告资料组成。

不超过400字。

测量地震报告应说明采用的坐标系和高程系。

——中国大地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由苏联普尔科沃坐标系计算而丰)1980年西安坐标系1980年北京坐标系(80年后局部用西安坐标系平差成新北京坐标系)。

地方独立坐标系北京坐标系与西安坐标系均为国家大地坐标系。

据闻今后提交给国土资源部资源评估、备案的地质报告,一律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如果地震观测系统在施工中自设相对独立坐标系,则应将其与国家坐标系相互换算关系在报告中说明。

注意:大地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Y轴与数学(计算机)的X、Y轴相反。

——高程系统渤海高程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1985年黄海高程系(国家高程基准·青岛)——WGS—84坐标系(空间、动态)GPS(卫星定位)定点坐标,使用时需转换成北京或西安坐标系——测量误差分为绝对误差(有量纲)和相对误差(无量纲)。

注意把测量成果误差与仪器误差区别开。

报告中要把测量成果的实际绝对误差列出,不能笼统说符合规范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