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智能手机与Android操作系统
智能手机与Android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发展
嵌入式操作系统 Unix Linux
开源软件:源代码开放使用户得以跟踪和定制最核心 和底层的代码以满足用户系统的需求。同时自由软件 生命力强大,不断升级的新版本以及强大的网上技术 支持给用户产品的维护和升级带来很大的方便。
GNU的全称是GNU's Not Unix
GNU是一个自由软件工程项目。GNU工程已经开发了 一个被称为“GNU”(GNU是“不是UNIX”的缩写)的、 对Unix向上兼容的完整的自由软件系统(free software system)。由Richard Stallman完成的最初的GNU工程的 文档被称为‘GNU宣言’,该宣言已经被翻译成多种 其它语言。我们还有创作与1983年的GNU工程创始宣 言。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系 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 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 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 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 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 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 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 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 Windows2000、Netware等。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使用比率越来越高
早期:10%;90年代初:30%;目前:80~90%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越来越丰富 嵌入式系统产业链形成
嵌入式软件系统生命周期发展
嵌入式技术的应用-手机
普通手机
智能手机
与PDA结合
Nokia手机户外音响
内置 DVB-H 移动电视手机
Sony Ericsson超小型手机电 脑手机放在底座上成为电脑
80年代后期,第三代DSP芯片出现。 软件技术的进步使嵌入式系统日臻完善:
早期嵌入式系统:采用汇编语言,基本不采用操作系统
硬件的提升 软件技术发展
嵌入式系统应用走向纵深化发展
应用充分普及:工业控制、数字化通讯、数字化家电
汽车:50个以上嵌入式微处理器
飞机:70个以上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微处理器32位、64位
Richard Stallman
操作系统的发展
DOS操作系统
1981年IBM公司首次推出了IBM-PC个人计算机,在微 机中采用了微软公司开发的MS-DOS操作系统。该操 作系统在8位计算机操作系统CP/M的基础上进行了较 大的扩充,增加了许多内部和外部命令,使该操作系 统具有较强的功能及性能优良的文件系统。随着IBMPC及其兼容机的普及和畅销,MS-DOS操作系统也就 成了事实上的16位微机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的标准。
GPL ( GPL)是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eneral Public License
GNU之父 Richard Stallman
Linux之父 Linus Torvalds
1983年Richard Stallman开始GNU计划 1991年Linux Kernel诞生
GNU+Li作系统的发展
嵌入式操作系统 Unix Linux
1975年 发表UNIX v.6 并广泛扩散到大学和科研单位, 为后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8年 优化后发布UNIX v.7 ---- UNIX的第一个商业 版本 ---- 我国开始研究应用的最早版本 1981年 AT&T发布UNIX System III, 完全转向为社会 提供的商品软件
未来嵌入式计算
计算机资源可分为两大类: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 件资源指组成计算机的硬设备,如中央处理机、主存 储器、磁带存储器、打印机、显示器、键盘输入设备 等。软件资源主要指存储于计算机中的各种数据和程 序。系统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都由操作系统根据用 户需求按一定的策略分配和调度
未来嵌入式计算
嵌入式系统的出现和兴起
嵌入式系统的大发展是在微处理问世之后:
1971年11月,Intel公司推出了第一片微处理器Intel4004。
人们再也不必为设计一台专用机而研制专用的电路、专用的运算 器了,只需以微处理器为基础进行设计。 1976年,第一个单片机Intel 8048出现。
1982年,第一个DSP出现,比同期的CPU快10~50倍。
操作系统的发展
网络操作系统
在计算机网络上配置网络操作系统NOS(Network Operating System),是为了管理网络中的共享资源, 实现用户通信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网络,因而网络操作 系统是作为网络用户与网络系统之间的接口。
以推出的时间来说,UNIX为最早,Netware为第二, Windows NT最晚。
未来嵌入式计算
什么是操作系统?
电脑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缺了任何一样都无法运 行。我们对电脑进行操作,都是利用操作系统来完成。 最初的电脑没有操作系统,人们通过各种操作按钮来 控制计算机,后来出现了汇编语言,并将它的编译器 内置到电脑中,操作人员通过有孔的纸带将程序输入 电脑进行编译。这些将语言内置的电脑只能由操作人 员自己编写程序来运行,不利于设备、程序的共用。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就出现了操作系统,这样就很好 实现了程序的共用,以及对计算机硬件资源的管理, 使人们可以从更高层次对电脑进行操作,而不用关心 其底层的运作。
智能手机与Android开源操作系统
智慧型手机
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文曲星+手机=智慧型手机”, 大家一对比就能知道,掌上电脑和文曲星有着很大的 区分,从功能应用上来说,掌上电脑就有着自己十分 明显的优势。
智能手机
Key “是否拥有操作系统”。 智能手机所必备的几个条件: 1、具备普通手机的全部功能,能够进行正常的通话, 发短信等手机应用。 2、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网络 下的GPRS或者CDMA网络下的CDMA 1X或者3G网络。 3、具备PDA的功能,包括PIM(个人信息管理),日 程记事,任务安排,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 4、具备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在这个操作系统 平台上,可以安装更多的应用程序,从而使智能手机 的功能可以得到无限的扩充。
未来嵌入式计算
什么是嵌入式计算机?
计算机的两大分支
嵌入式专用 通用计算机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采用可剪裁软硬件,适用于对功能、可靠性、成本、 体积、功耗等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用于实 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
服务器
服务器
服务器
小型专用型
桌面通用型
高端服务型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种类又有哪些呢?
智能手机的诞生和掌上电脑有关,那它的操作系统也 肯定会与掌上电脑有关。
Symbian和Windows CE、Palm、Linux
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Symbian却抢得了先机,索 爱、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松下等公司基本上都采用 了Symbian为主的操作系统。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Symbian:Symbian的很像是Windows和Linux的结合体, 有着良好的界面,采用内核与界面分离技术,对硬件 的要求比较低,支持C++,VB和J2ME。兼容性较差。 代表机型:诺基亚6600索爱P908西门子SX1 Windows CE:由于微软的强大实力,WINDOWS CE 有很多先天的优势,比如拥有强大的内建软件, WORD, EXCEL,IE,MSN MESSENGER, OUTLOOK, MediaPlay等,其它系统上的同类软件很难做到如此完 善和统一。由于硬件要求极高使价格也高了,耗电还 是很比较大,系统稳定性差。代表机型:多普达智能 手机系列。
韩国电信手机/电视遥 控器二合一产品
嵌入式技术的应用-手机
智能手机与Android开源操作系统
智能手机 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简单的“1+1=”的公式,“掌上 电脑+手机=智能手机”。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 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 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 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 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 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 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 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融合3C(Computer、 Communication、Comsumer)的智能手机必将成为未 来手机发展的新方向。
未来嵌入式计算
嵌入式软硬件
嵌入式系统的出现和兴起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无法满足嵌入式计算所要 求的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可靠性高、实时性强等一系列要 求。 60年代,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系统开始应用: 第一台机载专用数字计算机是美国海军舰载轰炸机“民团团员” 号研制的多功能数字分析器(Verdan)。 1962年美国乙烯厂实现了工业装置中的第一个直接数字控制。 1965~1970年,第三代集成电路化计算机系统应用: 第一次使用机载数字计算机控制:1965年发射的Gemini3号 第一次通过容错来提高可靠性:1968年阿波罗4号、土星5号。
1983年 AT&T发布UNIX System V, 系统功能已趋于 稳定和完善. 此后System V又有一系列的公布号: 1.0/2.0/2.3/3.5/4.0/4.2 等, 现在最后版本为 System V Release 4(SVRV)
操作系统的发展
嵌入式操作系统 Unix Linux
1991年10月,还在赫尔辛基大学上学的芬兰人Linus Torvalds在学校的ftp上发布了自己所编写的类Unix操 作系统--Linux 0.02版的源代码,并宣布它遵守GPL协 议,而且符合UNIX的操作系统POSIX标准,源代码可以 在Unix主机上用gcc编译生成可执行的二进制代码,可 以在个人计算机平台(Intel 80386)上运行。到1994年 发布正式的1.0版本时,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名气,GNU 组织也暂且搁下自己的hurd计划,全力支持linux的发 展。我们今天说的linux,事实上只是一个简称,它的正式名称是 GNU/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