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第三节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PPT课件

第三章第三节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PPT课件


5、促使南朝时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 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B、水利工程的兴修、良田的开垦 C、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传入
• 6、(04广东3)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 迅速发展,其主要•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1、六朝时期,江南农业得到开发。 其中成为产粮区的( )
①洞庭湖流域;②鄱阳湖流域; ③成都平原; ④闽江流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魏晋南北 朝时期北方的发展状况,总的趋势 是( )
A、环境状况恶化
B、环境状况良好
C、环境破坏缓解
D、环境破坏加剧
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商业一
1、特点:
反复的破坏和 恢复,总体上 在恢复和发展
东汉末年——破坏 曹操统一北方——恢复 八王之乱——破坏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恢复
2、表现
新农具; 新技术;
• 曹魏-马钧-翻车 • 水碓(dui ),水磨 • 西北嘉峪关二牛一人 • 一牛一人
兴修水利; • 曹魏--兴复渠堰堤塘
• 北魏孝文帝—通渠灌溉
•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7、(05江苏3)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 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 B.寺院经济衰落 •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唐宋在城市中
替别人保管银钱的商户 )
•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 8、(06年天津)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 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 • B.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 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 • D.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
• 9、(07江苏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 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 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 包括
•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一、农业的发展
(一)江南农业的开发 1、江南农业的开发:
1)区域:江东——整个长江流域——岭南、闽江
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 2)表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
位面积产量提高;
3)特点: 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
最发达
三吴地区
重要产粮区 洞庭、鄱阳湖流域、成都平原
2、江南农业开发的影响:
• 10、六朝时期,江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最 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
• B.统治者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C.大规模兴修水利
• D.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三国
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两晋
(前秦)
十六国
(265—316)
(304—439)
统一(280—316)
(317—420)
北朝
建立:386
北魏
统一:439
宋420

北齐 北周 梁
隋 589 陈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社会经济
知识目标: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 点; 2、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原因、 影响? 3、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4、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发展。
4)政治环重境:要南因方素比有北哪方些相?对安定;
5)自然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宜于发展农业生 产;
例: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 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二)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1)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隋统一准备了 条件;
2)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 了 基础;
3)南北经济交流进一步加强,使隋大运河 的开辟成为可能。 3、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劳动力: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劳动力、技术)
(根本原因)
2)民族融合: 南方民族融合,加速发展;
3)统治政策: 有利思于考经济:发展的政策; 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开发边疆; • 十六国北朝开发河西走廊
辽东地区
归纳总结: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
1、土地资源; 2、优越的自然环境; 3、充足的劳动力; 4、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 5、有利、有效的农业发展政策; 6、安定的社会环境;
三、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
吴国八辈蚕、蜀锦
南 制瓷
青瓷
方 造纸 建业、扬州
纺织 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
北 冶铁 方 制瓷
相州军刀;百炼钢;灌钢法 白瓷
造纸
洛阳、长安
特点:承秦汉;品种多;产量增加; 技术有所进步;手工业多以官营为主;
例: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技术有所发展, 下列各项能反映这一特点的( )
①吴培育出八辈之蚕,蜀盛产蜀锦;②北 方盛产青瓷,南方创制白瓷;③已经开始 利用石油、天然气;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 写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江南迅速开发, 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南方相对较安定; 北方战乱频繁;
2、士族庄园经济和 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士族制度盛行 士族享有特权; 佛教盛行;
3、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自给自足;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民族大融合 的加强
本节内容回顾
1、江南农业迅速发展表现、特点、原因 2、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的表现、特点; 3、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4、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
度萎缩的直接原因是(

A、少数民族内迁
B、城市遭战争破坏
C、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低
D、统治者推行抑商政策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规模缩小, 江南出现重要产粮区,这突出表明( ) A.战争对经济的兴衰具有决定性影响 B.南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超过北方 C.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D.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四、商业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萎缩,商品 经济发展缓慢; 2、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北方商品经济 有所恢复; 3、但南方商业比北方要发达一些;
例:下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情况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B.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 C.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 D.由于战乱分裂,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