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间风井主体结构防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中间风井主体结构防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目录 (1)1 编制依据及原则 (5)1.1编制依据 (5)1.2 编制原则 (5)2 工程概况 (5)2.1工程简述 (5)2.2设计概况 (6)3施工组织与部署 (6)3.1施工组织机构 (6)3.2施工管理 (6)3.3施工筹划 (8)3.4材料、设备、人员组织 (8)3.4.1材料进场检查验收 (8)3.4.2劳动力配置 (9)4 防水材料技术指标及施工方法 (9)4.1主要防水材料性能指标 (9)4.1.1PVC 防水板(根据《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12952-2011 制定) (10)4.1.2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10)4.1.3 非焦油聚氨酯涂料 (11)4.1.4 土工布 (12)4.1.5 钢边橡胶止水带 (12)4.1.6 外贴式 PVC 止水带的物理性能 (13)4.1.7 外加剂 (13)4.1.8 遇水缓膨性聚氨酯止水条 (14)4.1.9 双组分聚硫密封胶 (14)4.1.10 高渗透改性环氧防水与粘接双功能界面粘合剂性能指标 (15)4.1.11 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5)4.1.12 遇水膨胀止水胶 (16)4.2防水材料试验检测计划和频率 (16)4.3 主要施工方法 (18)4.3.1混凝土自防水(结构自防水) (18)4.3.2卷材防水层防水 (20)4.3.2.1对铺设防水卷材的基面要求 (20)4.3.2.2保护层的施工 (20)4.3.2.3防水卷材的铺设要求 (21)4.3.2.4防水层铺设顺序及方法 (21)4.3.2.5施工注意事项 (22)4.3.3混凝土结构接缝的防水和处理方法 (22)4.3.3.1施工缝防水 (22)4.3.3.2注意事项 (23)4.3.4特殊部位防水处理 (24)4.4施工要点 (25)4.4.1自粘防水卷材 (25)4.4.2钢边橡胶止水带 (26)4.4.3背贴式止水带 (26)5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6)6防水施工质量通病的处理办法或措施 (27)6.1开裂 (27)6.1.1产生原因 (27)6.1.2防治措施 (27)6.2卷材鼓泡 (27)6.2.1产生原因 (27)6.2.2防治措施 (28)6.3沥青发脆、龟裂等情况 (28)6.3.1产生原因 (28)6.3.2防治措施 (28)6.3.3防治措施 (28)6.4防水板焊接气密性检查 (29)7施工安全措施 (29)7.1运输安全保护措施 (29)7.2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30)7.3防水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35)7.4供电及照明安全控制措施 (35)8应急预案 (35)8.1 应急救援责任制及组织机构 (35)8.2 应急救援小组的主要职责 (36)8.3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职责与分工 (37)8.4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流程 (38)8.5中毒应急措施 (39)8.6 抢险物资、设备 (39)8.7主要应急措施 (41)8.7.1物体打击应急措施 (41)8.7.2高处坠落应急措施 (41)8.7.3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 (42)8.7.4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42)8.7.5支架变形失稳应急措施 (42)9 雨季施工预防措施 (43)10 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44)中间风井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地铁二十一号线10标土建工程招、投标文件及其澄清、补充文件。

(2)地铁二十一号线10标土建工程设计施工图等文件及相关参考资料。

(3)现场勘察所采集、获得的资料。

(4)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执行的有关施工、安全、质量及城市管理的规及规定。

(5)国家、省、市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规、规程及相关文件。

(6)地铁二十一号线10标土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7)《地铁二十一号线10标土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8)本企业现有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资源及多年从事铁路、地铁、市政等工程的施工经验。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1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04-2002)(11)《建筑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1)(1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8-2002)(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91)(15) 其他适用的规规程、法律法规1.2 编制原则以满足业主期望、投标承诺为目标,充分理解该标段施工的特点、难点,科学管理、精心组织;按业主要求的各节点工期,“优质、高效、安全、快速”地完成市轨道交通21号线10标土建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任务。

2 工程概况2.1工程简述暹岗站~水西站区间中间风井兼1#竖井1#联络通道的起止里程左线为ZDK17+450.823~ZDK17+495.624,右线为YDK17+440.319~YDK17+485.121,全长46.4米,基坑约深度为10.9m。

基坑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 支撑体系采用1道700×900mm砼支撑,斜撑采用700×900mm砼支撑。

主体结构为地下一层两跨结构,顶板覆土约为3m,结构侧墙厚度为700mm,顶板厚度为800mm,底板厚度为900mm,主体结构中立柱为800*1000mm和800*800mm。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管线资料,本基坑开挖围无需要迁改的管线。

基坑边3m处有1根DN300塑料煤气管线,围护结构施工前已对管线采取保护措施。

2.2设计概况⑴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多道设防,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防水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中间风井防水设计主要容:⑵混凝土自防水:主体结构采用C35、P8防水钢筋混凝土,设计年限为100年;⑶施工缝:施工缝防水设三道防线:①外防水、即侧墙外设背贴式止水带,顶板面层粘贴防水材料;②中间防水,侧墙、顶板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顶板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及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③顶板使用牛皮纸密封胶。

⑶附加外防水层:①顶板:采用2.5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②侧墙:采用土工布+1.5mm 厚PVC防水板③底板:采用1.5mm厚PVC防水板④收口处理:在防水板和涂料之间采用自粘改性沥青卷材.3施工组织与部署3.1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为主导,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公维良为组长的主体结构施工专项领导小组,并挑选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有责任心的人员组成现场技术、安全、质量小组负责现场检查工作,进行现场组织管理。

组织机构见图3.1-1。

3.2施工管理主体结构施工工序多,质量要求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并做好工序衔接,施工过程中在落实部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行政领导和主要管理人员工地值班制度和工序技术负责制度。

从技术、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上严格按照施工规及要求进行科学管理,施工过程中人员职责与组织管理确保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公维良)对施工全面负责。

技术负责人(天祥)负责现场工序的技术指导、技术监督,并及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反馈信息。

安全负责人(勐)负责施工安全检查、培训教育、用电检查、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工作。

分管副经理(公丕义、海涛)分别负责施工总协调,保证结构施工各项准备工作到位,落实到人,检查到位。

工程部长(住家)、质量工程师(樊帅)根据质量总目标,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对关键工序进行技术交底,使工程能按设计、规要求施工;同时负责进行隐蔽工程的检查评定。

物资设备部门(王颖)负责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合理组织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和保管;负责各种原材料、机具、设备的合理调配,对工程所用的材料、机电设备的质量和管理负责。

试验室(保参)负责对防水材料的原材料检测。

测量班(王洪雨)负责对主体结构轮廓线、标高的复核(与设计给定的线路图),以及现场放样、复核。

图3.1-1 中间风井主体结构防水施工组织机构图3.3施工筹划主体结构防水施工自下而上,先施做底板,之后施工侧墙,最后施工顶板。

计划施工时间10天。

3.4材料、设备、人员组织3.4.1材料进场检查验收进场材料主要两方面: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材料及施工准备材料。

主体结构施工材料:防水卷材、止水带、止水钢板、遇水膨胀止水条,碗扣架、无缝钢管、可调顶、底托,铁丝等。

施工准备材料:照明灯具、彩条布、土工布、棉被等。

材料进场需经过自检、监理检验和专职检验三道手续,以确保其规格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表3.4-1 主要材料配置一览表3.4.2劳动力配置主体结构施工劳动力配置见表3.4-2。

表3.4-2 劳动力配置表44.1主要防水材料性能指标4.1.1PVC 防水板(根据《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12952-2011 制定)4.1.2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4.1.3 非焦油聚氨酯涂料4.1.4 土工布4.1.5 钢边橡胶止水带4.1.6 外贴式 PVC 止水带的物理性能4.1.7 外加剂4.1.8 遇水缓膨性聚氨酯止水条4.1.9 双组分聚硫密封胶4.1.10 高渗透改性环氧防水与粘接双功能界面粘合剂性能指标4.1.11 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1.12 遇水膨胀止水胶表4.2 建筑防水工程材料现场抽样复验4.3 主要施工方法4.3.1混凝土自防水(结构自防水)4.2.1.1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标号控制主体结构采用C35防水钢筋混凝土,设计年限为100年。

施工前报混凝土计划及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浇筑部位与混凝土标号的核实。

4.3.1.2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①混凝土质量现场检验塌落度是现场控制商品混凝土的主要手段,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对到场的混凝土按照每车必检的原则进行检验,塌落度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坚决退回,不允许用于施工。

严禁向混凝土罐车中加水。

②凝土浇筑混凝土的密实程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保证其良好的防水性能。

使用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每点的移动时间为20-30秒,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60cm,见图所示。

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振捣到混凝土表面水不在明显下沉,不在出现气泡,表面出现灰浆为准。

振捣前将钢筋恢复到原位,振捣时不可随意撬动钢筋。

对于底板、顶板的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最小尺寸大于1m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严格按照分层摊匀,尽量散发混凝土凝固时的水化热,以避免裂缝的产生。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控制混凝土外温差≦20℃。

③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底板混凝土,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保湿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冬期可采用棉被覆盖保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顶板混凝土采用蓄水养护的方式,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