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结题报告书

课题结题报告书

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
课题结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
课题编号
批准立项时间
完成时间
课题负责人电话
所在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E-mail
填表日期
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印制
结题报告(可另加附页)
请按下列提纲编写,要求简明扼要,实事求是,不够可另附页。

1.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研究结果
3.与预期计划相比,说明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
三、研究内容:
我们的研究内容是:1、语文学科: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

2、数学学科: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

3、其它学科:探索“信息技术与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研究扩展到品德与社会等学科中,以培养学生快速
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

辅之以实验法、比较法。

行动研究与课堂教学模式或者说结构改革的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

在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构的规律中,我们首先通过“调查”了解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其次,在“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设想基础上,制定出有指导、可实施、有评价、可修改的具体计划,再次进行“教学试验行动”,将设想与计划付诸实现,在不同程度的班级中运用,然后“观察行动的结果”并进行反思,将行动得出的一定的模式进行推广应用,并从应用结果中得出总结评价。

七、研究结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是外界刺激被动的接受者和灌输对象;教科书是学习内容的载体;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与手段。

新的媒体的介入使“书灌”变成了“电灌”,并没有引起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可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

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

经过课题研究,并在实践中得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一三一”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做到与学科整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动手能力。

“一”=“任务——驱动式”
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

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是老师也不是“任务”,而是学习者本身,更进一步说是学习者的成就动机。

“三”=“讲授——演示式”+“自主——探究式”+“问题——协作式”
1.讲授——演示式
信息技术有些内容(或方法)的原始发现,其过程可能很困难,很复杂,很漫长。

再现这类过程往往比较困难,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一般都要采用讲授原理,演示操作方法。

要想在短时间内收到效果,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边听边观察边记,而教师在边演示边讲授中把必须的知识简明扼要地传授给学生,这样在短时间内就能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成功的讲授能使学生积极地与教师的思路保持同步,产生共鸣,心无旁鹜。

2.自主——探究式
自主性学习过程以“先学后做、边学边做”为基本特征,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做简单的讲授后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掌握;有些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浏览教学光盘、上网查询等方式自主去探究,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如在讲授“电子信箱的使用”一节时,我只是对电子信箱的含义及工作原理作了简单的介绍,介绍提供免费电子信箱的网站有哪些,然后告诉学生我的电子信箱地址。

而对如何申请一个免费电子邮箱、如何收发电子邮件只字不提。

我的要求是,每个同学通
过阅读教材、浏览网络、相互讨论等方式,申请成功一个免费电子信箱,并给我发送一个电子邮件。

三节课后,我打开了自己的邮箱,发现邮箱中不仅有学生发来的邮件,还有贺卡──他们甚至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附件发送、多方同时发送(抄送、暗送等)的操作方法。

让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时,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3.问题——协作式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问题,此时,教师组织学生将问题集中,可在小组交流,或在全班展开讨论,团队协作完成任务。

团队是在组员的协作下,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达到教师设计的教学目的。

协作学习,可以在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掌握课堂内容的效率。

“一”=“拓展——应用式”
每节课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会模仿教材的操作,而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基本技能,举一反三。

教师为学生提供有效途径,引导他们积极完成知识间的意义建构。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

也就是让学生学会用它处理信息,用它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勇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为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

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才是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积极完成知识件的意义建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即是进行教学工作设计的基本思路框架和技术方法与范式,是我校课题研究以来实践经验和理论实验研究的总结和概念化,也是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技术保障。

完成成果情况登记表:
附录:
(一)主要研究人员名单(不够可加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