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申请与保护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专利申请与保护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专利申请与保护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专利技术投资是企业知识产权资本化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企业通过专利权投资,虽然不能立即实现投资变现,但相应获得了所投资企业的一部分股权。

对被投资的企业来说,尽管专利权的投资存在较多的风险和变数,但专利权投资总体上对引进先进技术、改进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利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正是由于专利权投资对投资方和被投资方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专利权投资已成为当前企业投资的重要方式。

专利申请、保护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
专利制度在发达国家已有悠久的历史。

发达国家在企业投资中运用专利保护手段也有较成功的经验。

因此,这里探讨的专利申请、保护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主要以发达国家企业的情况为例加以说明。

前面已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投资有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为通过对企业投资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保护对企业投资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认为,专利制度是企业投资的原动力,可以加速技术成果的实施,减少企业投资风险。

根据欧洲专利局对欧洲国家要求专利保护的意图进行的调查统计,在专利申请的企业中约有40%的企业将专利作为减少投资风险的防身罩。

专利申请、保护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1.专利申请、保护是影响企业投资流向的重要因素
@
专利申请、保护影响投资流向,这是专利申请、保护对企业投资影响的重要体现。

例如,青霉素早在1929 年即被发明出来,发明人亚历山大·弗雷明考虑到尽快在社会上无偿推广运用而没有申请专利保护。

但正因为没有取得专利保护,没有人愿意就提纯这种药品、开发制造技术进行投资。

结果,这项具有广阔应用价值的技术直到“二战”期间因为战争的需要才得以被开发应用。

一般地说,企业专利申请量的多少、分布能够大体反映该企业日后取得专利权的状况。

企业在某一技术领域申请的专利较多,这说明该企业在这一领域内有较强的竞争实力,而且还能说明该企业的投资流向。

由于专利制度是对技术发明进行保护的重要制度,发达国家为便于技术转让和投资,一般对其具有市场价值的发明进行专利保护。

分析发达国家企业近些年来专利申请状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专利申请密集的领域往往就是企业投资集中的领域。

例如,近些年来,国外跨国公司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我国国内将重点发展的一些高新技术领域,这些领域也就是其在我国重点投资的领域,它们企图围绕自身的技术优势占领我国市场,并同时制约我国同类技术的发展。

这反映了发达国家投资企业重视对我国市场的长远的竞争优势,以知识产权垄断权独占我国市场。

而且,近些年来,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专利权能够获得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一些国家企业的国际投资活动与专利申请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专利申请获得授权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活动,这深刻地反映了专利申请、保护对企业投资流向的重要影响。

美国最大的化工企业杜邦公司近些年在华专利申请与投资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该公司截止到 1997年在我国共开办了9个子公司,而这些子公司大多数又是在1996年才开工的。

公司却早在1990年就开始大规模地在一些领域集中申请专利了。

如1990~1991 年两年间申请了270件专利,而临近开工的1995年才申请11件专利。


还如,近些年来日本企业对华的战略重点转向知识产权。

在专利领域,日本企业在中国申请与获得的专利数量最多,美国、德国等屈居其后。

日本企业在中国的专利最多既是其实施国际上惯用的专利先行战略的体现,也是日本企业决心以专利为武器投资中国市场并最终占领中国市场愿望的体现。

在DVD、数码相机等领域的投资及在中国相关的专利申请,无不体现了日本企业通过专利申请和专利保护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开发和独占市场的目的。

2.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创造性影响企业投资时对专利制度的运用
一般地说,中小企业经济实力有限,技术开发能力也不及大型企业。

它们开发出的产品一般周期较短而实用性较强,但创造性整体上低一些,专利保护对它们进行投资的影响要小一些。

当然这也只是相对的。

3.专利保护是企业投资的杠杆

拥有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企业进入新市场的途径通常有专利技术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专有技术许可等形式。

在企业决定将投资于某一新市场时,专利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表明,专利权对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具有积极影响——专利权指数提高1%,则外国直接投资数增加%。

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影响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对于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而言,知识产权的影响因行业与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美国两位作者的研究也证实,美国的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对新商业的形成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都具有影响。

一些新创办的、正寻求资本的公司发现,如果他们对风险投资进行了法律保护,就会有获得更多资金的机会。

如美国杰伊·沃克在网上经营拍卖生意就比较典型。

该公司曾因采用以顾客为导向的电子拍卖模式而获得专利权。

该专利权在为公司募集高达1亿美元的风险基金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还如,位于美国硅谷的西尔拉风险投资公司投资 4亿美元用于与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相关的小公司。

该公司总裁彼得·C.温德尔指出:“在我们考虑对公司进行投资时,专利对我们的决定是很重要的”。

他们还发现,在美国各种全新的商业公司中,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成了风险投资的一个理性制约因素。

还如,贝雷·赛月恩研究了专利保护与技术竞争和外国投资的关系。

他发现,国际技术竞争的加剧和全球经济贸易中知识产权份额的日益提高,大大提高了专利以及其他知识产权的功能和地位。

他在实证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一个国家专利保护对外国投资的影响,得出结论:专利保护水平与外国投资呈正相关关系。

总体上,发达国家企业认为应将专利作为实施投资决策的杠杆,企业在进行技术商品贸易时要考虑专利保护对其进行投资的地区会有很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技术开发—专利保护—商业投资—利润增值这一过程是发达国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轮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