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伐芦定

比伐芦定


泰加宁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广州军区总医院牵头多中心试验
中国的第一个比伐芦定随机盲法、阳性药平行 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与肝素作对照,观察比 伐芦定对择期PCI中国患者的疗效
泰加宁试验分组
218 例冠心病择期PCI患者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R 1:1
108 例肝素
110 例泰加宁
疗效评价标准:1)PCI 手术成功率; 2)PCI 术后 30 天内无心脏事件生存率 安全性指标:1)术后 24 小时及 30 天的出血并发症 2)穿刺血管损伤并发症和非血管并发症
试验结果(一)
试验结果(二)
P<0.05
结论
泰加宁具有至少不逊色于肝素的抗凝效果,但 显著地降低 24小时和 30天的出血事件。
信立泰药业使用国际先进技术研制的泰加宁可有 效、安全地应用于择期 PCI 术中的抗凝治疗。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优选方案研究 》子课题 ID: NCT01696110
对照组血小板
肝素组血小板
比伐芦定组血小板
比伐芦定(12μg/mL)或肝素0.1 to 1.0 U/mL给药30分钟后的 健康受试者血小板
Anand SX et al. Am J Cardiol. 2007
40 15 5 Thrombin U/mL Schneider et al Cor Ar Dis 2006
颗粒分泌物
时间(分:秒)
时间(分:秒)
时间 (分:秒)
人血小板富集型血浆体外试验; 肝素浓度0.1-1 U/mL模拟治疗剂量范围; 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葵钠给药浓度相同
Adapted from Gao C. et al and supplemental data Blood 2011; 117(18):4946-52.
年龄18-80岁,性别不限;拟行急诊PCI的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包括:STEMI和NonSTEMI),STEMI发病≤12小时(或发病12-24小
时仍有胸痛/不适和持续ST段抬高或新发生的LBBB
患者),Non-STEMI为发病72小时内完成PCI
泰加宁研究结果-30天MACE
比伐芦定与普通肝素或普通肝素+替罗非班相比较,
泰加宁-比伐芦定
• 比伐芦定是 20 个氨基酸的肽类药物,可以与游 离或血栓中的凝血酶催化位点、外围位点特异性 结合,是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 • 比伐芦定与凝血酶的结合过程是可控可逆的。 • 比伐芦定作为一种直接的凝血酶抑制剂在冠脉患 者中可产生一种可预测的抗凝效果,是一种耐受 性极佳的抗凝血酶药物。 • 比伐芦定血浓度与 APTT、PT和 ACT 正相关, 相关系数(r)分别为 0.77、0.73和 0.8(P< 0.001) 。
IIa
纤维蛋白
低分子肝素抗凝机制
2011美国ACCF/AHA/SCAI PCI指南中评为Ⅱb B级
接触性凝血途径
XIIa XIa
肝素/低分子肝素
自身性凝血途径
VIIa 组织因子
IXa Xa II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抗凝血酶III
Douglas B.Cines.Chest 1986;89;420-426
10 100 比伐芦定浓度(mcg/mL)
1000
Coughlin SR, Nature 2000 Weitz J, et al. Am J Cardiol 2001.
40
15
5
结合PAC-1血小板百分比
60%
50% 40% 30% 20% 10% 0%
肝素 1.2 U/mL 肝素 2 U/mL 肝素 + 依替巴 肽 比伐芦定
REPLACE-2
233 个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6010 名紧急或择期 PCI 术的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阿司匹林, 噻吩吡啶 R 1:1
肝素 + GP IIb/IIIa 抑制剂 (阿昔单抗/依替巴肽)
单用比伐芦定 (7.2%临时性使用GP IIb/IIIa抑制剂)
主要临床终点: 30 天内死亡、心肌梗死、紧急血运重建或住 院期间大出血 4 种症状的复合终点
1年死亡或再梗
结 论
● 本大规模前瞻随机对照试验显示, STEMI 患者行 PCI 术时, 与肝素合并 GP IIb /IIIa 抑制剂比较,单用比伐芦定:
– 显著性减少 30 天内严重出血事件和净临床不良事件 – 显著性减少1 年内16%净临床不良事件 – 显著性减少1年内 39%严重出血事件 – 显著性减少1年内31%全因死亡和 43%的心源性死亡 – 1 年内再梗、支架内血栓、中风和血管重建无差异
诱导 血小 板因子释放
Ⅱa
(凝血酶) ⅩⅢ
Ca2+
血小板活化
ⅩⅢa
Ca2+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 白单体
纤维蛋 白多聚体
比伐芦定的抗凝机制
接触性凝血途径 XIIa XIa IXa Xa
比伐芦定/水蛭素类似物
纤维蛋白原
Douglas B.Cines.Chest 1986;89;420-426
自身性凝血途径 VIIa 组织因子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30天的MACE (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靶血管血运重建、 缺血性卒中)未发现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泰加宁研究结果-30天出血事件
对于严重出血事件(BARC 3型及5型)比伐芦定组
的发生率更低,与普通肝素或普通肝素联合替罗
非班相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07, HR:0.93,
PCI抗凝新时代
泰加宁 - 比伐芦定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郭瑞威 教授
近20年ACS抗凝治疗的变化趋势
30天内非CABG大出血比心梗更增加 一年的死亡率
1 year estimate
Both MI and Major Bleeding (N=94) Major Bleeding only(without MI) (N=551) MI only(without Major Bleeding ) (N=611) No MI or Major Bleeding(N=12,557) 28.9% 12.5% 8.6% 3.4%
HORIZONS AMI
3,602 出现症状 ≤ 12 小时的 STEMI 患者
阿司匹林,噻吩吡啶 R 1:1
肝素+ GP IIb/IIIa 抑制剂 (阿昔单抗/依替巴肽)
比伐芦定 (±临时性GP IIb/IIIa抑制剂)
紧急血管造影, 患者随后分为 PCI、CABG 和药物治疗
3006 例作支架分组治疗
30 25
28.9%
心梗+大出血
( )
Mortality %
20
15
10 5 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330 360
12.5% 8.6% 3.4%
大出血
心梗
390
Days from Randomization
STONE GW . ACC 2007
Mehran R, TCT 2008
临床意义
● HORIZONS显明 PCI 后预防出血 会大幅提高早、晚期生存率 手术期选择最合适的抗凝药物和技术 减少出血事件是改善介入治疗预后的根本
比伐芦定国际试验: 单用比伐芦定
27
泰加宁 -
比伐芦定
信立泰药业使用国际先进技术生产的优秀抗栓抗凝药物
比伐芦定在美国的大多数导管室使用率达80-99%
比伐芦定: 通过直接抑制凝血酶抑制血小板
凝血酶是目前所知最强的血小板活化剂
110 凝血酶 (0.5 U/mL) 治疗血浆 水平范围
血小板活化百分率
聚集反应百分比
% 90 70 50 30 10 0.01 0.1 1
100%
p表达血小板百分比
80%
60% 40% 20% 0%
肝素 1.2 U/mL 肝素 2 U/mL 肝素 + 依替巴肽 比伐芦定
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 .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
韩雅玲
BRIGHT研究全国入选情况
2012.5.7~2013.4.25 共入选2194例 共计82家中心 包括26个省级行政区 约40个城市
背景及目的
本项目旨在观测国产比伐芦定泰加宁在急性心肌梗死 PCI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优化抗栓治疗提供依据
入选标准
95%CI: 0.78-0.98;p=0.003, HR:0.87,95%CI:0.64-0.93)
对于全部出血事件,比伐芦定与普通肝素或普通
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相比较,具有更低的出血风险
(p=0.041, HR:0.92, 95%CI: 0.73-0.97;p=0.001, HR:0.90, 95%CI:0.74-0.94)
30 天内个主要终点
1) 净 临 床 不 良 事 件
=
2) 严重出血 (非 CABG )
心脏严重不良事件 or
• • • • 全因死亡 再梗 血运重建 中风
30天主要终点事件
1 年净临床不良事件
1 年严重出血事件(非CABG)
1 年心脏严重不良事件
1 年全因死亡率
1 年心源性、非心源性死亡率
比伐芦定与肝素比较
优点:
• 比伐芦定不需要抗凝血酶Ⅲ(AT-Ⅲ)作为辅助因子,从 而使其抗凝作用与量效关系更吻合; • 比伐芦定对血栓中的凝血酶或循环中的凝血酶的抑制作用 几乎相同,而血栓中的凝血酶对肝素的拮抗作用比循环中 的凝血酶强 20 倍; • 比伐芦定不受激活血小板的影响,而肝素可被已激活的血 小板释放的血小板因子 4(PTF-4)或其它物质中和; • 比伐芦定不减少血小板; • 比伐芦定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而其它抗凝剂活化血小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