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刺瘊、寻常疣、悔气疮、瘊子
中医治疗刺瘊、寻常疣、悔气疮、瘊子
本病是人类乳头瘤病毒中HPV—l、HPV一2和HPV 一4引起的皮肤赘生物,初起为针头大小丘疹,逐渐增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过度,质地坚硬,灰黄或污褐色,可呈乳头瘤样增殖,拔除角质棘刺时容易出血。
疣体数目不等,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
发于甲缘者,可破坏指甲生长。
半数以上的患者疣体在两年内可自然消退。
特殊类型:(1)丝状疣;好发于眼睑、颈、颏部等处,多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出;(2)指状疣:发生一簇参差不齐的多个指状突起,尖端为角质样棘刺,数目多少不等,常发于头皮,亦可发于面部、趾间。
寻常疣发于足底的称为跖疣,外伤、摩擦或多汗为其诱因。
初起为一发亮丘疹,逐渐增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灰褐色或灰黄色,圆形,境界清楚,多发于足跟及经常受压处。
单发或多发,有时在跖疣外围有细小的卫星疣存在。
寻常疣如发于手掌则称为掌疣。
如数个疣聚集在一起,融合成为角质片块,将表面角质削去后,呈现多个角质细蕊,又可称为镶嵌疣。
中医称此病为“千日疣”或“千日疮”,又名“枯筋箭”、"悔气疮"、"瘊子"。
鉴于赘疣表面粗糙如刺,俗称“刺瘊”。
早在《灵枢经·经脉篇》中就有记载,隋朝《巢氏病源》称之谓“疣目”。
发病机理系由风邪搏于肌肉而变生。
亦有认为肝主筋,肝失血养,肝气外发,而生疣赘。
或因肝失荣养,失其藏血之功,导致血枯生燥。
筋气外发于肌肤,复遭风毒之邪相乘,而致血瘀,肌肤不润而生枯筋箭。
一.大蒜治寻常疣用紫皮大蒜1—3瓣,捣成糊状,用胶布将寻常疣根基部皮肤粘贴遮盖。
75%酒精消毒疣体后,用无菌剪刀剪破疣的头部,以见血为度,随即用适量蒜泥贴敷疣体及剪破处,随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3—5天后疣体即可脱落。
若惧怕剪破疣体者,可将蒜瓣切开涂擦疣体。
每日3—5次,14天后疣体即可脱落,患者不妨一试。
二.以线香灸法治疗寻常疣35例,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35例中男性27例,女性8 例;年龄12~56岁;疣体1~8 个;病程2个月~3年。
治疗方法患处皮肤常规消毒,取线香1支,点燃后将香头靠近疣体头部,施以温和灸,以使患者感到略有灼痛但能忍受为度。
每个疣体施灸15~20分钟。
如患者年轻体壮,忍耐力强,可适当延长施灸时间。
若经1次灸疗后未愈,再次施灸前,宜将疣体头部已角化部分以消毒刀片祛除,暴露其根部以提高疗效,每日可施灸1~2次,7天为个疗程。
治疗过程中须注意,若疣体周围因灸时火力过大而起水疱,切勿刺破,可停灸数日待其干瘪后,以镊子除去疣体。
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疣体完全脱落,1
用法:每剂水煎2次,合并2次煎液300~400毫升。
冰箱冷藏,服时温热,分4~6次,2天服完,5剂服10天为1疗程。
方解:人体气血调和,百脉通畅,不会生刺瘊、痰核、结节等痰湿瘀结之症。
若瘀结已成,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气血不畅己久,经脉痹阻而生。
在血流不畅、渐而成瘀的过程中,气虚常伴随始终,因气为血帅,血无气不行,所以方中重用黄芪、党参温养脾胃,振奋中阳,使清气畅达四末,行泽肤充肌之用,以此为主药,辅以赤芍、红花活血通络,畅达气血,又辅以急性子、黄药子、路路通,豁痰消瘀,破坚散结。
佐以香附子、枳壳,理气活血,甘草为使药,既能助党参、黄芪温中健脾,又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活血,消瘀散结之功。
运用:若颏下痰核肿大坚硬,久治不消,但未破溃者,方中加山慈菇10克,牡蛎30克。
若刺瘊多而渐漫延者,加木贼草15克。
同时可用香附子、木贼草各30克煎水外涂患处,1日2次。
对体虚日久,气血不足,面黄少华者,方中加丹参、当归等养血之品。
九.治寻常疣验方克疣方: 白花蛇舌草30克,板蓝根2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马齿苋10克,薏米仁10克,黄芪20克,甘草10克。
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各服1次。
药渣煎水外洗患处。
30天为1个疗
程。
乌附木贼汤: 乌梅30克,香附20克,板蓝根20克,木贼草20克,马齿苋20克,苦参10克,甘草10克。
水煎2次,去渣取药液300ml左右,待温后浸泡或湿敷皮损处,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用3~5天。
用治寻常疣、扁平疣,均需3~5天内效果明显。
用药过程中,可见疣赘与正常皮肤逐渐分离,可伴有灼痛,但不可停药,继续使用,直至疣赘全部脱落,多数患者无痛或轻痛,能忍受。
芝麻花擦剂: 取新鲜芝麻花适量,用以揉擦患处,每日3次。
笔者在基层中医院皮肤科经常使用此方法,结果效果较好仅少数复发。
一般7~10天见效。
若为干品芝麻花,可用水浸泡30分钟,煎沸,冷却后涂擦患处亦效。
十.治疗寻常疣扁平疣10则验方验方1 薏苡仁治疗扁平疣、寻常疣。
取生薏苡仁500克,研细末,然后加入白砂糖500克,共拌和。
每日服2~3次,每次1匙,服用10~30天可消退。
验方2 质优米醋100克,鲜姜50克,将鲜姜切碎,浸泡在米醋中10天即可。
用脱脂棉蘸醋少许,抹在瘊子局部,日擦洗1~2次,7日后,瘊子(寻常疣)即见萎缩,逐渐缩小,以致消失。
如能察知母瘊,即第一个生长出来的,个大表面粗糙,顶部开花,呈絮珠状,此为母瘊。
用此醋擦之,至母瘊消失,其他瘊子也能自然消失。
验方3 苦瓜口服、嫩南瓜汁液外涂可治疗治扁平疣。
验方4 丝瓜叶擦搓患处可治疗
寻常疣。
验方5 取粗大点的节节草(又名木贼草、笔头草)拔断节,用多汁的一头涂擦患处,每日2次,连用5天。
验方6 木贼草30克,香附30克,把两药放入500毫升食用醋中,慢火熬至80毫升,滤出药液备用,每日用药水涂抹患处2次,每次10分钟,半月后自然脱落,无痛苦。
验方7 中药内服,麻黄10克,杏仁(打)10克,苡薏米120克,甘草6克,猫爪草10克,连3~5剂。
然后置薄姜片或薄蒜片于疣体上,用艾柱点燃炙。
炙至皮肤灼痛即可,每日灸数次。
验方8 板蓝根、山豆根、香附、木贼各30克,食醋500克。
用法:以上前4味加入食醋中,煎煮10分钟,去渣待温备用。
泡洗患处15分钟,早晚各1次,每剂可用5天。
验方9取细线1根,长10 厘米以上,选择最大或最早出现的疣体(母疣)作为结扎对象,用线结扎其基底部(平正常皮肤处),结扎后患者感到局部略有痛感,但无明显不适,打好死结,防松动脱落,剪去丝线多余部分,1~3周后母疣坏死脱落。
一般在母疣脱落后1周,其它疣体常可自行消退或变小。
如母疣已除1周后,其它疣体无明显变化,可对其中符合结扎条件者加以结扎除去。
本法愈后不留疤痕。
验方10 鲜白蒺藜(带节)适量,砸烂如泥。
先洗净患处,再将上药泥敷于患处,用手指在患处反复揩擦,至有灼热和微痛感即可,每日1次,擦后不要用水洗患处。
一般治疗3-10天可愈。
方名:鼠妇外治方【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破瘀,消瘢痕。
主
治寻常疣和扁平疣。
【处方组成】鲜活鼠妇,用时直接将虫体和液体汁涂抹患处,用量根据疣大小、数目而定,一般每个患处每次用l-5枚鼠妇。
【临床疗效】治疗寻常疣45例,痊愈38例,占84.4%,好转4例,占8.9%,无效3例,占6.7%,总有效率93.3%;治疗扁平疣30例,痊愈19例,占63.3%,好转6例,占20%,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
大部分病人用药3-5次即获好转或痊愈。
【按语】鼠妇,俗称潮虫,颇似平甲虫,主要含蛋白质,可能含蚁酸。
用以治疗寻常疣和扁平疣,临床证明有效,且药源丰富,方法简便。
方名:醋蛋方【功能主治】功能平肝解毒。
主治寻常疣。
【处方组成】新鲜鸡蛋(或鸭蛋)7枚,煮熟或蒸熟后,剥去蛋壳,竹筷刺孔或切成4等分,浸入食醋50-70毫升,浸2-6小时服用。
或将7只蛋蒸成蛋羹,再加醋50-70毫升,拌匀后服用。
醋蛋可空腹1次服用,也可在当天分作2-3次服用。
服食时忌盐、酱油。
用前忌碱性食物或碱性药物。
如食用1次未效者,隔1个月再服1次。
【临床疗效】治疗68例,痊愈67例,其中服食1次痊愈者63例,服2次痊愈者4例,无效1例。
服用1次后7-lO天内,损害日渐缩小,消退时间平均1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