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女大学生化妆品市场调查组长:002938403883 ×××组员:002948484989 ×××2008年5月11日目录:概述 (2)报告正文:一、调查目的 (3)二、调查方案和数据收集 (3)三、主要结果 (3)四、结论 (4)五、建议 (5)附录:1.调查方案 (6)2.调查问卷 (7)3.调查结果统计 (8)下沙女大学生化妆品市场调查在化妆品市场迅猛发展的过程当中,女大学生已成长为重要的消费群体。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心理与习惯,为化妆品商家提供销售决策依据,我们于2006年5月专门就下沙高教园区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如下:一、调查目的了解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心理(动机及价格、质量、品牌等需求)和消费习惯(购买渠道、信息获得)等情况,使商家对大学生化妆品市场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能在扑朔迷离的市场环境下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二、调查方案与数据收集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下沙高教园区的女大学生。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100份。
三、主要结果1.市场现状与前景预测下沙女大学生使用化妆品的比例占65.0%;而认为化妆品市场前景理想的占69.4%,略高于前者。
关于使用化妆品年龄层方面,认为下沙女大学生在22-24岁年龄适合使用,基本为大二、大三和大四阶段。
2.消费动机在购买使用化妆品的女大学生中,因美容而使用化妆品的占总数的74.1%,因护肤需求占65%,因兴趣爱好占14.8%。
与这些数据相适应,在选择类型方面,更加青睐护肤类的占51.4%,其次是防晒保湿类占34.3%。
而不使用化妆品的原因主要是觉得浪费时间占40%,其次是觉得没必要占26. 7%和不感兴趣占20%。
3.质量与价格女大学生在选购化妆品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按比例大小依次为:质量、与自身的适合、价格:而女大学生购买化妆品能够承受的月支出额(元)为:4.品牌受女大学生青睐的化妆品品牌前四名依次是玉兰油、美宝莲、滋生堂、雅芳:67%的女大学生普遍认为洋品牌要好于本土品牌,并有47%的被调查者认为品牌经营是洋品牌和本土品牌的主要区别。
5.营销渠道在获取产品信息方面,朋友介绍和杂志是女大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分别占51%和37%。
而在选购地点方面,更加青睐在专卖店购买化妆品占48.6%,喜欢到超市购买占31.54%。
四、结论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本报告认为:1.市场前景看好。
女大学生购买化妆品主要出于美容和护肤的需要,与化妆品的基本功能一致——现有市场不会轻意萎缩。
35%的女大学生不使用化妆品,部分是因为认识上的问题和现有化妆品产品的不合理——这些比较容易改变。
2.女大学生注重化妆品质量,但她们对质量的认识可能与品牌和销售渠道有密切联系。
很明显,洋品牌和专卖店更容易获得她们的信赖。
3.价格虽不是女大学生选购化妆品的重要相关因素,但事实上她们消费水平限制了了她们的购买力:月50-100元的中低档产品是大多数女大学生能够承受的。
4.朋友影响和杂志介绍(公共关系促销)对女大学生购买化妆品有很大影响。
她们不太相信互联网和促销活动。
五、建议根据当前主要不利因素及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信息接受心理,商家在制定营销方案时,应当以有品位的产品形象定位和“润物细无声”的促销手段为中心,赋予产品以品格、美丽、简洁、省时等正面价值。
1.化妆品产品应当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简洁便用,节省顾客化妆时间。
2.化妆品价格应定位于中低档,但产品功能和形象设计应当追求高品位。
3.商家应当重视品牌的宣传推广,并通过专卖店和超市专区代售的方式突显其高品位。
4.化妆品推销方式应以公共关系推销为主,可通过知识讲座、专栏介绍等方式把化妆品和美丽健康、礼貌大方等正面形象结合起来。
5.促销对象应定位于大学二至四年级女生。
调查报告样本二东方学院学生乘坐868公交专线出行情况调查摘要:通过问卷、访谈和实地观察等调查方法,对东方学院学生搬迁新校区后的出行情况,尤其是乘坐868公交专线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出行频率明显降低、出行时间明显集中,学生出行主要采用公交方式,868专线成为绝对主力;而在周末和周二,专线非常拥挤,而且末班车时间也太早。
经过分析认为,目前专线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的出行目的、实际出行人数和出行时间的要求。
因此,建议增设新线路、扩加车容量、适当增加班次和延长末班车时间。
关键词:东方学院;学生;出行;868公交专线;调查一、调查背景和目的东方学院2010年秋季搬到长安镇,海宁市政府高度重视,长安镇政府和人民更是全力配合,为东方学院师生的到来提供各种帮助。
其中,868公交专线(以下简称“专线”)的开通就是地方政府和人民想师生之所想、行师生之所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以说,这条专线在保障学生顺利入学、居住在下沙的教师上班方面行之有效、功不可没。
但是,学校整体搬迁之后,与以前老校区相比,一方面地理位置较偏,离火车站、长途汽车站距离相对较远,另一方面,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可供出行的公交班次和种类急剧减少,学生对交通便利的需求和交通工具现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出行问题已经成为多数学生及其家长关注的焦点,急需着手加以改善。
为此,我们组成一个调查小组,对学生外出交通问题,主要是乘坐专线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详实调查和认真分析,旨在引起学校与海宁相关方面的关注,并为主管部门采取必要的改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二、调查方案设计与调研过程基于上述背景和目的,我们对调查方案进行设计,主要采用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为辅的调查方法,选择不同年级的100名学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6名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访谈,并专门在不同时间段乘坐专线9人次,对其进行实地考察。
其中问卷调查主要侧重于在总体上了解学生出行需求和出行方式,乘坐868公交专线的频率、满意度、遇到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访谈主要是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作深一步了解;实地观察主要目的在于一方面对学生的出行感受进行客观检验,另一方面为有区别的考察不同时间段专线的乘坐人数和拥挤度等。
调查活动于2011年4月20正式开始,至5月1日结束,发放150份问卷全部收回,无不合格问卷,抽样调查成功率100%。
其后两周时间,即5月2日至1 5日,对问卷进行了统计、整理,然后结合访谈记录和实地观察,对调查结果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分析,并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结论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1.出行频率明显下降,出行时间更加集中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有86位同学每周仅出行1次,占到整个调查人群的57.3%;24.3%的同学选择“几乎不出去”,而选择了“3次以上”的更是占绝对少数。
在进一步访谈中,有4位08、09级老生明确说明,他们认为与文华校区时相比,他们以及他们的同学出行频率明显下降。
而对于什么时候外出,85%的同学选择了周末,另有12.4%的同学选择了周二。
“这是因为出去购物也好、找同学也好,在路上都要花2到3个小时,只好利用周末和没有安排课程的周二下午。
”08信息管理专业的王利明同学如是说,“而在文华,想到哪里就去哪里,晚上9点还可以出去唱歌陪同学生过生日。
”2. 出行方式多为公交,专线是绝对主力大部分的同学外出都选择公交车,占调查总数的78%,选择三轮车的占总人数的11%,选择自行车的占到整个被调查总人数的6%。
而在公交出行方面,目前只有两条线路,即专线和81路。
根据观察,专线是学生乘坐公交外出的首选线路,“这自然是因为专线连接了长安校区、下沙高教城和九堡客运中心,更能满足同学们探亲访友。
”10级新生李旭东在接受访问时正准备去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找高中同学,“我们不习惯转海宁西站回家,那里班次少。
到九堡客运中心才真正方便回家。
我们班里大概只有七八人会通过海宁西站回家,他们大都是嘉兴人。
”3. 专线周末非常拥挤,乘客多班次少从调查问卷得知,选择专线“非常拥挤”的竟高达141人,占总样本的94%,只有2%的学生认为“不拥挤”。
对于造成专线拥原因,有96人认为是“乘客太多”,有78人认为是“班次太少”,有30人选择“其它原因”。
很明显,被访者中认为“乘客太多”和“班次太少”是造成专线拥挤的主要原因,分别占了64%和52%。
这与我们的实地考察也是一致的:在一次周末4:30从下沙高教园区回长安时,我们在公交车站等了20分钟才挤上一辆专线,车上人头攒动,根本转不开身。
当然,拥挤主要发生在周末,平时是很空的。
一次周三9:30从新校区出发,车上只遇到3个人,12:30返回时有6个人,其中有3个人是我校教师,1个当地村民,只有2名学生乘坐。
4. 末班车时间太早,不利于外出学生返校目前专线平时末班车始发时间为18:30,周末为20:30。
有67人认为专线的末班车时间应为22点,占总数的43%;50人认为应是21点,占总数的33%;而选择19点和20点的则分别占4%和19%。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就曾听到有学生在车上抱怨,就自己有一次紧赶慢赶,还是没有赶上,只好在浙江工商大学的同学那里住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才返校,差一点耽误上课。
四、主要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和调查过程中的体会,我们认为,总的来说,专线线路考虑到了我校学生实际出行情况,基本能满足回家探亲和下沙、杭州市区寻友以及购物的需求,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而且这些问题随着在校生人数的逐渐增多、外出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而变得更加严峻:1. 专线线路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的出行目的的需求。
学生出行不仅仅要探亲访友,而且还需要必要的外出学习、校外实践和实习,以及娱乐活动,尤其是从2011年9月起,08级学生已经进入大四,急需寻找实习岗位,联系就业单位,目前的线路显然不能满足这些正当的教学要求和生活要求。
2. 乘车高峰时间的载客量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出行人次的需求。
平时时间一般乘坐人员较少,但周末和周二下午、晚上则拥挤严重,这时出行会感觉到身心疲惫,甚至挤不上车,无法顺利出行或返校。
3. 专线末班车的时间设置不能满足学生实际返校时间的需求。
学生出行一次不容易,在路上花费时间较多,自然需要一次集中解决很多问题。
周末末班车设置时间虽比平时推迟到20:30,但与今日学生课外活动习惯相比,仍是不合理的。
五、建议为了更好的解决同学们出行难问题,同时也考虑到公交公司的经济效益,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增设新线路。
即新增东方学院到下沙高教西区、东方学院到杭州火车站班车。
如果说平时增开这些班车有浪费资源之嫌,可在非周末时间一天1个往返,周末则一天4个往返。
2. 扩大车容量。
改变专线公交车中巴车型,改为载客量更大的客车。
3.适当增加专线班次。
周二下午和周末的出行人数众多,适当增加公交班次,可改为每5分钟一班,或乘车早高峰和晚高峰改为5分钟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