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升四语文暑假班第5课 给阅读短文加标题的技巧(含答案)

三升四语文暑假班第5课 给阅读短文加标题的技巧(含答案)

第5课给阅读短文加标题的技巧
一、温故知新。

1.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不知。

——【汉】王充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唐】韩愈
(3)为学无疑,疑则有进。

——【宋】陆九渊
(4)可怜九月初三夜,似真珠月似弓。

(5)不识庐山真面目,身在此山中。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不(),二不休一是一,二()二三下五()二八九不()十不()三七二十一
二、课堂小结。

给阅读短文加标题的技巧
技巧一:根据主要内容概括出题目。

技巧二:根据文章中心提炼出题目。

技巧三:利用相关的物或景做题目。

技巧四: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也可做题目。

技巧五:用文章中主要人物做题目。

三、课堂小练。

(一)
一只蟋蟀住在田埂下面,一天,蟋蟀看到田埂上开了一朵小雏菊,蟋蟀问雏菊:“你是来做我的朋友的吗?你的花那么香,是为了让我闻你的花香吗?”
雏菊说:“我不知道什么是朋友。

去年一只小鸟把我留在这儿,今年我就从这儿长出来了,开了花。


“那你一定是我认识的那只小鸟留下来的,是他让你做我的朋友的。

去年我认识一只燕子,冬天他飞回南方去了,他答应回来的,但他今年没有回来,原来他让你留下来了。


雏菊说:“我也不认识什么燕子,但我会跳舞!”
雏菊就跳起舞来,她的腰很细,能跳出很多很好看的动作,还能在风里仰起脸旋转。

蟋蟀看到雏菊跳得这么妤看,忍不住鼓掌,还唱起蟋蟀之歌,为她伴奏。

雏菊说:“如果做朋友就是我跳舞的时候有人看,还有人鼓掌和伴奏,我喜欢和你做朋友。


蟋蟀和雏菊在一起度过了快乐的夏天
秋风吹来的时候,蟋蜱看到雏菊的叶子黄了,花瓣也卷起来干枯了。

“你怎么啦?你生病了吗?”蟋蟀问雏菊。

“我没有生病,我只是要凋谢了。

”雏菊说。

“什么是凋谢呢?”蟋蟀问。

“凋谢就是花开过了,又落了。

”雏菊说。

蟋蟀不明白雏菊会落到哪里去,他问:“那你也像燕子一样,要到南方去吗?”
“我不知道。

”雏菊说。

那一夜风很大。

蟋蟀在自己的洞里还听得到外面呼呼的风声。

第二天一早蟋蟀就跑出去看雏菊,可是,田埂上的雏菊已经不见了。

昨夜的风把雏菊吹落到田埂边的水沟里,流水把雏菊带走了。

整整一天,蟋蟀都趴在窗台上,看着曾经开过雏菊的田埂。

看着看着,蟋蟀不由自主地唱起歌来。

就在蟋蟀唱歌的时候,雏菊美丽的脸浮现在蟋蟀的心里。

“哦,我知道了,原来你到我的心里来了。

”蟋蟀高兴地说。

1.请阅读本文,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开头的横线上。

(2分)
2.为什么蟋蟀和雏菊能成为好朋友呢?( )(3分)
A.因为雏菊很会跳舞。

B.因为雏菊给蟋蟀带来了花香。

C.因为雏菊跳舞的时候,蟋蟀会给她鼓掌和伴奏。

他们互相欣赏,一起玩乐。

D.因为雏菊是燕子留下来的。

3.“整整一天,蟋蟀都趴在窗台上,看着曾经开过维菊的田埂。

”读这句话时,感情应该是()。

(3分)
A.欢快的
B.忧伤的
C.着急的
D.平淡的
4.雏菊走了,但是蟋蟀却高兴地说“原来你到我的心里来了”,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4分)
①植物和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喜好和情感。

②所有植物都是喜好颜色的,各种植物都能凭着良好的视觉,辨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喜好的光线。

用红光照射植物,可以增加植物中糖的含量;用蓝光照射植物,可以增加蛋白质的含量;紫光,可以促进茄子生长。

这样科学家可以根据植物对颜色的喜好和生产需要,给它们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

③植物不仅有自己的颜色喜好,。

有些植物伴随着任何一曲美妙的音乐生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例如: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特别快。

而有些植物就对音乐十分挑剔,像胡萝卜和马铃薯偏爱听音乐家瓦格纳的音乐,白莱和豆角则喜欢听莫扎特的音乐。

还有一些植物宁可不听音乐,也不愿听不喜欢的音乐。

高雅的玫瑰听了悠扬的小提琴曲鲜花怒放,可听了摇滚乐就加速花朵的凋谢。

④植物还有强烈的同情心。

当科学家把一只只小活虾扔进滚烫的开水锅里时,连接在一旁的植物叶片上的测试仪显示:植物的“情感曲线”像温度计的水银柱受了热一样,骤然上升。

那些目睹惨剧的植物好像在喊“”看来,植物的确是有情感的啊!“爱护花草树木”是对植物应有的尊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实在每个人的行动中!
⑤关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它( )告诉人们生物之间是有亲缘关系的,( )告诫人类应该尊重所有生命,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

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分)
2.在第⑤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分)
3.请把第②③段的过渡句补充完整,写在第③段的横线上。

(3分)
4.认真阅读第④段的内容,根据提示,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提示:试想你就是一种有强烈同情心的植物,在目睹那样的惨剧时,你会喊什么?)(3分)
5.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植物的?请写在下面。

(3分)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 hǎo hào)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他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lè yuè)师。

齐宣王喜欢热闹,还爱摆排场,总想在人们面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他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人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爱好,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所以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吹嘘自己,说:“大王,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的,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您。

”齐宣王听了爽快地留下了他。

从那以后,南郭先生就随着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

其实,他根本就不会吹竽。

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混在吹竽队伍中,装腔作势,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装出一副忘我的样子。

南郭先生就这样混了一天又一天。

过了几年,齐宣王过世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觉得300人一块吹太吵,就发布了一道命令,要每人轮流吹竽给他听。

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分)
2.南郭先生是怎样对齐宣王吹嘘自己的?请用“”画出来。

(5分)
3.请用“”在文中画出具体描写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语句。

(5分)
4.给短文加上合适的标题。

(2分)
5.结合故事内容,我知道“滥竽充数”就是指,比喻的人,混在行家队伍里。

(9分)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4分)
A.没有真才实学不要紧,只要掌握技巧,就可以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B.有真才实学,才能有立足之地。

参考答案:
(一)
1.蟋蟀与雏菊
2.C
3.B
4.略
(二)
1.植物的喜好和情感
2.不仅而且
3.还有自己的音乐喜好
4.示例:太残忍了!不要伤害小虾!
5.(1)植物的颜色喜好。

(2)植物的音乐喜好。

(3)植物有强烈的同情心。

(三)
1.hào yuè
2.“大王,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的,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您。


3.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混在吹竽队伍中,装腔作势,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装出一副忘我的样子。

4.滥竽充数。

5.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没有真本领充数
6.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