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层空间法》PPT课件
制度)。
返回
第一节 外层空间法的概念与发展
• 一、外层空间法的概念 • 1、外层空间是指空气空间以外的全部空间。 • 2、外层空间法,简称空间法或外空法,是有关外
层空间的法律地位以及各国探测和利用外层空间 活动的法律。它是现代国际法的一个新的分支。 • 3、外层空间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之间在探索 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中所发生的关系。
• 4.不在环绕月球或飞向、飞绕月球的轨道上以 及在月球上或月球内放置载有核武器和大规模毁 灭性武器的物体。
• 5.禁止在月球上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从 事任何敌对行为或以敌对行为相威胁。
• (三)条约和协定不禁止使用军事人员进行科学 研究或把军事人员用于任何其他的和平目的。
• 三、外层空间活动的制度
• 二、外层空间法的发展 • (一)在联合国主持下制定的有关外层空间的国
际文件有: • 1.1967年1月27日《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
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活动的原则条约》。 • 2.1968年4月22日《关于营救宇航员、送回宇航员
和归还发射到外层空间的实体的协定》。 • 3.1972年3月29日《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
• 3.归还。 • 无论在何地发现了发生意外的宇航员,都应立
即把他们安全地交还给发射当局的代表。
• (三)责任制度 • 1.责任主体。
• (1)国家对其在外层空间从事的活动,无论是政 府从事的,还是非政府从事的,都要承担国际责任。
• (2)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者是发射国。 当两国或数国共同参与一项发射活动时,一个空间 物体有几个发射国,这些发射国对该外空物体造成 的损害负共同和分别的责任。
• (3)当一个空间物体对另一个空间物体造成损 害,并由此对第三国造成损害,这两个空间物体 的发射国应承担共同和分别的责任,其赔偿责任 应按该两国过失的程度分摊。
• 2.赔偿的范围。
• 生命的丧失、身体受伤或健康的其他损害,国
的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间的法律地位
• 一、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 (一)外层空间不得被据为己有。 • (二)外层空间自由。 • (三)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
并应为全人类的开发范围。
• 二、地球静止轨道的法律地位问题 • (一)地球静止轨道是指位于赤道平面上空距离
地面35 871千米的一条与赤道平行的圆形轨道。 • (二)各国基于各自的利益,对地球静止轨道的
法律地位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 1.赤道国家的主张。 • 2.反对赤道国家的主张。 • 3.持折中观点国家的主张。 • 4.中国政府的主张。
返回
第四节 外层空间活动的 法律原则和制度
• 一、外空活动的法律原则 • (一)共同利益原则。 • (二)自由探索和利用则。 • (三)不得据为己有原则。 • (四)为和平目的原则。 • (五)援救宇航员原则。
器或任何其他类型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物体; • 2.各国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在外层空间布置此种
武器。 • (二)《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规定了
月球和其他天体实行较全面、严格的非军事化: • 1.月球和其他天体必须专用于和平目的。
• 2.禁止在天体建立军事基地、军事装置及防御 工事。
• 3.禁止在天体试验任何类型的武器以及进行军 事演习。
• (一)射入外空的物体的登记制度
• 1.发射到外空的空间物体必须在一个发射国登 记。
• 2、发射国是指发射或促使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 或从其领土或设施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
• 3.联合国建立一个总登记册,由联合国秘书长 保存,每一登记国有义务及时地向联合国秘书长 提供其登记入册的每一空间物体的相关情报。
• 一、外层空间划界的各种主张
• (一)在划界理论方面有两种主张:功能论和空 间论。
• (二)在划界的高度上主要的主张有: • 1. 航空器上升最高限度说。 • 2. 空气构成说。 • 3. 有效控制高度说。 • 4. 卡曼管辖线。 • 5. 卫星轨道最低近地点说。
• 二、中国政府的主张 • 中国认为:选择一条适当的分界线不仅涉及复杂
• 3.1986年12月3日《关于从空间遥感地球的原则》。 • 4.1992年11月12日《关于在外层空间使用核动力
源的原则》。 • 5.1996年12月13日《关于开展探索和利用外层空
间的国际合作,促进所有国家的福利和利益,并 特别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的宣言》。
返回
第二节 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 的分界问题
• (二)营救制度 • 1.通知。 • 各国获悉或发现宇航员在其管辖的区域、公海
或不属任何国家管辖的任何地方,发生意外、处 于灾难状态、进行紧急或非预定降落时,应立即 通知发射当局和联合国秘书长。
• 2.营救、寻找。 • 宇航员降落在一国领土内,该国应立即采取一
切可能的措施营救,并给他们一切必要的帮助。
• (六)国家责任和赔偿责任原则。 • (七)对空间物体的管辖权和所有权原则。 • (八)空间物体的登记原则。 • (九)保护空间环境原则。 • (十)国际合作原则。
• 二、外层空间、月球和其他天体的非军事化 • (一)《外层空间条约》对外层空间的非军事化
只作了少许的限制: • 1.各国不在环绕地球轨道上放置任何携带核武
第八章 外层空间法
本章重点 第一节 外层空间法的概念与发展 第二节 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分界问题 第三节 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第四节 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原则和制度 第五节 有关几项外空活动的法律问题
本章小结
• 〔本章重点〕 • 1. 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 2. 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主要是责任
公约》。 • 4.1975年1月14日《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
公约》。 • 5.1979年12月18日《关于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
上活动的协定》。
• (二)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五项决议还制定了五套 有关外空活动的法律原则:
• 1.1963年12月13日《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活 动的原则宣言》。
• 2.1982年12月10日《关于各国利用人造地球卫星 进行国际直接电视广播所应遵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