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考1)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教学计划

(参考1)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教学计划

中国古典舞基训安排计划
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的进行,没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不可避免地将导致教学的目的性,影响教学应有的成果。

因此,教学活动都应该有计划地进行。

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程大致可分为三段:即恢复课、授新课、复习和考试(或汇报)。

1、恢复课。

是休假(一个月左右)后上课的最初阶段,一般历时三周左右。

低年级稍长,高年级可短。

低年级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在假期(或间歇期)“退功”幅度大,恢复课可用二周至三周。

高年级学生由于已经具有一定的基本功基础,假期(或间歇期)“退功”幅度相对较小,恢复课可安排两周左右。

在学生间歇期间,即使学生坚持一定量的基训练习,但运动量仍然会较正常课减少,学生身体的关节、韧带、肌肉的能力与技术方法体力等方面都会有所减退,因此恢复课就是:(1)使学生身体各部位(颈、肩、背、腰、髋、膝、脚腕、脚趾)的能力、体力与技术的“法儿”都恢复到上学期末(间歇前)已达到的水平。

(2)对上学期末学生已掌握的教材进行有重点的复习(技巧部分单一训练为主),使之巩固或提高。

(3)有重点地克服与纠正学生休假前在训练中遗留的毛病和弱点,如跳、转、翻各类技巧中存
在的具有倾向性的毛病,或身体某部位的能力较薄弱等等。

恢复课从开始到结束,在教学内容的难度与教学进程的速度以及运动量等方面,都需要逐步加强,使学生体力、能力与技巧的恢复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2、授新课。

授新课是每一学期教学内容最多、历时最长的一个教学阶段,相对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授新课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1)教授新教材。

(2)对已学过的技巧加大难度。

(3)在已经学过的单一动作基础上进行组合练习,以及加大已学过的组合难度。

制定授新课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依据年级教学大纲或某一教学阶段规定的新课程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基础和授新课所占有的学时来安排,对所授新课内容在本学期末应达到的水平做一个估计和设想。

安排的依据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规律,以及教材自身的纵、横关系。

3、复习与考试。

考试或汇报前的三周左右应进入总复习阶段,对本学期或本阶段所教授的新教材进一步巩固提高,不宜再教授新教材。

因为此时已临近新的休假,如果教授新教材,学生在休假期间无法保证必需的时间练习,学了也难于掌握和巩固。

复习课也是最后将本学(或本阶段)所教授的主要教材集中组织为一堂课的过程。

一堂考试课(或汇报课)应展示本学期或某一教学阶段的最高成果,这堂课既要
全面,又要精炼,不能包罗万象,应该选择那些能代表学期或某阶段教学水平的内容,不宜把某些训练过程安排进去。

一个学期或某一教学阶段以考试或汇报的形式结束,这堂课既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

结束课的成绩好坏也是教师教学计划、总结经验、制定或修订下阶段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毕业班的考试课应周密、妥善地组织,以便其真正体现学生的技术、技巧、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的实际水平。

因此,毕业班考试课应该体现全部训练过程的最终成果。

此外,组织好每课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

附:1、舞蹈系中专(六年制),中专、大专(三年制)舞蹈表演计划表
2、舞蹈系中专(六年制),中专、大专(三年制)舞蹈表演计划表(安排顶岗实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