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 亲亲的宗法原则通过儒家的鼓吹和发挥, 成为专制政治的一种补充。
• 古代的宗法文化不仅给君主一种血亲的 归属感,同时它也构成一种现实的政治 力量。(亲亲互隐 )
讨论与观察
• 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在亲亲的原则下, 同族、同乡、同门、乃至科考的同年都能 唤起天然的亲近感,人们利用这种种关系 资源编制自己的政治关系网络,对上钻营、 依附,寻找靠山,对下按亲疏远近分配权 力资源,培植私人势力。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中国文化的两 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向东南逐渐 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 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 一。
3.复杂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 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一体多元的传 统文化
4、地理环境对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封闭性大于开放性。 缺乏对外开放、向外进取的动力
宗法制度对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
(1)家天下模式得以长期传存 • 宗法制度原则的本质就是家族制
度的政治化。家天下的家族统治 在中国传衍了2000年之久,王朝 的更迭往往是新旧家族的兴盛与 衰亡。
(2)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
• 亲亲是宗法制度的基础,西周的社会政 治秩序中,亲亲成为首要的政治原则。
1、自古以来中国即为人口大国
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一直是世界人口 大国。历史上时有增减。各历史时期人口峰值大都出现在盛 世,而人口的锐减或起伏不定往往是由于战乱。
康乾盛世: 人口不断增加,乾隆末年突破三亿大关, 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2、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追求自给自足)
宗法制度产生的原因
• 阶级产生以前,人类的发展是按照先是 原始的群居,以后是氏族,继而发展成 部落的规律进行的。这些组织,都是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
宗法制度产生的形式
• 商朝的国家形式是以王为首的贵 族政体。商朝的贵族同时也是大 家族的族长,所以商朝的国家形 式也就像一个家族的扩大。
第一,一面临海、三面环山,相对隔绝的状态。 第二, “天朝上国”的自我陶醉、自我封闭 观念。
• 闭关锁国
• 乾隆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 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二)处在一定时空环境的中国文化结构
• 第一,在思想上重人道、轻天道
• 第二,在政治上重礼治、轻法治 第三,在伦理上重群体,轻个体 第四,在认知上重直觉感悟,轻理性思维 第五,在学术上经学优先并笼照一切 第六,在心态上重实际求稳定
(3)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 在王朝出现危机的时刻,宗室贵族每每自 觉地担当起匡扶社稷、复兴王朝的政治使 命,使家天下的王权政治模式得到不断的 复制与再生。
专制制度具有的特点
其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礼法上的控制 经济上的控制 法律上的控制
其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中央办事机构 地方机构的设立
江南地区较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传统农业经济及相 关的经济部门发展,其良好的水路条件和沿海的环境, 其日益增大的人口密度造成的生存危机,促进了商业和 手工业的繁荣。
3、相对稳定的帝王统治(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为主)
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 础,尊崇共同的祖先以维系亲情,并 且由此区分尊卑长幼,确定继承顺序 以及家族成员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法 则与制度。
•
——张爱玲
现实生活中的小段子
• 有一天晚上,我的自行车坏了,正在车摊 修车时,放在车架上的一本《西方哲学史》 的书名给一位路旁休息的中年人看到了, 他好像是突然发现外星人似的惊讶地看着 我,并自言自语地说:“哈!哲学!现在 是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人在读哲学!”
2、广阔地域为中国文化提供可资回旋的舞台, 形成了不曾中断、具有连续性的传统文化。
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 制度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原则,是维系宗法 制的核心制度之一,它规定嫡长子享有继 承优先权。
• 宗法制度的总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 贤”。这种继承方式遏制了一般的王室成员 对王位的觊觎。这种注重血缘关系、强调伦 常秩序的基本原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结 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封邦建国制
• 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密切相关的,它是由宗 法制直接衍生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 因为分封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要“封建亲 戚,以藩屏周”。
封邦建国>西周部分封国
鲁国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 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 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 土田附庸。
——《诗经·鲁颂》
成王对周公说:“立你的长子伯禽, 使他为侯于鲁,大大地开发疆域,作周 王室的辅助。”于是命伯禽为鲁公,使 他到东方为侯,赐给他那里山川,还有 土田和附庸小国。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
长子 长子 长子 长子 长子
表示其余嫡子及庶 子等降一级
封建与宗法制关系图
宗庙祭祀制
• 宗庙祭祀制度就 是为达到维护宗 族团结而发展起 来的一种重要手 段。
其三、严密的人身控制
严格的户籍制度
• “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 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 岁登下其生死。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 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 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司会、 冢宰贰之,以赞王治。”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从自然地理环境看文化的类型
• 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 • 游牧文化发源在高寒的草原地带; • 农耕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平原 ; • 商业文化发源在滨海地带以及近海
之岛屿 。
• 三种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生活方式;三 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三种文化类型。
• 农业社会中的居民储藏一切的生活必需品, 包括自己身后的棺材,都认为是理所当然 的事。
基本面貌 就2000年来的历史时期而论,中国的经济 文化类型大体可分为渔猎采集、畜牧和农耕3个主要类 型。
渔猎采集经济文化区主要限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山 林及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交汇处。
畜牧经济文化区包括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草原、 新疆、青藏高原大部。
农耕经济文化区包括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 和台湾,南到海南岛的大片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