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设计安装规范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目录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管路设计安装总则 (3)
3.5 管路设计时应考虑装配自控仪表的条件和要求。
(3)
4 管路布置 (3)
4.1 管路布局 (3)
4.2硬管管路规范 (4)
4.3软管布局规范 (7)
5 管路安装弯曲要求: (13)
6 管路安装固定要求: (13)
7 职责及分工 (13)
7.1 设计部 (13)
7.2 制造部 (13)
7.3 质量部 (143)
1目的
结合管路实际布局存在的问题,制定规范化的管路布局标准,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规范液压管路(钢管、软管)的设计布局和安装规范,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液压管路的布局设计及安装。
3管路设计安装总则
3.1 进行管路的布置和安装设计时,首先应保证安全、正常生产及便利操作、检修,并且不影响车间内的运输和运行。
3.2 进行管路设计时,力求管线短,附件少,以节约成本。
3.3 管路设计除考虑正常生产外,还要考虑开车,停车,检修和事故处理的需要,同时应保护操作者的安全。
3.3 管路安装设计应根据具体生产特点,结合设备布置、建筑物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
3.5 管路设计时应考虑装配自控仪表的条件和要求。
4管路布置
4.1 管路布局
4.1.1钢管软管选择
固定不动的布局采用钢管连接,成本较低;活动件间的布局采用软管连接,成本较高;在成本、外观差异不大,特别是有震动影响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软管布局。
4.1.2管路布置注意事项
a.在管路的设计时设计工程师要先根据原理图考虑管道的走向,对所需连接的组件、元
件、接头、法兰作一个通盘考虑,保证安装时不与其他管路及部套发生碰撞。
同排管道的法兰或活接头应错开100mm以上,保证拆卸方便。
b.管路敷设应按有关工艺规范进行,排列和走向应整齐一致,层次分明。
尽量采用水平
或垂直布管,尽量减少转弯,并避免交叉,使管道简洁、实用、美观。
c.水平或交叉的管系之间应有10mm以上的间隙。
包裹保温层的管道应预留足够的空间。
d.管道的配置必须使管道、液压阀和其他原件装卸、维修方便、系统中任何一段管道或
元件应尽量能自由拆装而不影响其他元件。
第 3 页共 13 页
第 4 页 共 13 页 e. 配管时必须使管道有一定的刚性和抗振动能力,应适当配置管道支架和管夹。
弯曲的
管子应在起弯点附件设支架或管夹。
管道不得与支架或管夹直接焊接。
f. 管路敷设应防止元件、液压装置受到污染;配管不在圆弧部分接合,必须在平直部分
接合。
g. 管路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敷设,焊接后的管路固定和连接不得施加过大的径向力强行
固定和连接;穿墙管道应加套管,其接头位置宜距墙面800mm 以上。
h. 管路的最高部分应设有排气装置,以便排放管路中的空气。
i. 细的管子应沿着设备主体、建筑及主管路布置;管路避免无故使用短管件进行拼接。
4.2硬管管路规范
4.2.1布局时,钢管长度不要太长,管径合适,流速过高会损失能量。
4.2.2两固定点之间的连接,应避免紧拉,须有一个松弯部分,便于装卸,也不会因为热胀冷缩而造成严重的拉应力,如图4-1:
图4-1 两固定点之间的连接
4.2.3 钢管最小弯曲半径至少为直径的2.5倍,管端应留出直线部分,其距离为管接头螺母高度的两倍以上,同时应确保钢管在弯曲时有足够的直线段进行装夹,如图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