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一)家长学校教案--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四一)家长学校教案--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有效控制孩子上网
马云红
教学内容:网络时代,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家长明白网络在孩子成长中既有积极意义,也有负面影响。

2、教会家长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的途径。

3、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家长该如何正确、合理地引导孩子上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好!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其负面因素的影响。

为此,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不应只看到网络的负面影响而忽视它的积极意义。

在对待学生上网的问题上,你们平时是怎么做的呢?这节课我们一同来探讨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家长畅所欲言......)
二、老师讲解
对待孩子上网我们不仅要“教”,更要“导”,只要对孩子们认真加以引导,端正其上网态度,增强其网上自我保护意识,共同利用网络的优势,有计划地上网,最大化地优化其利而缩小其弊。

家长应通过以下途径正确合理地引导学生上网
1、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教育网站
互联网是虚拟空间,它方便、快捷、灵活的优点给予了学生们极大的遨游空间。

但许多学生上网都没有明确目的,上网后随意浏览,花在游戏类网站上的时间占上网时间的比例较大。

家长应注意引导学生选择上网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适合少年儿童进入的网站。

如“少儿网”,包括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中国学生报等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教育网站寻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对语文学科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在网上欣赏佳作。

2、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信息辨别能力
如果你问小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什么?很多孩子会回答是聊天、交友、玩游戏,只有很少部分人回答是学知识。

正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网络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知识越多说明学习越成功,其实,知识传播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孩子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

因此,我们教师和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学生对美好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以免他们在网络中“迷失”。

3、以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为切入点,合理引导其上网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作为老师和家长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在引导学生上网时,应避免只围绕学习这一个内容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哪怕只是发现他有一点点兴趣,抓住这个点,然后引导他往这个方面发展,那么,自然而然的孩子用于玩游戏和聊天的时间就会少了。

另外,也要善于利用一些心理学治疗知识在需要时用适当的方法去改变孩子,转移孩子喜欢玩游戏和聊天的兴趣,帮助他们走出网络成瘾这个迷阵。

4、在允许学生上网的同时,应对其提出如下要求:
(1)上网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圆满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2)上网时家长应不定时地予以督促检查,防止其浏览不健康的网页或沉溺于网络游戏。

(3)周内与周末的上网时间应有所不同,并严格控制其上网时间。

5、在电脑上安装一些具有屏蔽过滤功能的软件,以屏蔽过滤掉不适合学生接触和浏览的网站内容。

三、组织讨论
1、在对待孩子上网的问题上,你们平时的做法是什么?
2、你们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有效?
2、听了以上阐述,你们有何收获?
3、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打算如何有效引导和控孩子上网?
四、交流反馈
在引导孩子正确上网这方面,你们对学校教育有何意见或建议?
(家长畅所欲言……)
五、小结
互联网对小学生的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二者均不可忽略。

作为师长的我们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影响而一味地阻止孩子们上网。

只有在多了解、多关心孩子们的上网情况后,才能指导学生上网。

作为老师和家长,只有我们以“导”代“禁”,才能发挥网络积极的一面,从而为孩子们的正确上网保驾护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