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2020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2020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四)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四)满分:150分时间:l50分钟一、选择题1~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海洋生活的绝大部分生物体内的盐量与海水相比是 ( )A.低渗的B.高渗的C.等渗的D.不确定2.就有效防护距离来讲,效果最差的林带类型是 ( )A.通风林带B.紧密林带C.混交林带D.疏透林带3.不同坡向生物状况有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坡向 ( )A.母质不同B.太阳辐射量不同C.气候不同D.土壤不同4.生态出生率是指 ( )A.出生率B.生理出生率C.实际出生率D.理论出生率5.达到气候顶极以前的一个相当稳定的演替阶段是 ( )A.后顶极B.前顶极C.分顶极D.亚顶极6.裂唇鱼种群中如果雄鱼死去,种群中的雌鱼就会发生性转变而迅速变成雄鱼。

这个现象说明生物的 ( )A.领域特征B.密度效应C.社会等级D.环境决定性别7.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后期则无关紧要的是 ( )A.生物的散布水平B.生物对环境的适合性C.生物的生产量D.生物的繁殖水平8.人类向海水中排放含汞离子的化学废料,导致大型鱼类死亡的原因是 ( )A.水温的变化B.营养的改变C.有毒物质的富集D.矿物质的循环9.农业生态系统是属于 ( )A.无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B.人类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C.自然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D.燃料供能生态系统10.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 ( )A.现代生物学时期B.环境科学时期C.现代生态学时期D.生物学时期1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合产生 ( )A.黄化现象B.白化现象C.辐射效应D.代谢效应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植物对极端高温适合的表现的是 ( )A.有密茸毛B.有厚木栓层C.发达的根系D.细胞含水量降低。

13.主张捕食、寄生、竞争等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为 ( )A.生物学派B.气象学派C.食物因素学派D.自动调节学说14.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 )A.蜜蜂与其采访的植物B.人与饲养的家畜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15.森林群落“基盖度”的植物基部断面积,常以离地面高度断面积计算的是 ( )A.3.5cm处B.2英寸处C.1.3m处D.2m处16.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特征的是 (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水平下降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于原物种生存C.种类数量不稳定D.群落结构已定型17.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 ( )A.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C.淡水湖泊D.极地冻原18.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 )A.能量越来越少B.能量越来越多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19.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周转期是. ( )A.周转率的倒数B.能效的倒数C.流入量除以库存容量D.流出量除以库存容量20.动物对其他种类生物的影响表现的实例是 ( )A.食谷鸟因为食物的短缺而迁徙B.豆科植物的自身供氮结构C.夹竹桃含有的苦味强心苷对动物组织产生危害D.蚜虫侵袭榆树,使叶子组织畸形,生长成虫瘿二、填空题:21~4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生物的生态对策有____ 和r对策两种。

2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我们常把大的、缓慢移动的库叫做____ 库;而把小的、迅速移动的库叫做交换库。

23.能源按照形成和来源,可分为四大类:太阳能、地热能、____ 核能。

24.群落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这样的群落称为____25.容积较大,具永久性,物质交换活动缓慢的库称____。

26.爬行动物皮肤干燥,能够不透水,以排泄尿酸来代替排泄尿素和氨,这是该类动物对____的适合表现。

27.生物的存有与繁殖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有,只要有一项因子的改变超过了生物的生存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就是____ 定律。

28.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的中心问题是____。

29.因为低温的限制,玉米螟只能分布在气温15℃以上的天数很多于70天的地区。

在长江流域和福建,黄山松因____ 限制不能分布在海拔1000~1200m以下的地区。

30.土壤组成中,水、有机物和____ 是影响肥力的因素。

31.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对生态系统实行调节管理,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这类生态系统属____32.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对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____ 。

33.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员间通过吃与被吃的食物营养关系联结起来的链索叫____。

34.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____ 、实验研究和模型模拟研究。

35.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有机物作为食物源的异养生物是____ 。

36.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同外界交换的物质量占库存总量的分数值叫____。

37.种间关系中,____ 、捕食关系、寄生关系是对抗性的关系。

38.生物种群密度增加引起种群内部的变化,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这是受生物的____ 效应作用的影响。

39.凡未受人类干扰和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水平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是____ 。

40.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____。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

准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划“√”。

错误的划“×”。

41.生态学词是由达尔文首先提出来的。

( )42.“春化作用”的主导因子是温度。

( )43.实验研究是利用实验的条件模拟某种生态状态,研究其中的一些条件的变化,观察它们对生物的存活、繁殖、行为等特征变化和生理变化的影响,以及对种内、种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 )44.食物链越长,能量利用越充分。

( )45.在一个岛上的鼠类盼数量就是该岛鼠类的种群密度。

( )46.荒漠群落中,因为极端干旱,只有旱生草本生存( )47.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 )4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魂是循环实行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 )49.由环境中季节变j}匕所决定的种群波动的变化,多与食物的变化无关。

( )50.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正相互作用增加负相互作用减少。

( )四、简答题:51~53个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51.筒述常用生命表主要有哪些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52.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53.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是如何组成生态系统的?五、论述题:54题。

20分。

54.论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答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

1.C2.B3.B4.C5.D6.D7.A8.C9.B l0.C11.A l2.C l3.D l4.C l5.C16.D l7.D l8.A l9.A 20.D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K对策22.储存库23.潮汐能24.共建种群落25.储存库26.水27.耐性28.人口问题29.高温30.空气31.半自然生态系统32.反馈33.食物链34.野外调查35.消费者36.周转率37.竞争关系38.密度39.自然生态系统40.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水平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1.× 42.√ 43.√ 44.× 45.√46.× 47.√ 48.√ 49.× 50.√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

共30分。

51.常用生命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简单的生命表仅仅根据各年龄组的存活或死亡数据编制的。

(2)综合生命表与简单生命表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描述了各年龄的出生率。

(3)称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实行存活数动态监察资料编制而成。

这类生命表或称为同生群生命表。

动态生命表中个体经历了同样的环境条件。

(4)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体一年龄结构调查资料编制的。

表态生命表中个体出生于不同年(或其他时间单位),经历了不同的环境条件。

所以,编制静态生命表等于假定种群所经历的环境是没有变化的,有的学者对静态生命表持怀疑态度,但在难以获得动态生命表数据时,如果将静态生命表应用得法,还是有价值的。

52.(1)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2)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3)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

53.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

生态系统包括以下4种主要组成成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不但为本身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它制造的有机物也是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来源。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成分。

消费者摄食植物已制造好的有机物质,通过消化、吸收并合成自身所需的有机物质。

分解者的主要功能与光合作用相反,把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亚系统,以及无机的环境系统,都是生态系统维持其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成分。

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能流、物流(物质循环)和讯息传递而形成的一个物种间、生物与环境问协调共生,能维持持续生存和相对稳定的系统。

五、论述题:20分。

54.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

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一般说来,生物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变缓。

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

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和深刻的影响。

温度对生物的生态意义还在于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的改变,如引起湿度、降水、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食物和其他生物活动和行为的改变等,这是温度对生物的间接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