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礼仪总结(草案)教师礼仪代表着职业形象、学校的整体形象、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违反教师礼仪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当一个人处在教师职业状态时,其功能会被成倍地放大,会影响许多学生,甚至对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
一.教师的语言礼仪言语表达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最主要方式。
教师如何说话是培养师生良好情感的重要方法。
也是让自己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收和接受的保证一. 非权势,态度真诚,积极对待学生。
教师必须注意自己和学生的民主平等关系的确立。
二 .语音、语速、语调适宜。
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及课堂情境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三.熟练使用普通话。
普通话是国家法定的标准化语言,也是教师必须使用的职业语言。
教师必须运用国家规定的“全国通用普通话”教学。
四.准确、无误的科学性。
教学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传授知识要科学、正确。
在语言使用上,教师应力求字斟句酌,做到发音准确、清晰、语句通顺、无误,避免学生错误地接受和理解教学信息。
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定理、每一次批评或表扬,语言的运用必须是科学的,容不得半点含糊,更容不得谬误。
五.语言要精练。
讲课要抓住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话,给学生以干脆、简洁、利落之感六.语言幽默、诙谐。
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情趣,既带给学生轻松愉快,又有深刻哲理;既能创造自然和谐、平易亲切的课堂气氛,又能为学生提供思维驰骋的天地。
七.语言要平实、自然,不哗众取宠。
教学语言应讲究平实、自然,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消化教材。
八.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教师使用生动、形象化的语言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有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九.善于使用情感性语言。
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情感之美。
教师的语言要满载着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充满对本学科的执著之情,饱含对专业知识成果的赞叹之情。
多运用鼓励性语言,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十.善于使用肢体(态势)语言。
肢体语言直观形象,可与讲授形成珠联璧合之势,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感知教材;适时而有分寸的肢体语言能帮助教师控制教学秩序,发挥组织教学的功能。
十一.用语要慎重。
涉及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道德伦理和经济地位的话题,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必须“三思而后出口”十二.用语要高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适时恰当灵活使用有关文明用语。
①“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学好!”②“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③“你真的很出色!”④“你一定能行!”⑤“你的回答很独到!”⑥“老师很愿意帮助你!”⑦“你别急,再想一想,你会答得很好!”⑧“谁都可能会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你仍然是好样的!”⑨“你很有个性,希望你发扬长处,克服不足!”⑩“谢谢同学们对老师的信任和支持!”。
十三.语气要恰当。
说话语气一般都应柔和、带有启发性、充满信任感、语美感和期待性,且不可尖声怪气、粗声暴气、噪声恶气、生硬恐怖、令人心烦讨厌。
十四.提问要求。
针对全班提问,要求不要对某个学生有暗示,这样可能使其他学生不满。
针对某个学生提问,一是要给予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不搞突击。
十五.交流。
和个别学生交流时最关键的是不但要用语言温暖人心,而且能够解决实质性问题。
十六.教育语言。
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尊重学生人格。
语气可以严厉,但语言不应粗俗二.教师的服饰礼仪。
教师的着装是无形的教育力量。
教师着装应符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年龄特点、职业特点、学识水平,大方得体,给人以稳重高雅的美感。
一着装要合乎时宜。
着装要与时间、地点、场合及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相协调。
二.着装要注意色彩搭配。
服饰是由色彩、款式和质地等因素构成的,色彩是构成服饰的第一要素。
教师服装的色彩搭配应尽量做到上身浅色、下身重色、整体美化、重点在颈部的原则,以便视觉主点被引向面部,这样就显得重心较稳。
女教师的裙子下摆、裤口和鞋面装饰不要太跳,不要用闪光饰物。
鞋、袜、下摆配色应接近衣物,不要过分追求流行,以免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评头论足,分散注意力。
三.教师着装要具有职业美感。
要具有职业美感,教师着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衣服和佩饰要整洁、完好、大方。
建议教师最好穿正装,而不要穿休闲装。
四.不得佩饰物:禁止教师佩带饰物(如:耳环、耳钉、项链、手镯、戒指等),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损害课堂教学效果。
五.禁止化浓妆。
禁止教师为赶时髦而进行过分化妆、妖艳化妆(如:过分染发、描眉、画眼影、嫁接睫毛、涂抹浓艳口红、涂脂抹粉等)。
严禁染手指甲和脚指甲。
六.清洁。
教师勤换衣勤洗衣,保持衣物的整洁。
七.整齐。
教师应注意衣冠整洁,着装注重细节。
八“要保持自己美好形象,从头开始;要给人留下美好印象,请注意时常修饰头发。
”整洁得体大方的发型容易给学生留下神清气爽的美感,反之,蓬头垢面会使学生产生萎靡邋遢的反感。
因此,不论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都要做到发型大方,不怪异,长短适中,头发干净整洁、无汗味、无头屑。
九面容是最引人注目之处,保持清洁是面部最基本的要求。
男教师不得蓄须,鼻毛应经常修剪,以不长出鼻孔为准;女教师可简单化妆,但切忌浓妆艳抹,要知道适当的美容化妆是一种礼貌,可使自己显得更精神,过分修饰则容易给学生不稳重的感觉。
三.形体礼仪对课堂中的教师来说,保持适当的身体姿势,也是现代教师礼仪的基本要求。
课堂中,教师形态方面的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乐观健康,挺拔向上,潇洒自然,既能够给人以美感,又不刻意保持某种姿势。
一站姿(1)教师的站姿应是:抬头、挺胸、收腹、立腰,身躯正直,下颌微收,双眼平视,双肩自然放松,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正中男教师双腿可适当分开,以双脚距离不超过肩宽为宜;女教师应双膝自然并拢,一脚略微向前置于另一脚的中后部,两脚呈“丁”字形,或两脚跟并拢,脚尖张开呈“ V”形。
(2)忌弯腰驼背,步履蹒跚,面无表情。
(3)避免刻意保持某种被认为是优美的姿势。
二.坐姿(1)教师的坐姿都应该做到挺拔向上,挺直腰板,整个人有向上拉的感觉,整个身体的中轴线呈直线,而不能扭曲。
(2)忌讳双腿直伸出去。
将腿脚置于桌椅上,这是绝对要避免的教师行为。
抖腿、蹬踏物体都是极大的不文明行为。
(3)入座时,动作从容不迫,轻盈和缓。
女教师着裙装入座,通常应先用双手拢平裙摆,再平稳坐下。
(4)落座时,应坐椅面的三分之二左右,坐满座椅或仅坐在椅子的边缘都是有失风度的。
第三,行姿。
(1)教师的行姿应给人以稳健、从容、和谐的印象,行走时身板要直,双肩要平,头部端正,双眼平视,步履轻而稳,速度快慢适中,要有节奏感,两臂自然摆动,摆动的幅度以 30度左右为佳。
(2)上课时,教师在讲台上不能来回不停地走动,这样会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3)不宜久站一处一动不动,这样会给人以静止压抑之感,课堂就会显得死板。
正确的方法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从容走动或变换一下位置,如果看到有学生不注意听课,可以走到他的座位旁给予提醒。
四.手势。
(1)手势也被称作手势语,是教师教学时必须利用的一种教学资源。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的手势要能够和整个教学进度、言语表达和身体姿势配合使用。
(2)教师在讲课时,除了基本的教具如教鞭(现在一般没有教鞭,即使有,也是那种激光指示笔)、粉笔、三角板、直尺等,手里最好不要拿其他东西。
(3)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
(4)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手的姿势,最忌讳的就是双手抱于胸前或者背于后面,给人以傲慢不近人情之感。
其次教师不停地挥动手臂,动着手指头,给人以烦躁不安的感觉。
最后是些教师爱把手插在裤兜里讲话,或者走来走去,甚至玩弄口袋里的小物件。
(5)教师在指人示物或在课堂上让学生到前边回答问题时,最好采用整只手掌,掌心向上表示请的手势,动作要准确、舒展、到位,如敷衍潦草反而失礼。
(6)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突出表现时,教师可微笑着伸出大拇指,表示肯定和称赞,或带领其他学生热情为其鼓掌,给予鼓励。
(7)当教师拿取东西时,在够得着的范围内动作应是两手持物,五指自然并拢,这样显得庄重而有教养。
五鞠躬。
(1)上课之初,教师应采取端正的站姿,双目注视学生,双手下垂,上身平缓地前倾约 30度,而后恢复原状。
礼毕应面带微笑,双眼有礼貌地注视学生,然后开始上课。
(2)上课结束时,教师可再次面对学生从容施以鞠躬礼,以表示对学生积极合作的感谢,这样能体现教师良好的个人修养与师表风范。
六.板书。
(1)书写要规范:粉笔字书写要正确、认真、工整、清秀、美观、大方、规范(2)板书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姿势很舒展,有书法家挥毫而就的气势(3)书写时注意不要离黑板过近,保持半尺左右的距离。
用笔要有力,但是又不要过于用力以致压断粉笔。
(4) 如果黑板上方够不着,不要勉强写在黑板上方,黑板下方过低的地方也可以不用写.七.目光。
(1)通过目光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存在和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是最为关键的。
保持目光的上下左右的转移。
(2)转移目光的时候,注意速度适当,既不过快也不过慢,除非目光以外的区域发生教学意外事件。
太快给人以盛气凌人和缺乏和善之感,太慢则让人以为没有生气、空洞、漂移。
(3)中途可以有停顿。
(4)一般先左右后前后,除了注视学生的面孔和眼睛外,也可以关注学生的书籍和服饰,这样可以使学生全面关注自己的发展。
(5)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或者和学生交谈结束时,教师要注视学生,并点头肯定,示意让学生坐下或交谈结束。
(6)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谈时,应当不断地通过各种目光与对方交流,调整交谈的气氛。
(7)不同的教学环节要正确使用不同的目光。
向学生提问时,目光要柔和,充满自信和鼓励的信息。
学生回答完毕,可以颔首并用赞许的目光示意坐下。
如果回答错误,千万不要轻易用失望的目光回应学生。
(8)一个基本的礼仪就是在和异性学生交流时,不论是在班集体当中,还是和教师在教室里个别说话时,教师一方面不可过长或者过短地注视对方,同时不要多去注意对方的衣着和服饰。
(9)上课开始,教师应面带笑容,用温和的目光把全班同学环视一遍:“请坐!”八.笑容。
微笑是维护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润滑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微笑教育要把学生的情绪智力放在首位,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
作为教师,无论是哪一个孩子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微笑和鼓励。
一般在讲课时,如果没有明显的或者用目光屡制而不止的意外情况,教师应该保持适当的微笑。
(3)向学生提问或者倾听学生发言时,教师应该用配以赞许的微笑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观点。
(3)学生上课前或者下课时向教师致礼时,教师一定要用微笑给予回报,并配以颔首。
(4)在微笑之外还有中笑、大笑等,教师也要善加运用,但是绝对避免不加控制的笑.(5)让自己的微笑更加优雅。
先要放松自己的面部肌肉,紧绷的脸是没法真诚微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