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主蒸汽温度变化对机组的影响
在实际运行中,主蒸汽温度变化的可能性较大,主蒸汽温度变化对机组安全性、经济性的影响比主蒸汽压力变化时的影响更为严重。
一、主蒸汽温度过高的情况;
通常只允许主蒸汽温度比额定温度高5℃左右。
当主蒸汽温度升高时,主蒸汽在汽轮机内的总焓降、汽轮机相对的内效率和热力系统的循环热效率都有所提高,热耗降低,使运行经济效益提高,但是主蒸汽温度升高超过允许值时,对设备的安全十分有害。
主蒸汽温度升高的危害如下:
(1)调节级叶片可能过负荷。
主蒸汽温度升高时,首先调节级的焓降增加;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尤其当高速汽阀中,仅有第一调速汽阀全开,其它调速汽阀关闭的状态下,调节级叶片将发生过负荷。
(2)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降低,蠕变速度加快。
主蒸汽温度过高时,主蒸汽管道、自动主汽阀、调速汽阀、汽缸和调节级进汽室等高温金属部件的机械强度将会降低,蠕变速度加快。
汽缸、汽阀、高压轴封坚固件等易发生松弛,将导致设备损坏或使用寿命缩短。
若温度的变化幅度大、次数频繁,这些高温部件会因交变热应力而疲劳损伤,产生裂纹损坏。
这些现象随着高温下工作时间的增长,损坏速度加快。
(3)机组可能发生振动。
汽温过高,会引起各受热金属部件的热变形和热膨胀加大,若膨胀受阻,则机组可能发生振动。
在机组的运行规程中,对主蒸汽温度的极限及在某一超温条件下允许工作的小时数,都有严格的规定。
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当主蒸汽温度超过规定范围时,应联系锅炉值班员尽快调整、降温,汽轮机值班员应加强全面监视检查,若汽温尚在汽缸材料允许的最高使用温度以下时,允许短时间运行,超过规定运行时间后,应打闸停机;若汽温超过汽缸材料允许的最高使用温度,应立即打闸停机。
例如中参数机组额定主蒸汽温度为435℃,当主蒸汽温度超过440℃时,应联系锅炉值班员降温;当主蒸汽升高到445~450℃之间时,规定连续运行时间不得超过30min,全年累计运行时间不得超过20h;当主蒸汽温度超过450℃时,应立即故障停机。
二、主蒸汽温度降低的情况;
当主蒸汽压力和凝结真空不变,主蒸汽温度降低时,主蒸汽在汽轮机内的总焓降减少,若要维持额定负荷,必须开大调速汽阀的开度,增加主蒸汽的进汽量。
一般机组主蒸汽温度每降低10℃,汽耗量要增加1.3%~1.5%。
主蒸汽温度降低时,不但影响机组的经济性,也威胁着机组的运行安全。
其主要危害是:
(1)末级叶片可能过负荷。
因为主蒸汽温度降低后,为维持额定负荷不变,则主蒸汽流量要增加,末级焓降增大,末级叶片可能过负荷状态。
(2)末几级叶片的蒸汽湿度增大。
主蒸汽压力不变,温度降低时,末几级叶片
的蒸汽湿度将要增加,这样除了会增大末几级动叶的湿汽损失外,同时还将加剧末几级动叶的水滴冲蚀,缩短叶片的使用寿命。
(3)各级反动度增加。
由于主蒸汽温度降低,则各级反动度增加,转子的轴向推力明显增大,推力瓦块温度升高,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降低。
(4)高温部件将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和热变形。
若主蒸汽温度快速下降较多时,自动主汽阀外壳、调节级、汽缸等高温部件的内壁温度会急剧下降而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和热变形,严重时可能使金属部件产生裂纹或使汽轮机内动、静部分造成磨损事故;当主蒸汽温度降至极限值时,应打闸停机。
(5)有水击的可能。
当主蒸汽温度急剧下降50℃以上时,往往是发生水冲击事故的先兆,汽轮机值班员必须密切注意,当主蒸汽温度还继续下降时,为确保机组安全,应立即打闸停机。
紧急停机的事故类型
(1)机组转速超过超过额定转速112%,危急保安器拒动。
(2)正常运行中机组轴承突然发生强烈振动,增幅达0.03mm;或振动超过0.10 mm。
(3)发生水冲击。
(4)轴封和挡油环处冒火花。
(5)机组任一轴承断油、冒烟,或轴承回油温度超过75℃。
(6)油系统着火,并且不能在短时间内将火扑灭。
(7)主油箱油位突然降到最低油位以下。
(8)调节系统发生故障,无法维持运行。
(9)轴向位移达到停机值。
(10)推力轴承温度急剧升到95℃,或者支持轴承温度达到105℃。
(135℃)(11)启动交、直流润滑油泵无效,润滑油压下降到0.059MPa时。
(12)机组起火。
(14)油箱油位低到停机值而又无法补油
(15)主蒸汽管道、主凝结水管道、油系统管道或附件发生破裂,急剧泄漏。
(16)凝汽器真空下降超过规定的极限值。
(17)主蒸汽温度突然上升,且超过规定的极限值。
(18)主蒸汽温度突然下降,且超过规定的极限值(过热度规定为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