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修行(一)文:本圣法师前言许多人一提到修行,就认为出家才是“修行”,其实我个人以为,人生旅途,我们从娘胎出来,呱呱坠地那一刻的啼哭,应该也算是修行了。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所以,我们无论怎么轮回,修行永远是“一个人的修行”,一切事相都是给予我们历练的恩典。
即使是双胞胎,生辰八字相同,但命运轨迹却有所不同,甚至福报有天渊之别,说明他们前世的因果、今生的经历中起心动念肯定不同,只要活着,应该都在修行吧。
我这里所说‘修行’二字,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因此,我计划讲几个孩童时的故事,以及我自己的体会,以帮助那些对“修行”二字有误会的人们。
(一)踩坏小汽车的故事我出生在1970年代,山东省偏远地区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还好今生我的父母都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家庭经济条件比一般农民略好一点点,但也是1984年以后才完全吃上白面馒头。
父母一辈子兢兢业业的工作,考虑工作的事情比较多,对我也没有特别照顾。
在7岁以前,除了推咕噜圈、女孩子的毽子之类,就没有别的玩具。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父亲有一次去县城开会,骑着自行车带着我,那时候我还没有上学,父亲嫌我小,因为农村孩子一般8周岁读一年级,我就没有读。
结果8岁那一年我们村子的小学一年级没有招生,父亲在外地教学,就又没有上,9岁才读一年级。
不过这次跟父亲进城是在7岁的时间。
进了县城开完会,父亲带我去逛百货商场,给我买了平生一辆小汽车做玩具,我非常兴奋。
路上一直爱不释手,连任何好吃的零食都没有去要。
那时候买点花生就算是很好的零食了。
回来以后父亲就带我到他教学的学校里边去,在他学校的大办公室里玩。
过了一会大概是放学了,很多小同学到办公室交作业吧,他们更没有见过小汽车吧,大家都围着看,很多小孩儿没见过,稀罕,就拿过来玩一玩。
玩了之后呢,就另一个玩。
我一开始呢,有点不舍得,(去相应小时候那种感觉的话,这种就是与生俱生的“贪”吧)。
后来,后来第三个,第四个小孩抢着玩,看了之后我自己也想玩,(他们)就不让,小孩轮流传着看。
传了好几个人,我心里终于忍不住了,“嗔”心生起来了,我上前几步,把小汽车一把就抢过来了(好像好大的力气),放到脚底下,一脚就踩瘪了……我就观察啊,小孩子也有观察力的,毕竟那时候相对来说清净。
我怎么犯这种错误啊?这么美好的东西就被我一念就破坏了,爸爸过来半天也没有修好,但他也没有责怪我。
当时懊悔的心所就升起来了,那种懊恼,非常深切的印象。
这也是我人生的唯一的一次这样的错误,再以后从此不会犯了。
后面人生几十年的时间里,就是再生气,我都带着一个观照,嗔恨心要不得,千万不能破坏美好的东西,对嗔恨心就特别的警惕……学佛十多年,慢慢深入法义,发现小时候的修行也很重要的……当然,这种观照功夫(那时候也不懂什么叫观照)也许是前世带来的……(未完待续)(二)“嗔恨心”与打架的故事关于“嗔恨”心程度的控制,肯定是靠“观照”的。
小时候有两次打架的经历,记忆犹新。
分享给大家做案例进行分析。
上学后第一次打架:我读一年级已经是9岁了,而且是秋假以后,因为在80年代北方农村的小学,因为老师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吧,是有一个收秋的农忙假的,叫做“秋假”。
那时候父亲在离开家乡五公里的一个村庄教学,就把我带到了那个学校,这个学校有小学,有初中,还有初三的复读班,在当时是附近农村一个比较大的学校,学生差不多有600多人。
等于我去读书的时候,别的同班同学已经读了半个学期。
在这个小学中,大多数是这个村庄的孩子,少数外村的孩子就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上千人的村子里,有唯一一口水不怎么苦的井。
有一天,班里一个外村同学被本村一位留级的同学欺负,这种现象时有发生。
我自然觉得这件事情不对,就说了他几句,他就开始骂。
他可能比我还要大上一两岁,在一年级留级也是常有的事情。
我当然不怎么会骂人,就特别生气,两个人就开始掐架。
一开始打的并不严重,但随着“战争”的进程,好像“嗔恨心”不受控制,边打边向外跑,边跑边打。
跑着跑着就打到了那口全村人依赖的“井”边,好像我们都摔倒了。
就摔倒在井口的旁边。
虽然他大我一两岁,但好像我们势均力敌。
在井边掐架,应该还是有一点危险的。
我感觉到了危险,就说算了算了,我们都松手吧。
好像当时我的观照就是:为了一次打架就掉进井里淹死,太不值得。
其实打架到后来,好像也没有太多的嗔恨心了,就是男孩子为了证明自己不差的面子而已。
我一提议,他也松了手。
旁边有些同学一直跟着,就各自拉着我们,一哄而散。
这一次有点危险的生命体验就是:“嗔恨心”一定要被控制。
是必须有限度的。
另一次记忆犹新的打架:在小学期间,我学习一直非常好,考试都是班里前几名。
大概在五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学习不太好的同学,我们平时打打闹闹,也算是好朋友。
那时间,教室里突然流行看武侠小说。
其实我从二年级就读《烈火金刚》、《岳飞传》、《杨家将》之类的书。
但流行武侠小说,好像是五年级的事情。
有一次因为一本武侠小说,我们开始掐架,原因不太记得了,好像是他看书不还还是怎么滴。
这次掐架,同样嗔恨心生起了,越来越严重,最后我们互相卡住了对方的脖子,大家都不松手,好像非要证明自己不会失败。
最后还是我先说一句,算了,我们松手吧。
大家都松了手。
嗔恨的心气好像一下子消失了。
然后我们一起看武侠小说。
这次打架的体验是:“嗔恨心”是不能突破底线的。
底线应该就是生命,生命是可贵的。
现在部分理解了“知止而后有定”。
总结:孩童时期的所有生活,都算是“修行”吧,这些体验背后的‘观照’,给我后来的人生旅程带来记忆深刻的“标准”,这些标准大概相当于佛法中的‘戒’吧。
孩子们没有这些体验及训练,在成人后同样会因为嗔恨心会犯很多错误。
前言:今天的分享,主要是关于‘贪吃’。
从孩童时代过来的人,相信您会有类似的经历的,会心一笑之后,可以推荐给孩子们看看。
(三)贪吃的好孩子70年代所生的农村孩子们,因为兄弟姐妹多,当时经济条件不好,大部分都会有一点挨饿的记忆基因,所以关于“吃”的故事,应该都有一些记忆。
今天简单分享几个小时候关于“吃”的记忆,记录这种“修行”的过程,也是很有趣的。
第一件:大概是10岁的时候,有一次生病了,大概是感冒,嘴巴里很涩没有味道。
就是胃口不好的状况。
爸爸好像从集市上买了几个橘子,那是今生第一次吃橘子。
不要笑话俺,那个年代,北方的孩子们几乎都没有吃过橘子。
记得小时候,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晚饭后,在天井里乘凉,一边听爸爸讲文革期间大串联,他们吃过全国各地的“稀罕”东西,一边流口水。
哦,现在说橘子。
爸爸说这些橘子一天只能吃一个,这样可以吃五天。
哦,我答应的很好。
大概是因为感冒发烧,一天就没有怎么吃东西。
突然有一个稀罕的东西吃,我小心翼翼的掰开橘子,先吃了一瓣,哇,又酸又甜,真是人间美味,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候的口水,非常好玩。
很快一个橘子就吃完了。
然后就开始了心理斗争:再吃一个吧?!反复拿了几次,还是决定再吃一个。
再过了一阵子,又想吃了,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五个橘子吃完了。
那时候还算是好孩子,所以有些后悔,又觉得非常不好意思,有点忐忑不安,这么“贪”吃,爸爸肯定不高兴了。
当时就观察自己:内心有一个“贪吃”的小孩,好像不受自己的控制。
就暗暗下了决心,以后不这样了!结果后来还算是有点成绩,以后再有好吃的,基本都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了。
当然现在学佛以后明白,这就是第六识(意识心)和第七识(末那识)之间的对话。
这种“贪”是第七识支配的。
第二件关于贪吃的故事: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吧。
还是破了一次“戒”。
这次贪吃,印象太深刻了。
那时候,我跟着妈妈在姥姥家附近的一所乡镇的中心小学住。
为了省钱,妈妈自己打煤球烧。
一次,妈妈带着哥哥和我去一个叫做“鹅场”的村子就拉煤。
大概来回的路程有十五公里。
这个时候,应该生活条件比一年级时候已经好了很多。
买了煤回来的路上,在一块瓜田的路边,买了一个大西瓜,大约20多斤。
当时尝了尝西瓜,确实非常甜,还是沙瓤。
妈妈说带回去吃。
就这样我们在太阳下拉车回到学校。
迫不及待的切开西瓜就吃,吃了好多,肚皮已经很圆了才停下来。
妈妈就去做饭,结果妈妈做了非常好喝的槐花鸡蛋汤,又喝了好几碗。
等感觉饱了的时候,已经晚了,撑着了,感觉肚子涨得疼,非常不舒服,妈妈说不要紧,一会儿就好了。
这个“一会儿”持续了至少半个小时以上,‘疼’的非常刻骨铭心。
这次‘贪吃’的经历,又一次给我深刻的反省:再好吃的东西,都必须有限度……后来的人生旅途中,关于‘贪’的观照,都有孩子时期的记忆作为标准,倒也是帮助我少犯了很多错误。
真的感恩人生中所有的经历,所有的酸甜苦辣,所有的折腾,都让我在生命中觉醒!(四)一次忍辱的经历前言: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差不多都不是自以为是的,根本原因就是“我执”,所以“忍辱”就特别不容易修,只要一个关键的“坎”一过,就容易上一个层次的。
今天分享一下我少年时期的一件事情:前文说到我在妈妈所教学的学校读了两年书,大概是四年级和五年级,当时学校里有一位同事和妈妈是好朋友,她有一个男孩子,叫“一鸣”,比我高一年级,个子比我稍高一些,相貌庄严,是我的偶像,我们经常一起去学习游泳,抓蛐蛐,打羽毛球等,这样我们慢慢就成为好朋友。
他还特别喜欢唱歌,因为我没有音乐天赋,所以我特别崇拜他。
一鸣的父亲是镇变电站的电工,有时学校停电就打电话求他帮忙,当时在农村算是有点小本事的人,长得又非常英俊,又有一些文化,所以平时就有一些自负,日常还喜欢喝点酒,好像酒量不大,喝一些就容易不由自主的说胡话。
初中一年级的暑假,这时候我也是少年了,正处于叛逆期的萌芽,日常喜欢看书,自尊心好像变强了,也比较敏感。
我和一鸣已经分开一年多了,就特别想找他玩。
经过父母同意后,就自己骑自行车去他家。
他们家与我们家相距20公里。
当天上午去到他家,一鸣哥哥很高兴,她妈妈也很高兴。
下午一鸣的父亲回来了,好像喝了点酒,也显得很高兴的样子。
晚上吃饭时他又继续喝酒。
我就劝他少喝点,对身体健康不好。
好像他就不高兴,就开始刷酒疯,然后指桑骂槐的开始谩骂。
一鸣哥哥看看这个情况就带我出去玩,等我们去同学家转了一大圈回来,他还在那里骂,估计很多酒鬼都是这个毛病吧。
我越听越烦恼,感觉他句句都在骂我。
一鸣都看不下去,去和他爸爸理论,最终却被骂了回来。
因为正是少年时期,一开始我好像面子就有些挂不住,就想恼火。
但好像心里面有一个理性的“小人”告诉我:不能和他一样,‘我’要忍住。
慢慢的心火下去,冷静下来了。
他仍然在院子里面骂,大概骂了几个小时,到晚上九点多。
我越听越觉得他可怜,而且内心出奇的平静,后来就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吃过早饭,一鸣的爸爸才起床,我知道该走了。
我走到他的跟前,“扑通”一下冲着他跪下来:叔叔,我回家了,您多保重,少喝酒。
他的脸好像刹那变红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转身去院子里骑了自行车就回家了。
回家以后,这件事情我也没有告诉爸爸妈妈,但随后几年从来没有再去过他家,但我们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