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河文化汇报

黄河文化汇报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托克托县区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南 孟津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 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 国东西,流域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的忧患及 成因分析
黄河水污染回潮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 平方公里,是中 国境内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流 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 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 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沿河流 域的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所以中国 人一般称其为“母亲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也是世界 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就是雄鸡心脏的 动脉,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历史。黄河长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将 近752443平方公里,与上千条支流和溪川相连,犹如无数的毛细血管,源源 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华儿女,炎 黄子孙如滔滔黄河之水在不同的领域引领着时代潮流,也以不同的方式诉说 着黄河昔日的荣光,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
——修筑堤坝,疏通河道
河口
孟津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 注入海:渤海 流经地形区:
黄河的忧患(过)及治理
上游 荒漠化严重
——还草还林,梯级开发水能,修建大型水 利枢 纽工程,引水灌溉。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造林 下游 “地上河”,洪水、改道
——加筑堤坝、疏通河道、引黄淤灌
问题就出在 这四亿吨泥 沙上
(悬河)
泥沙
自然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 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 结构松散,很容易受到侵蚀和崩塌, 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 黄河。
今日的黄河
今日的黄河
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 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 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 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 水土流失。
断流 ——节约用水、水量调度 凌汛(上下游)
——科学监测、及时爆破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前 景 与 展 望(1)
• 修建水利枢纽,控制水量和沙量: 1957开始兴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运用 此工程可控制黄河下游水量的89%和沙 量的98%,使治沙和防洪并举,还可发 电、灌溉等,取得综合经济效益;另一 座重要防洪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 程正在建设中。二者联合使用,可使黄 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并使黄河的防洪 能力由现在抵御60年一遇的大洪水提高 到千年一遇。
黄河流经9个省,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 字,又隐隐的像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 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 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上、 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 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一般为2.6米,有 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米~1.6米。
三门峡大坝出水口处的水质污染十分严重
摇篮
-----黄河
气候 温暖
森林茂 密
土地 肥沃
昔日的黄河
昔日的黄河
黄河变了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成了忧患
黄河变化的原因是 总重量达十六亿吨,其中十二亿吨被 搬到了大海,四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 道中。
今日的黄河
黄河清了,大 地绿了,我们的地 球又充满生机了!!
治理方案
1.坚持以牧.林为主。 2.合理规划利用土地。
3.大量兴修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 定能防止水土流失, 黄河变好的梦想一 定能成为现实
黄河的奉(功)
1、黄河——中华民族发祥地
2、奉献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上游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
5月—6月
2月—11月
上 游 峡 谷
上游水电站
自然因素
土质疏松 植被稀少 降水集中
人为因素
过度开发、 毁林毁草
——植树造林
水土流失
黄 河“ 地 上 河”
中 下 游 水 利 枢 纽
三门峡
小浪底
河南/山西
70年 代 断流长度千米 断流时间天 断流起止月份 135 9
80年代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79 11 683 121 —— 133 704 226 —— 137
——还草还林
前 景 与 展 望(2)
• 治理黄河新设想:挖沙降河,悬河入 地——每年在黄河口挖取泥沙,降低 河口段河床,这样中下游河道的积沙 就会被水冲移而下,使整个中下游河 床逐年降低。只要每年挖沙不止,30 年后黄河中下游河道积存的大约60亿 立方米的泥沙就会被冲走,世界著名 的“悬河”就可能变成地下河。
中游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
3、奉献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4、奉献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壶口瀑布
资料:“痛苦的记忆”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000多年间, 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 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 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洪水南下,冲进淮河, 淹没了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 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 变成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