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目前我国的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模式仅仅控制的只是表层问题,管理者并没有将市场上有关问题考虑在内,没有重视解决内控和治理之间的相互衔接,进而研究出来的风险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解决真正的具有伤害性的问题。
也因此在2007年的金融危机发生时就算是有了应对措施为何还是损失惨重。
证券公司应该跟随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与各类的危机要素来改变解决方案,进而提高风险解决方案。
本文就是对我国的证券管理模式进行分析,通过管理的一些基本情况对于它的定义以及其重要性等一些原有的条件对证券公司管理问题做出有关分析找出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外投资界的经验来完善我国证券公司管理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证劵公司;风险管理;决策分析目录一、引言 (1)二、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涵义、功能与作用 (1)(一)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涵义 (1)1.分层管理 (1)2.集中与分散的统筹兼顾 (2)3.强调对风险的预测 (2)(二)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功能 (2)(三)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作用 (2)三、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状况 (3)(一)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历程 (3)(二)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现状 (4)(三)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6)1.治理结构缺陷导致风险管理工作薄弱 (6)2.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执力度不够 (6)3.风险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6)4.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7)四、我国证券公司强化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7)(一)国外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7)1.内部控制和合规性方面 (7)2.信息披露和市场监管方面 (7)(二)证券公司内部的管理对策 (8)1.全要素风险管理策略 (8)2.全方位风险管理决策策略 (9)3.建立全面证劵公司风险管理系统 (9)(三)外部的政策引导和监管 (9)1.外部的政策引导 (9)2.证劵公司政策的监管策略 (10)结论 (10)参考文献 (11)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转型,我国的证券公司逐渐在经济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在中国的经济市场上证券行业不仅仅只作为最重要的参与者,在不断进步的今天,它还充当着其他不同的角色,在市场上,你可以发现不管是在发行中介或者是交易中介又或者是投资,融资方面都有它的存在只不过是其存在的角色不同而已。
在市场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各种经济体制也会有所改变,就比如证券市场的管理模式,有那么多的管理模式就只有风险模式是证券管理的核心,无论是对于公司本体还是社会,风险模式的管理都是最重要的。
因此,在有关部门的管理下风险模式管理趋于完善,但是就算如此仍有不少的公司因为风险管理控制不当导致公司破产。
不过,在经过此次事件尤其是2007年的经济危机过后,我国的证券公司才对风险模式有了更为重要的认识。
但是正因为经济危机的来袭,在这之后我国市场经济因发展尤为迅速,但是不足之处就是证券公司对于风险管理模式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
例如2013年,光大银行内部的证券部分因为自营业务出现的问题导致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波动,给我国投资者带了巨大损失,同时也为我国的证券公司后来的发展敲下警钟,提醒后来者在不断发展公司的前提下同时也要做好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二、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涵义、功能与作用(一)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涵义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与其他行业的风险管理模式不同,它所采用的风险管理被国际上很多银行所应用,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分层管理分层管理是隶属于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它能根据各个部门不同职位的大小利用分层管理对最高管理层做出有效的管理。
公司的每个部门不论是基层还是高层都应该有相应的风险管理要求,在整个日常工作中,部门有关风险管理的工作人员将每天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信息一级一级向上传递,最终到达最高风险管理委员会。
2.集中与分散的统筹兼顾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中,会有许多兼顾不到的地方,这也就是风险管理制度不断的进化,逐渐形成集中式和分散式的管理。
负责管理风险的部门领导在通过管理风险的过程中应用集中与分散的形式来管理部分的风险,并及时的向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报告,由风险管理委员会来进行统筹管理。
这种方式的管理对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战略有着指导性的作用,提高了证券公司的整理管理能力。
3.强调对风险的预测证劵公司风险管理体系要求风险管理事前有充足准备,对风险的防范要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对将要发生的或者是已经发生的风险做好充足的准备,进行预测分析,掌握其因素的关键,有更多的时间来应对。
(二)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功能第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证劵公司必须满足客户对风险管理的需求。
在证券公司中金融服务功能在不断被的进步中更加完善,尤其是风险管理功能,在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中,证券客户不仅仅只满足于证券公司提供的小部分或者不完善的服务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风险管理功能也愈加强大。
在最早之前,美国著名金融学家和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和美国波士顿大学商学院博迪教授在他们著作的《金融学》中对当时的金融功能做出了一个新的概括,他们对于当下社会的一些基本功能做出了更为可观的分析,对于基本功能具体可分为三种:一是转让资金;二是促进交易和经济资源重新配置;三是控制风险。
另外,默顿和博迪更是强调了,风险管理在证券管理中不仅仅风险管理是其主要的管理任务,更是在金融管理中掌握着控制风险的特殊功能。
第二,风险管理是提升证劵公司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证券公司可以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各银行的负债来影响货币的发行,以达到来影响货币流动数量。
这些都说明了证券公司在这些方面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
再者更有证券公司对于公司内部的经营政策或者负债结构以及负债比例等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流通的货币数量。
证劵公司的经营政策、负债结构、资产负债比例等都直接影响着中央银行货币投放的数量。
(三)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作用第一,相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有了风险功能,这样就能避免汇率的风险也降低了外汇风险的成本以便于企业日后在国际中的经济交往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具有更好的竞争力。
第二,从证券风险方面看来,不仅仅只是可以作为中间人提供更有质量的服务还可以提高企业收入,更甚至银行的证券风险管理和协助管理都可以从远程的交易中得到帮助。
第三,对证券公司所采用的远期外汇交易很大程度上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的,再增加其汇率调节的控制中还有效地减少了外币汇率在市场上的被动性。
远期外汇有很大的优点,但是相对而言一般事物都有两面性。
远期外汇在分散交易的过程中,不仅规避了许多季节性的损失还在不断的交易中完善了汇率的体制。
当然,各个领域都会有不同干预,就像是证券行业,由中国银行的干预,虽然很大部分是在“敞亮”的市场上交易的。
但是仍有许多交易是通过一定的线路进行买卖。
第四,对目前的经济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货币外汇交易可以分为许多种,在证券市场的不断进步中,我国的货币市场也在不断地进步,更好地为银行提供更有效的发展空间。
三、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状况(一)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历程第一阶段:20世纪初期,我国出现证券交易的时候,所提供的服务质量都是较低的,尤其是公司本体的风险管理。
其中一方面是在我国发展初期证券公司的发展水平较低,所研究出来的风险管理模式较为简单不足以抗拒较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是经营者的管理手段较为落后。
第三方面是我国法律并不完善不能有效正常的进行交易活动。
最后一方面是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有效的进行实施有效政策。
第二阶段:1998年开始,中国有效的证券市场便得到了我国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
继此之后,我国相关部门又推出了对我国证券公司具有良好引导性的文件《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随着我国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证券领域也在逐渐走向完善。
我国为了证券公司有良好的规范性在2002年推出《证券公司管理方法》。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公还是私,证券交易行业都有了较为良好的改变,特别是相对于公司的风险管理相较于最早开始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将目光转至证券市场一条线行业,通过有关部门的约束后,我国的证券行业在各个能力范围内都有了更为稳健的运行。
根据这些年来的经验,我国的经营者采取有利的经验在自己的事业上加以应用,这样一来,我国的证券公司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第三阶段:2009年我国证券市场中的股市市场是有不同阶层的企业组成,这样的市场能够更有效发展市场的经济,带动企业发展,使中国的证券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加完善。
世界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的经济业务也在不断的进步,在200年3月份证券行业推出融资融券业务,同年4月份股市有上市交易,随着市场的变化各种新型市场的加入,我国证券市场逐渐变得鲜活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现状风险管理作为我国证券公司提升竞争能力的唯一手段,截止2016年12月为止,我国已有2000余家证券公司设立相关的风险管理系统,19家上市企业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形成了较为全面的风险防控措施,在不断完成风险管理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盈利能力及营业额如表2-1、2-2所示。
中信、广发净利润达到了113亿、40.26亿元。
表2-1 2015年第一季度部分证券公司业务利息收入占比统计表2-2国内部分券商风险、合规部门设置情况资料来源:通达信F10在16家上市证券公司中,其中华泰以及东北、国金与东吴都没有成立一级风险控制部门,其他的12家企业都设立属于自己的风险管理部分,占总数的75%。
而宏源与海通以及中信三家大型证券公司在风险管理部分针对性的设立了关于投行等业务的风险管理,并结合其他的证券公司把风险管理全面实施到整个公司内部,但是随着风险管理的全面实施,我国的证券公司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三)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1.治理结构缺陷导致风险管理工作薄弱对于我国目前的证券公司的运营模式,不难发现纵然有很多公司都从当时的国有企业变成现如今的股份制或者有限公司,但是就算是名称变了,公司内部的政策其实还是充满了国有企业的治理手段,许多高层员工也都不是公司自己选定优秀的人才也不能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决策,这样源于国家上层给予的压力很大程度上对公司的发展产生束缚并不能使公司或者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2.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执力度不够一个事物的产生必定伴随着利弊的产生,在证券行业的发展中没个部门甚至于一个业务的发展,其实在处理中都不会做到完美,再注意不到的地方会有许多死角虽然有风险管理功能的存在,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时许多公司不够细化,没有对风险的薄弱环节实施严密控制,存在纰漏,进而造成必要的损失。
3.风险管理机构形同虚设众所周知,在证券公司内部最高的权利部门是风险控制委员会,在经济交易过程中,一般他会执行他的权利,但是表面上看来,上述所说的是公司内部对于风险的处理,但其实风险控制委员会并没有实际的权利,一般在公司内部有什么风险产生时大都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于是就发现风险控制委名存实亡,从而使得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形成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