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开乌龙完小
一、学校基本情况
乌龙坝完小位于宾川县宾居镇的西面,与祥云县、大理市接壤,正因地处高寒贫瘠山区的特殊环境,使得我们是一所屹立于漫山盛开山茶花的民族(白)小学。
学校始建于1950年,悠久历史的沉淀,独特的民族文化,一批批优秀教师在此的辛勤耕耘,逐步营造了一所独具特色的民族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4555平方米,学校共有校舍建筑面积1331平方米。
学校现有学生137人,共设9个教学班,学生均来源于乌龙坝村委会所辖范围的五个自然村。
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心学校十分关心山区教育发展,为了缩小山区与坝区的差距,每年选派一大批大学生支教,强化教师队伍,投入大量资金,同时新扩建了乌龙坝完小,实际建设面积14.74亩。
创建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
二、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1、以人为本、强化党的领导
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推进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巩固“两基”成果,大力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以“管理育人、情感育人、服务育人”为理念开展各项工作,以“团结和谐,拼搏奉献”为校训,以“勤奋好学,合作创新”为校风,以“尊师爱生,真教实学”为教风,以“诚实友爱,刻苦向上”为学风。
学校管理做到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抓住“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的真理不放。
让每位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教育教
学质量明显提升。
2、德育为首,各项工作并举
德育工作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教师能否全身心投入工作,能否创办特色,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努力学习的保障,学校首先从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抓起,主要通过每周一的政治业务学习来提高认识,严格执行教师十要、十不要和十条禁令,同时还分成不同的教研组进行小组教学研讨,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写出心得体会。
少先队是一个学校的又一得力组织,也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阵地。
每周一的升旗、周五的降旗都是我校德育工作的教育平台。
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尊敬师长、努力学习来报效祖国。
3、转变观念,依法治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教育,学校必须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方针政策,建立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乌龙坝完小管理制度》、《乌龙坝完小值周制度》、《乌龙坝完小安全预案》、《乌龙坝完小安全责任书》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求全体老师树立强烈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学校严禁教师参与违法行动,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定期的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到学校进行专题的法律讲座,并发放各种常识宣传单,“以点带面”的对学生、家长及社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以“走出去、引进来”、“校本教研和校际教研相结合”的学习方
式,不断不过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鼓励老师积极参加每年的国培、继续教育培训,每期都有教师参加学习。
同时我校开展青蓝工程,通过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带头辐射及帮教优势,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丰富和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及教科研能力,更好地胜任各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具备较强的教育管理能力,胜任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学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以适应新课程目标及教学理念。
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良、创新实干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
5.贯彻教育方针,提升课程质量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稳妥的推进素质教育。
在办学过程中按照国家教委开发、开足课程。
乌龙坝完小地处山区,教师不足,没有专业的音、体、美教师,但学校克服困难,小学也每周每班级达到了两节。
并坚持上好两操,每年冬季定时举行小学生冬季运动会。
响应县级“清零计划”的号召,我校三、四、五年级每周还开设了两节英语课。
以活动促教育。
好的一所学校,要有活动才有活力,也才有动力。
我校一直都把节假日作为良好的教育契机,在节假日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公益活动,开展好对学生的集体教育、意志力教育、美誉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发展。
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的综合能力,加强“一师一优课,一课
一名师”实施方案推进步伐,严格执行月练笔,综合评价考核体制,根据本校的薄弱学科,加强校本教研。
要求每位老师备好每个教案、上好每堂课、批改好每次作业、做好每次反馈,同时要求各位老师对所任班级的学生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心理动向,为他们排忧解难。
并要求做好书面记录,包括每学期两次的家长会记录。
6.加强校园建设,创建美丽校园
加强学校人文环境建设,促进常规管理,注重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环境对人有直接教育作用,好的教育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促使积极向上。
我校一直采取“一年节约一点、一年建一点”的原则,对学校的育人环境进一步的改善,学校尤其注重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从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开始抓起,切实有效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贯彻落实体卫工作条例,认真开展体卫工作。
学生的个人卫生由班主任负责监督、检查,校园卫生每天打扫两次,有专门的值周负责检查,建立了《乌龙坝完小量化考核制度》,确保校园卫生干净、整洁。
我校建有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阅图书室、美术教室,新校区还建有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
学校现有图书4035余册,6个教室全部连接上了网络,6间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为学生德智体美劳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硬件措施。
7.养成习惯,共建平安校园
主动参与,养成习惯。
人人参与平安校园建设,共建共享平安和
谐,养成习惯,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保障,也是向社会输送合格建设者的必修课。
学校以法治思维引领平安建设,以法治方式规范校园管理,一是利用宪法日和普法教育课,开展法治教育,强化师生的规矩意识,围绕“生命、生存、生活”开展“三生教育”,学习生存知识,维护生态环境,关心社会与自然,磨炼生存意志,提高生存适应能力。
二是整合多方资源,强化防控体系建设,把安全防控延伸到每一位学生,设立学生校园监督岗和勤俭节约监督岗,课余时间在值周教师的带领下负责巡查校园,及时排查处理安全隐患。
三是组织全校教职工参与平安工作,制定带班值周制度,每天都有一位校务领导和两位值周教师定时定点巡查,不留空隙,不留死角,及时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确保师生员工安全。
四是家校对接,做好学生离校回家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学生离校也平安。
每月都要组织的地震逃生演练、防暴演练、火灾逃生演练以及灭火器使用知识培训,让安全知识逐步熟练成为学生的本能。
三、特色办学,取得成效
我校已是一所独具白族特色的民族小学,《霸王鞭》的民族舞曲已成为大课间活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民族语言的传承,在常德亮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一句句地道的白族话响彻耳畔。
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以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墙为长期持点的硬性文化,不断丰富校园的环境文化,使校园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我校借助图书室积极开展书香阅读、亲子阅读活动,共同阅读课已成为我校每周常态,学生可用课堂时间在图书室看书,此外每班
还建立了班级文化区,有图书角,学生在教室就可以看阅自己喜欢的书籍。
通过读书月对“阅读之星”的表彰,激励学生爱上阅读。
同时我校每年如期举办经典诵读、书法比赛,让学生用辛勤的汗水、团结的力量赢取比赛成绩,在文化的熏陶下积淀不一样的校园底蕴。
特此我校荣获上级各部门的鼓励表彰,获得了:
2017年7月被中共宾居镇中心学校总支委员会授予:二零一六年度党建工作先进集体。
2017年6月被宾川县教育局授予:校园文化优级校。
2017年12月被共青团大理州委大理州教育局少先队大理州工作委员会授予:大理州先进少先队中队。
2018年9月被宾川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宾川县教育局授予:森林防火“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三等奖。
2019年10月被共青团宾川县委宾川县教育体育局宾川县少工委授予:宾川县优秀少先队大队。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校将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开拓进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