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应认识到,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美好生活的建设者。
●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
●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教学在于建构学生主体。
4、学生是独立社会地位和权利的主体。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学校具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必然要对学生权利有所制约三、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哪些?1、生理发展的特点●身高体重稳步增长●骨骼进一步发育,但很是坚固●肌肉力量增强,但缺乏耐力●新陈代谢加快,但容易产生心脏疲劳●大脑发育渐趋成熟,但不易过分兴奋和抑制2、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认知能力获得刻,情感表达形式逐渐内化;意志品质不断增强;自我意识水平提高,个性品质逐渐形成;社会认知能力发展,集体意识和友谊不断加深。
●小学生心理发展总的特点:心理发展很迅速;心理协调;心理开放;心理可塑四、学生主要的学习策略有哪些?●学习策略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增强学习效果;学习效率所需要的;学习策略规定学习时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什么方式、做到什么程度;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
●学生主要的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五、影响学生学会学习的要素有哪些?1、影响学生学会学习的认知要素一般智力水平;学习方法与策略;认知准备与认知结构;元认知能力。
2、影响学生学会学习的意向要素学习动机;学习体验;学习意志学习意识。
3、影响学生学会学习的个性心理:学习兴趣;能力倾向;认知风格;人格特征。
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14页1、改变不利于创造性培养的教育观念过分追求成功;盲目攀比他人;禁止学生提问;权威式教育。
2、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3、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4、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的思维策略5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七、如何转化学业不良学生?2、学业不良的类型:发展学业不良;学业性学业不良;行为一情绪性学业不良;学习无能和学业成就低下。
3、学业不良学生原因:学校教育问题是学业不良学生产生的主导因素;学生自身因素是造成学业不良的关键性原因;家庭因素是造成学业不良的重要因素;社区环境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影响。
4、转化学业不良学生主要的措施和方法:前提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规范老师教育行为,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动机;改进教学策略,优化学生不良学生的认知结构;方法是实施分层次教学;保障是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
八、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是什么20页其特点主要有:1、内部心理和谐发展2、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3、能把自大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1、健全人格有提高生活质量;2、塑健全人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落脚点:我们的教育是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谐发展;3有利于落实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使教育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以及分数和高低;4有利于推动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民人格的提升。
九、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关于教学的思想:1、因材施教2、启发诱导3、学思并重4、由博返约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1、立志乐道2、自省自克3、身体力行4、改过迁善关于教师的论述: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十、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1、持志养气2、反求诸已3、改过迁善4、刻苦锻炼关于教学的原则与方法:1、自求自得2、专心有恒3、启发引导4、循序渐进十一、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0页)十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关于生活教育: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教育3、教学做合一关于儿童教育:1、要真正的了解儿童2、要尊重儿童的人权,认识和重视獐的创造力3、要解放儿童十三、现代教师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教师的作用:1、传递和传播人类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塑造学生高尚的品德。
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
教师的角色:、1、设计者2指导者和信息源3、促进者4、组织者和管理者5、伙伴6、帮助者7、反思者与研究者十四、教师发展的内涵是什么?(41页)1、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发展中的人3、教师是学习者4、老师是研究者十五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要素包括哪些?1、教育信念2、知识结构:有关自我的知识;有关教育媒介的知识;有关学习者的知识;结合和协调教育者,教育媒介和学习者并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知识;背景知识;实践知识3、专业能力4、专业态度和动机5、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
十六、教师应具有哪些方面的专业品质●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1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相信自已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成才;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学习;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2、教师控制点:3、对学生控制的态度4、对待工作压力的信念●情感的投入:1、对学生的责任感2、为人师表,不断自我提高3、与学生间的友好信赖的关系(47页)十七、促进教师团队共同学习与成长有哪些方式?1、集体备课2、课例研究3、示范教学4、研学5、协作上课6、协作教研十八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方面1、有丰富的和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学问题的解决2、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3、专家型教师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十九、教师如何开展人格教育?1、对学生的人格做出客观的测量与评价2、确立科学合理的人格教育目标3、提高人格教育的针对性4、协调教育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二十专家型教师的人格特征有哪些方面?1、乐观开朗2、探索创新3、热爱学生4、成就需要二十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1、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4、具有教育独创性5、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56页二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职业适应性方面2、人际交往问题3、职业倦怠4、对小事斤斤计较5、重量和心理问题二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113页)1、依法执教2、爱岗敬业3、热爱学生4、严谨治学5、团结协作6、尊重家长7、廉洁从教8、为人师表二四、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由四种基本关系和三个基本层次构成:四种关系: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关系;老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三个基本层次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二五八荣八耻的内容(115页)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劳,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上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二六、怎样建立良好的班集体?128页1、良好班集体的标志: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有一个团结和谐而又富有权威的集体领导核心;有为实现班级目标而经常开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共同活动;有正确的集体舆论;有健全的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2、建立良好班集体的方法:合作法;激励法;规范法;示范法;强化法3、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原则:促进学生积极开发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民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二七、网络德育的概念及特点?学校的网络德育包括两个方面:(139页)特点:开放性;交互性;趣味性;预见性;能动性;隐匿性二八、科教兴国思想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教育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是人才基地;是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3、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4、教育是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和知识产业,体现在:在人类社会中始终具在基础性的地位;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中是立国之本;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中有先导性的作用。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重要地位二九、素质教育的特征?(147)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三十、现代教学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2、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3、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4、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5、教学是师生活动的共同体;6、教学是教学生自己学;7、教学应根据学生心理规律进行三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科学定位是什么?1、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应用研究为主2、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微观研究为主3、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种校本研究;4、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研究;5、中小学教育科研以行动研究为主三二中小学教育科研包括哪几个基本阶段1选定课题;2查阅资料;3制订计划;4实际运作:确定研究对象,围绕研究目标去观察,测量和分析,依据研究计划和方案,科学,规范地开展研究活动。
5表述成果;6评估转化三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观察法;问卷法;测验法;经验总结法;统计分析法三四、新课程实施中比较流行的研究方式有哪些?(153)行动研究;个案研究;三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62页)三六、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167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4、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三七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是什么169 三八、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来了哪些新的要求?要研究如何把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体现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要研究如何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宫的有机整合;要研究如何实现老师角色的转变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方式,使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要研究如何从学生的以验和体验出发,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研究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整合;要加强改进教案的研究;要加强听课问题的研究要加强和改进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