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7课 我设计的船 ▏人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7课 我设计的船 ▏人美版

教学准备
塑料瓶子、胶带、胶棒、刻刀、剪子、彩纸、画笔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 了
课 解
导 浮
入 力
教师出示纸船并提问:纸船可以浮在水面上吗?
纸船可以在水面上长时间的漂浮吗?
课件出示木头、竹子、石头的照片,请学生说一说,哪种材质可以做船身,为什么。
教师肯定学生的发言并小结:早期的人类以捕鱼和打猎为生,人们发现木头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于是,人们把砍下来的树干一面削平、挖空,做成了独木舟。
学生通过教师演示,了解让船保持平稳的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船放在水里,引导学生从船的造型和漂浮得是否平稳两方面进行自评与互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加强评价机制,让学生学会评价作品的方法。




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有关浮力的知识,并利用生活中可以漂浮的废弃物,设计出了一艘美观新颖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船。今天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有限,课下同学们可以尝试用多种可漂浮的废弃物进行组合,设计一艘大船,带着它去更广阔的水面上航行。




实践要求:小组合作,设计一艘新颖美观并能平稳漂浮在水面上的船。
学生实践。
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怎么样才能让船身平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归纳小结,演示学生提议的在塑料瓶里加上土的方法。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加入适量的土可以使船保持平衡。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观察白板上出示的材料放在水中的情况,感受浮力。
学生发现铁盒也能在水中漂浮。
感受不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了解轮船能浮在水面上的原理。
了解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小故事。
演 感
示 悟
解 原
惑 理
教师选择一个塑料瓶子并提问:选择好了船身,怎么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呢?
白板演示:
1.在瓶子上剪口的方法。
2.固定船帆。
拓展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题和综合探索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浮力这一科学原理的兴趣,建立美术与科学知识
之间的联系,从中体会探究活动的愉悦和成功,养成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科学知识,学习利用可漂浮的废弃物设计船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浮力的科学知识,设计一艘新颖美观并能平稳漂浮在水面上的船。
竹子质地坚韧、重量轻、中间空、浮力大,容易捆扎,并且不怕在水中长时间的浸泡,人们用它制作成竹筏,既方便又耐用。
学生回答:可以。
时间长了会沉底,因为它是用纸做的,所以不能长时间漂浮在水面上。
学生根据图片回答:木头、竹子可以做船身,因为他们可以漂浮在水中。石头太沉,不能浮在水中,所以不合适。
教师通过分析了解相关知识。
3.船的外观装饰。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了解制作船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演示让学生清晰地掌握制作方法及步骤。
பைடு நூலகம்观 开
察 阔
生 思
活 路
通过课件观察生活中船的种类和外形,开阔思路。
看课件(教材第40页),欣赏学生设计的船,说一说哪条船设计的既新颖又美观。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船。
欣赏、评价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船和艺术作品中的船,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通过选择船身,明确哪些材料可以在水中漂浮。
了解独木舟的由来。
了解竹子的特性。
选 了
择 解
船 浮
身 力
看看桌子上的材料,哪些可以做船身?可以放在水中试试。
教师通过学生阐述的理由,引申出轮船浮在水中的原理:轮船在水中占的体积很大,所受的浮力大于船的重量,这样船就会浮在水面上。
你们知道是谁发现了浮力吗?课后查找资料,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
《我 设 计 的 船 》 教学设计
课 题
我设计的船
课 型
综合·探索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船的分析,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科学知识,掌握利用浮力设计船的方
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描述、讨论和评价等综合学习活动,启发、引导学生探究浮力的知识,
运用浮力的科学原理和多种造型方法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