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段型成语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B.斗转星移C.甚嚣尘上D.销声匿迹2、下面语段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教练,她知人善任,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
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
赛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
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A.知人善任B.揠苗助长C.运筹帷幄D.不言而喻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
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
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B.怨声载道C.义无反顾D.怒形于色4、下面语段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既称为小品文,它必须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相对地说,篇幅不宜太长。
乐毅的《报燕惠王书》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不能不说是肺腑之言和性灵之作,但由于它们的篇幅长,就不能算作小品文。
有的文章虽短,而且具有一孔之见,如柳宗元的《读论语》和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可是作者在篇中毕竟过多地诉诸理性而不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当然也不能居于小品之列。
A.短小精悍B.言简意赅C.肺腑之言D.—孔之见5、下面语段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著名作家翟泰丰曾在评论臧克家诗作的《融抒情与哲理于一体的世纪画卷》一文中指出:“如果说对人生哲理抒发得境界最高的,要算《有的人》这首现代诗,这是响遍祖国大地的名著力作。
这首诗把人生的伟大与丑恶论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诗又是那么潇潇洒洒,铿锵有力,字字力透纸背,句句镌刻在人们心间,以哲理的力量毫不容情地道出了人生真谛。
”A.淋漓尽致B.栩栩如生C.铿锵有力D.力透纸背6、下面语段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佛山的旧城改造,他侃侃而谈,非常骄傲。
确实,佛山的旧城改造,既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有风情,又注入了现代的时尚元素,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东华里一带耸立起一片“岭南天地”:仿古建筑鱗次栉比,栩栩如生。
街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
晚上灯火辉煌,流光溢彩。
这里将同东方广场连为一体,成为公众游览、购物、休闲的中心区域。
A.侃侃而谈B.鱗次栉比C.栩栩如生D.流光溢彩7、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故乡在沂蒙山区东部,穷乡僻壤,交通不便。
农村大都五天一集.集市像块磁铁,把方圆十里的人们聚拢在一起,自由买卖。
人们享受着这份乡村独有的喜悦。
我们乡驻地逢五、逢十是集,一入腊月,地里没活了,年味就渐渐浓起来.丰收的喜悦挂在乡亲们脸上,见了面互相嘘寒问暖,格外客气。
年底,崎岖的山路上买年货的人很多,熙来攘往。
馒头、油条、猪肉、粉条等大包小包的年货随着人群暗流涌动。
小孩子跟在驮年货的大人后面,蹦蹦跳跳。
A.穷乡僻壤B.嘘寒问暖C.熙来攘往D.暗流涌动8、下列语段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曾一度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因囊括了哈佛、耶鲁、牛津等世界名校名师的公开课视频,近年来逐渐登堂入室,引人瞩目。
它让许多没有机会进入国际名校学习的人,都能通过互联网免费学习,亲聆顶尖名师的谆谆教诲,汲取人类知识的精华,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国家因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和教育费用高不可攀而导致教育发展缓慢的问题,此举可谓空前绝后——这一切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是无法想象的。
A.登堂入室B.谆谆教诲C.良莠不齐D.空前绝后9、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以郑板桥为例,他一生愤世嫉俗,痛心疾首,其全部画作,几乎大都以兰、竹、石为创作题材。
在官场腐败,小人得志,阿谀奉承之流俯拾即是的肮脏世道下,他的孤独、苦闷和愤懑,唯有寄情于兰、竹、石。
通过对花鸟画的拟人化构想,进而开始对世俗社会的针砭时弊。
但这些把文人画发展到极致,且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花鸟画创作,由于大多是士大夫阶层中那些同道文人们之间的一种心灵上的对话,其绘画语言、语法上常常表现出晦涩难懂,就难免会失之于曲高和寡,而不能为各阶层大多数人所接受。
A.痛心疾首B.俯拾即是C.针贬时弊D.曲高和寡10、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怎样使新闻报道写得别具一格,克服平铺直叙的缺陷,他不仅从语言的丰富多彩上下功夫,还从文体上探索创新,引人入胜的散文化手法使新闻更加生动、更令人回味。
因此书中的每篇作品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无不是有生动活泼的现场感、生动感,有美轮美奂的人物刻画,有如临现场的人物对话,使笔下描写的人物立体地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A.别具一格B.引人入胜C.美轮美奂D.呼之欲出11、下面的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B.戎马倥偬C.名不见经传D.不容置掾12、下面语段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网络谣言滋生于阴暗的环境,是经不起真相的照射的。
因此,及时公布真相,让一夜成名的造谣者身败名裂正急不可待。
当然,某些时候,真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以讹传讹,真相成了“孤家寡人”,或者谣言与真相相杂,混淆视听。
因此,想战胜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上下功夫。
A.滋生B.急不可待C.以讹传讹D.混淆视听13、下面语段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3汕头·澄海盐鸿薄壳美食文化旅游节拉开序幕。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不仅观看了薄壳米制作的全过程,还参与了薄壳宴烹饪体验赛,自制薄壳宴大快朵颐,现场气氛活跃。
游客不绝如缕,挤满了设在“壮雄”薄壳美食园内的烹饪台,他们争先恐后报名参加自制薄壳宴比赛。
被选中的参赛者兴高采烈,纷纷卷起袖口跃跃欲试,走到烹饪台前过把“厨师瘾”。
A.大快朵颐B.不绝如缕C.争先恐后D.跃跃欲试14、下面语段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从19世纪中叶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始,海上画派便带着吴门派、浙派、扬州派、金陵派、虞山派等诸多画派的遗风。
商业因素的极大介入,使得海上画派在中国画中脱颖而出,形成更加符合社会审美的独出机杼的画风流派:笔法墨法更加简逸明快,内涵更具象征性,造型色彩更为华美,与民间艺术的联接更为紧密,雅俗共赏,也更具实用性与现实性。
A.风云际会B.脱颖而出C.独出机杼D.雅俗共赏1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城市离不开城管,这是不容置喙的。
但为什么群众在投诉抱怨社会环境秩序屡遭破坏、亟待根治的同时,又对城管执法心存芥蒂、不满抵触?城管的“形象危机”背后,固然有其自身暴力执法但又犯而不校的种种问题,但仔细推究,维护环境秩序与执法方式之间存在两难是深层原因。
要改变城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尽快提高城管的整体素质,长此以往,城管也会被称为“最美城管”的。
A.不容置喙B.心存芥蒂C.犯而不校D.长此以往答案以及解析1、C解析:A.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 得到相同的结果。
B.斗转星移:北斗转向,众星移位。
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
C.甚嚣尘上:原意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
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
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
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
甚嚣尘上,用错对象。
而且,褒贬也失当。
高科技手段是新事物,对旧事物之冲击本为正常。
D 项,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现在也指事物消失。
2、D解析: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能用来做“证明”的状语。
知人善任: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使用正确。
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使用正确。
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使用正确。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这一考点是山东卷必考考点,今年题型有所变化,由传统的四选一形式改为语段阅读形式,而且由原来的“选出正确的一项”变为“选出错误的一项”,难度较低。
从历年高考来看,成语类试题测试重点有: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
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本题所考查的四个成语都是学习生活中常见常用易错成语,其中“不言而喻”与“证明”连用出现了逻辑错误。
3、D解析:A项,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项,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群众普遍不满;C项,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D 项,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4、D解析:A.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B.言简意赅: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
C.肺腑之言: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
D.—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
不合语境5、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A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B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用来论述“人生伟大与丑恶”不妥,可改为“入木三分”。
C项,“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
D 项,“力透纸背”形容诗文等作品深刻有力。
6、C解析: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不能用于仿古建筑。
A项,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B项,鱗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D项,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