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养殖PPT课件
28
结缔组织:位于内、外侧上皮组织之间, 含有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基 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
维生素C与胶原纤维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其作用是使前α多肽链上的脯氨酸羟化, 生成羟脯氨酸。维生素C缺少时,羟化过 程难以进行。因此,施术过程中,在细 胞小片的保养液中往往添加少量维生素C, 可加速创口的愈合。
19.07.2020
30
碳酸钙基质形成方解石或霰石,是由条 件决定的:
19.07.2020
31
外套膜在育珠操作中的使用
制备细胞小片:细胞小片是取外套膜的 外表皮切制成。
19.07.2020
29
外套膜的分泌功能
1龄以前,外套膜的分泌只用于贝壳增大 面积;2-4龄,除了用于贝壳增大面积 外,还用于壳的增厚;从4龄开始,贝壳 的成长逐渐衰退。
贝壳的增大增厚,缘由钙的积累。钙的 含量,海水中为400mg/L,淡水中通常只 有10mg/L。因此,应在育珠水体中,不 断补充钙肥。
珍珠养殖
19.07.2020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淡水珍珠的养殖
淡水育珠贝类 植株手术作业的解剖学知识(三角帆蚌的
形态解剖) 育珠蚌的人工繁殖 幼蚌的培育 育珠蚌的手术操作 育珠蚌的饲养管理(珍珠的培育)
7
褶纹冠蚌
个体比同龄的三角帆蚌大。壳背面伸展 成帆状,而且具有明显的鸡冠状褶纹, 故称“褶纹冠蚌”。贝壳相对薄,珍珠 层质地粗糙,珠光多呈淡黄。
19.07.2020
8
19.07.2020
9
鳃纤毛比三角帆蚌强壮,呼吸及取食能 力很强,对水环境适应性强,能正常生 活在富营养型的水流缓慢、水质肥沃的 水域中,还能滤食篮、绿藻类(相对而 言,三角帆蚌适宜生活于较清淡的缓流 水体中)。
19.07.2020
23
19.07.2020
24
外套膜
外套膜的形态
外套膜与贝壳由肌肉相连接(在贝壳内 面表现为外套肌痕),在与贝壳连接处 与外套膜缘之间,有一条浅黄色的腺细 胞线,通称色线。以色线为分界线,色 线以内较厚的部分称为边缘膜,色线以 外的部分称为外套缘。
19.07.2020
25
19.07.2020
18
贝壳内的肌痕
外套肌痕
外套膜肌肉着生于贝壳上形成的一条环状肌 痕。
在育珠手术作业上,通常以外套肌痕为界, 把外套膜的施术部位划分为中心膜(外套肌 痕以内)和边缘膜(外套肌痕以外)两个部 分。
19.07.2020
19
19.07.2020
20
19.07.2020
21
前闭壳肌痕、后闭壳肌痕
13
圆顶珠蚌
19.07.2020
14
植株手术作业的解剖学知识(三角 帆蚌的形态解剖)
壳体性状 贝壳内的肌痕 外套膜 足 鳃
19.07.2020
15
壳体性状
年轮(生长轮)
以当年年轮的宽窄为依据,往年年轮的情况仅 作参考。
用于植珠手术的蚌体,年龄越小个体越大的越 好。
用于插核手术的三角帆蚌,宜选用4-5龄的中 年蚌(外套膜肥厚适中,插核部位具有丰富的 弹性纤维和胶质纤维,从而具有较高的保核 性)。
根据闭壳肌的强弱也可以判断蚌体生长情况。 一般可根据蚌体提离水面时的喷水能力判断, 还可用开壳器感受其闭合力的大小。
19.07.2020
22
前、后收足肌痕,前伸足肌痕
前、后收足肌的一端着生于贝壳上形成前、后 收足肌痕,位于前、后闭壳肌的背方。
前伸足肌痕位于前闭壳肌痕的腹方。
伸、缩足肌控制斧足的伸、缩行为。因此,植 珠手术后,特别是插核手术后,立即用创口针 给伸、缩足肌一个较为强烈的刺激,在一定期 间内,可以抑制斧足的排核行为,能明显地提 高固核率。
19.07.2020
262020
27
外侧上皮组织:为单层上皮组织,大部 分细胞具珍珠质分泌能力。在育珠手术 作业上,习惯上称外侧上皮组织为外表 皮。
内侧上皮组织:为单层上皮组织,没有 珍珠质分泌细胞,具黏液细胞,具纤毛。 生产上又称内表皮。
19.07.2020
19.07.2020
10
雌雄异体。褶纹冠蚌一年可繁殖两次,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繁殖在3月下旬至 4月底,秋季繁殖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 繁殖水温15-20℃。
19.07.2020
11
其它淡水育珠贝类 背角无齿蚌
19.07.2020
12
球型无齿蚌 (圆背角无齿蚌)
19.07.2020
前闭壳肌痕由前闭壳肌着生于贝壳上形成的肌 痕。前闭壳肌离壳缘距离较近,肌束也较小, 因此,手术蚌开壳操作时,前端固定开壳的宽 度不能太宽,通常限定在0.6cm左右,否则将 会拉断前闭壳肌的肌束而造成手术蚌死亡。
后闭壳肌痕由后闭壳肌着生于贝壳上形成的肌 痕。后闭壳肌较前闭壳肌发达。因此,后端开 壳宽度可比前端稍许宽一些。
无核珍珠作业蚌一般选用1-2龄的低龄蚌,才 能达到优质高产。
19.07.2020
16
贝壳颜色
在理化和生物条件良好的水域中生活的 蚌类,壳色常呈嫩黄色或墨绿色,且具 蜡质亮光,体质健壮,提出水面时喷水 力强。
19.07.2020
17
壳高/壳长百分比 生长健壮者,壳体呈高卵圆形,而劣质
蚌多呈长卵圆形。 健壮蚌:壳高/壳长×100%≥60% 劣质蚌:壳高/壳长×100%≤60%
19.07.2020
6
雌雄异体,3-4龄性成熟。繁殖季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 若在水库中吊养的亲蚌,时间可推迟至7 一8月。繁殖水温20-25℃。
生长一龄壳长达3-5cm,二龄达8cm左 右,三龄达11-15cm,最大个体达35cm 左右,寿命长达15年。
19.07.2020
19.07.2020
3
淡水育珠贝类
三角帆蚌 壳背具强大宽展似帆的帆翼,且蚌体呈 现明显的三角形,故名“三角帆蚌”。 壳内面的珍珠层呈乳白色或肉红色或紫 色,富有美丽的光泽。
19.07.2020
4
19.07.2020
5
盛产于我国江南诸省的大、中型淡水湖 泊中。适温范围10-30℃。营埋栖生活, 滤食性。喜欢生长在有水流、水质清, 底质较硬的水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