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的线行种类及应用

机械制图的线行种类及应用

目录
一 、 概 述 …………………………………………………………………………… 2 (1)图线在机械制图中的意义 ………………………………………………… 2 (2)机械制图图线标准 ………………………………………………………… 2
二、机械制图的线型 2
……………………………………………………………
(1)线型的名称 ………………………………………………………………… 3
当只有一个 Z 形时 l3=(l1-7.5d)/2 l0<=10d,Z 形的配置如图 3 所示。 4.2.1.3 举例 l0=125,d=0.25 l1=125+2.5=127.5 n=127.5/80+1=2.594(圆整为 3) l2=127.5/3-(7.5×0.25)=40.625 l3=40.625/2=20.313
l2=(125-24.15)/24=4.202
允许按固定的短画(12d)画线,此时线的一端可能是较短或较 长的短画。 3.点画线
点画线就是由一条线段和一个点的循环组成的线段,但是线段和点之间的距 离和线段的长短也是有要求的,它的基本结构和尺寸见图:
根据国家对机械制图图线的标准要求,计算点画线各部分尺寸的公式如下: 点画线的全长:l1=l0+24d (在可见轮廓的两端线条要延伸出来)
一条虚线内短画数目:n=(l0-12d)/15d (一般圆整)
短画的长度:l2=(l1-3dn)/(n+1)
虚线的最小长度:l1min=l0min=27d(2 条短画 12,1 个间隔 3d)
形式。
如果在画虚线时长度小于 l1=27d,可以采用将各部分尺寸放大的 例:
l1=125,d=0.35
n=(125-4.2)/5.25=23.01 (圆整为 23)
第 - 7 - 页 共 12 页
4.建议虚线与虚线(或其他图线)相交时,应线段相交;虚线是直线的延长线时, 在连接处应留间隙,如图:
5.重合图线的优先顺序 当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图线重合时,应遵守以下的优先顺序:
1) 可见轮廓线和棱线(粗实线) 2) 不可见轮廓线和棱线(虚线) 3) 剖切平面迹线(双细点画线) 4) 轴线和对称中心线(细点画线) 5) 假想轮廓线(双点画线) 6) 尺寸界线和分界线(细实线)
第 - 8 - 页 共 12 页
细实线
波浪线 双折线 粗虚线 细虚线 细点画线 粗点画线 细双点画线
过渡线、尺寸线、尺寸界线、指引线、基准线、剖 面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短中心线、螺纹牙底线、 尺寸线的起止线、表面平面的对角线、零件形成的 折弯线、范围线及分界线、重复要素表示线、锥型 结构的基面位置线、叠片结构位置线、辅助线、不 连续同一表面连线、同规律分布的相同要素连线、 投影线、网格线
(2)图线的宽度 ……………………………………………………4)图线的画法 7
………………………………………………………………… …………………………………………………………………
三、机械制图线型的应用 …………………………………………………………
8
(1)粗实线 ………………………………………………………………………
细点画线
粗点画线
细双点画线
当然,这只是机械制图线型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平时绘图最常用的一部分。 随着计算机制图的发展,线型的种类也相对多了一些不常用的特殊的线型,有一 些特殊的图形的某些地方就要用到一些特殊的线型来表达,这些特殊的线型也是 从这 9 种常用线型中演变而来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分清楚物体的结构。
国家标准的标准代号:GB、GB/T。GB 为标准代号表示“强制性标准”,无后 缀“/T”。GB/T 表示“推荐性标准”,“T”是标准属性,缀在标准代号之后, 用斜线相隔。 “机械制图基本规定”标准中,顺序号统一为 4457,即 GB/T 4457,对图线的规 定增编了序号 4,书写格式为 GB/T 4457.4。准年号由旧标准的两位数改为四位
(1)粗实线 粗实线一般用于可见轮廓线、相惯线、螺纹牙顶线、螺纹长度终止线、齿顶
圆、表格图、流程图中的主要表示线、模样分型线、剖切符号用线。但是平时我 们用得比较多的就是轮廓线、相贯线以及螺纹牙顶长度终止线,我都列出了图片, 如图:
轮廓线、相贯线
第 - 2 - 页 共 12 页
数,写在标准序号之后,两者之间用横线隔开,现在我们常用的线型标准为 GB/ T18450—1998、GB/T4457.4—200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级别:
时间 1984 年以前
部门 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标准。
等级 三级管理
1984 年~1990 年 1990 年至今
绘图时应根据图样大小及复杂程度来确定粗实线的宽度 b(0.5—2mm)。在 同一图样中相同形式的图线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点划线和双点划线的长度和 间隔在同一图样中应大致相等。当图形较小用点画线困难时,可以用细实线代替。
机械图样中图线的宽度分粗细两种,其比例为 2∶1,可以按照图样的类型 和尺寸大小选用。如图所示:
(4) 图线的画法
1.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段(长 画、短画)长度和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 2.两条平行线(包括剖面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粗实线的两倍宽度,其最小距离 不的 3 小于 0.7mm。 3.画对称中心线时,应超出图外 2~5mm,且首末两端应是画线,而不是点。细点 画线在圆心应为线段相交,不应该是点或间隔。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画线或双 点画线有困难时,可以用细实线代替。如图:
10
四 、 总结 …………………………………………………………………………… 11
第 - 1 - 页 共 12 页
一、 图线 (1)图线在机械制图中的意义
任何一张图纸都是由线段组成的,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看清楚、看懂图纸, 所以国家规定了不同的线型来表达零部件的结构图纸。而制图课又是工科学科的 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对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 严谨的作风和负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 广泛应用,生产实际中对制图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板丁字尺等绘 图工具、绘图仪器已经被计算机所取代;图纸等技术文件已经放进了计算机磁盘; 手工绘图已经被计算机绘图所取代,但是其绘图的标准还是不变的,仍然是用不 同的线型来表达图形的各个部分和结构,所以,了解和熟练运用制图的线型是工 科学生制图必不可少的。以下就是我个人对制图线型的了解和一些应用。 (2)机械制图图线标准
目前,机械制图图线的标准已经和世界接轨,很多地方都的到了改善。在旧 国标中,所有标准均为强制性标准,1988 年 12 月 29 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标准化法》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属性。
目前我国颁布的 20000 个左右的国家标准中,有 14.1%的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主要是涉及到人身财产安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及国际名声等方面, 大多数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机械制图图线的正式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8
(2)细实线 ………………………………………………………………………
9

3



线



线 …………………………………………………………… 9
(5)粗虚线与细虚线 ………………………………………………………………
10
(6)细点画线与粗点画线 ………………………………………………………
10
(7)细双点画线 …………………………………………………………………
断裂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图的边界线
断裂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图的边界线 允许表面处理的表面线
不可见棱边线、不可见轮廓线
轴线、对称中心线、分度圆线、孔系分布的中心线、 剖切线 限定范围表示线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可动零件的极限位置的轮 廓线、 重心线、成形前轮廓线、剖切面前的结构轮廓线、 轨迹线、 毛坯图中制成品的轮廓线、特定区域线、延伸公差 带表示线、工艺用结构的轮廓线、中断线
l3=(131-26)/17=6.176
点画线小于 l1min=35.5d 时,可画成细实线。 4.双点画线
双点画线就是由一条线段和两个点的循环组成的线段,但是线段和点之间 的距离和点与点的距离及线段的长短也是有要求的,双点画线的基本结构和尺寸 见图:
根据国家对机械制图图线的标准要求,计算双点画线各部分尺寸的公式: 双点画线的长度:l1=l0-x
第 - 6 - 页 共 12 页
双折线的基本结构大小尺寸见图:
计算双折线各部分尺寸的公式 双折线的完整长度:l1=l0+10d
在一条双折线内 Z 形的数目:n=l1/80+1(一般圆整,l1<40
n=1)
两个 Z 形之间的线段长度:l2=l1/n-7.5d 在线的两端的线段长:
当有两个或多个 Z 形时 l3=l2/2
三、机械制图线型的应用 只能熟记而不会熟练运用也是不行的,就像纸上谈兵,在懂得图线以后,还
得好、知道怎么去用它。上面我谈了那么多关于图线的事项,接着我再谈谈我个 人对机械制图中图线的运用。
图线名称 粗实线
一般应用
可见棱边线、可见轮廓线、相贯线、螺纹牙顶线、 螺纹长度终止线、齿顶圆线、表格线、流程图中的 主要表示线、模样 分型线、剖切符号用线
线型名称
粗实线、粗虚线、粗点划线 细实线、细点划线、波浪线等
图纸大小和相应线型宽度
A0、A1
A2、A3
A4
2 1.4 1 0.7 0.5 0.35 0.25
1 0.7 0.5 0.35 0.25 0.18 0.13
(3) 图线的结构
每一种图线的结构都有所不同,按照它们的结构主要分为实线、虚线、点画 线、双点画线、双折线、波浪线这及大类,下面就是我列出的几种图线的基本结 构及各部分长短的运算方法。 1.直线
相关主题